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952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包括建筑屋顶、建筑墙体、太阳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和水循环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叶片和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活水池相连,活水池通过抽水管与净水装置相连。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源来为整个建筑提供电气资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为建筑内的居民提供水资源,整个建筑利用自然能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低耗能的目的。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system, including building roof, building wall, solar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wind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and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solar panels are connected with storage batteries, blades are connected with generators, generators are connected with storage batteries, storage batteries are connected with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buildings,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s are installed on building roofs and under construction. A collecting pipe is fixed on the wall, the end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ng troug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pipe, the coll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under the building,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ving pool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living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through the pumping pipe. Utilizing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and biogas energy to provide electrical resources for the whole building, collecting, purifying and recycling rainwater, providing water resources for residents in the building, and utilizing natural energy and recycling throughout the building can reduce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pollu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低能源利用的建筑系统,属于环保建筑

技术介绍
零能源建筑(zeroenergyconsumptionbuildings),是不消耗常规能源建筑,完全依靠太阳能或者其它可再生能源。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性理念到最近的低碳,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零能源建筑的概念其实并不新,许多欧美国家如瑞士、加拿大及德国都已发展零能源建筑。一些区域国家如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也开始建筑工程。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的建筑,99%都是高能耗建筑。高能耗往往带来高污染,而且居住者和使用者都不会感到舒适。对于中国这个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国家,高能耗并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无论从地球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居住者长久的居住利益角度,或者子孙后代角度,都要建造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建筑,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对地球好,对环境好,也对居住者好。另外,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中国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必须改变。目前中国住宅建设过程中,耗能达到总能耗的20%以上,耗水占城市用水32%,城市用地中的30%用于住宅,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住宅建设的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达3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住宅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这种建筑基本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不可再生能源,就能维持建筑的正常运转需要。零/微能源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除了强调建筑围护结构被动式节能设计外,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建筑行为,为人类、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的,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的居住模式。建设这样一个实验性建筑群的目的,是为城市住宅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它同时解决环境、社会、经济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并运用一些可靠的办法降低能耗、水耗和汽车使用量,最大限度地使用太阳能。该社区的建筑设计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可再生能源、完美的建筑设计、可持续材料和低环境影响等,是比现代西方建筑和整体设计更为可取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低耗能的目的,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的建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包括建筑屋顶和建筑墙体,在建筑墙体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风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叶片和发电机,叶片和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活水池相连,活水池通过抽水管与净水装置相连。作为优选,还包括沼气发生设备,沼气发生设备的进气管与建筑室内厕所的下水管连通,沼气发生设备的出气管与室内燃气管相连。作为优选,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消毒池和蓄水池,在一级沉淀池的上部设有两层过滤网,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入水口与集水管的出水口相连,二级沉淀池的入水口与一级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二级沉淀池内从上往下设置有陶瓷过滤层、砂石过滤层和棉网过滤层,二级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消毒池的入水口相连,消毒池的出水口与蓄水池相连。作为优选,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开关器件、DC/AC逆变器,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所述DC/DC变换器与蓄电池相连,DC/DC变换器开关器件设置于DC/DC变换器上,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所述DC/AC逆变器与所述水循环供热设备中的加热器电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地热发电设备,所述地热发电设备包括由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储液器、冷凝器、冷却塔、汽轮机和回灌井构成的循环装置,预热器与蒸发器连接,蒸发器与过热器连接,过热器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冷却塔相连,冷凝塔与伸缩储液器相连,储液器与所述回灌井相连。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三层结构,且从内向外每层保温层的厚度增厚,相邻保温层之间为真空层;每层保温层之间的真空层的厚度大于最内层保温层厚度的1.2倍,小于最内层厚度的1.5倍,且每层保温层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源来为整个建筑提供电气资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为建筑内的居民提供水资源,整个建筑利用自然能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低耗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包括建筑屋顶1、建筑墙体2、太阳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水循环系统、地热发电设备和沼气发生设备6。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源来为整个建筑提供电气资源,同时利用水循环系统将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为建筑内的居民提供水资源。在建筑墙体2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为三层结构,且从内向外每层保温层的厚度增厚,相邻保温层之间为真空层;每层保温层之间的真空层的厚度大于最内层保温层厚度的1.2倍,小于最内层厚度的1.5倍,且每层保温层均采用挤塑聚苯板。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1的太阳能电池板4、蓄电池5、电线、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开关器件、DC/AC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4与蓄电池5相连;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所述DC/DC变换器与蓄电池相连,DC/DC变换器开关器件设置于DC/DC变换器上,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通过所述DC/AC逆变器与所述水循环供热设备中的加热器电连接。太阳能发电设备在白天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然后在给建筑室内的电器如电灯等供电,提供清洁的电能。风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叶片3和发电机,叶片3和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与蓄电池5相连,蓄电池5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16相连。在风大的地区,通过风能发电设备间风能进行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然后在给建筑室内的电器如电灯等供电,提供清洁的电能。沼气发生设备6的进气管7与建筑室内厕所的下水管连通,沼气发生设备6的出气管8与室内燃气管8相连。通过厕所下水管收集废弃物,然后在沼气发生设备中对沼气进行存储,沼气发生设备产生的沼气通过出气管放出,给室内的燃气装置供气。在建筑屋顶1上设有雨水收集槽9,在建筑墙体2上固定有集水管10,雨水收集槽9的末端与集水管10相连,集水管1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包括建筑屋顶和建筑墙体,在建筑墙体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风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叶片和发电机,叶片和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活水池相连,活水池通过抽水管与净水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包括建筑屋顶和建筑墙体,在建筑墙体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和水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风能发电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叶片和发电机,叶片和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活水池相连,活水池通过抽水管与净水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节能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发生设备,沼气发生设备的进气管与建筑室内厕所的下水管连通,沼气发生设备的出气管与室内燃气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