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2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其主要包括玻璃板,集热板,集热板隔热层,外承重墙,保温层,内承重墙,热辐射板,循环管一,止回阀,控制阀,排气阀,循环管二,连接件;所述玻璃板、集热板、集热板隔热层镶嵌在外承重墙外表面;所述保温层安装在外承重墙与内承重墙之间;所述热辐射板镶嵌在内承重墙内表面;所述集热板与热辐射板通过带有止回阀、控制阀和排气阀的循环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止回阀和控制阀控制载热流体在集热板、循环管及热辐射板组成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流动,实现采暖季节将太阳能热传递至室内供暖,阻止室内热量散失至室外,节省采暖热负荷;而在空调季节可以阻止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减少空调冷负荷。

A Sandwich Thermal Insulation Solar Building Integrated Wa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andwich insulation type solar energy building integrated wall. It mainly includes glass plate, collector plate, heat insulation layer, external load-bearing wall, insulation layer, internal load-bearing wall, thermal radiation plate, circulating pipe 1, check valve, control valve, exhaust valve, circulating pipe 2, connectors; the glass plate, heat-collecting plate and heat-collecting plate heat insulation layer are embedded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load-bearing wall;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external load-bearing wall and the internal load-bearing wall; the heat radiation plate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external load-bearing wall and the internal load-bearing wall. The radiator plate is embedd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inner load-bearing wall; the collector plate and the heat radiation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circulating pipe with check valve, control valve and exhaust val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ies on the check valve and control valve to control the circulating flow of the heat-carrying fluid in a closed loop composed of the collector plate, circulating pipe and heat radiation plate,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solar energy heat to indoor heating during heating season and prevent the loss of indoor heat. To the outdoor, save heating heat load; and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season can prevent outdoor heat into the indoor, reduce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属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与工业、交通成为能源使用的三大主力行业,其中又以建筑行业节能的潜力最大。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能耗最大,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全球的能源消耗中,45%能源用于满足建筑物的去热、制冷和采光等请求,5%用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降低建筑能耗,可降低全世界能耗,有利于保持全部生态体系的巩固。在我国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环境下,根据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耗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建设领域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提高,低能耗建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是实现现阶段节能减排目标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比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透气性为3~6倍总耗能是3~4倍。为了降低能耗,我国目前对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洁净能源的利用已逐步推广,并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方向,指的是把太阳能的利用纳入环境的总体设计,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太阳能设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相互间有机结合,既可节约投资,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不受破坏,又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问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在采暖上的应用,可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但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大部分太阳能墙体系统都是以单层材料为单元后再组合,不能充分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同时墙体对空间的占用率可能过大,降低建筑结构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主要适用于冬季有采暖需求地区的建筑墙体,它利用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载热流体在集热板、热辐射板及循环管内循环流动,热量经循环管内的载热流体转运至热辐射板,再传入室内,充分利用太阳能为室内供暖,而且,可以阻止空调季节室外热量通过墙体传入室内,阻止供暖季节室内热量通过墙体散至室外,降低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同时,该墙体可以作为装配式建筑墙体,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玻璃板,集热板,集热板隔热层,外承重墙,保温层,内承重墙,热辐射板,循环管一,止回阀,控制阀,排气阀,循环管二,连接件;所述玻璃板、集热板、集热板隔热层镶嵌在外承重墙外表面,玻璃板安装在集热板上,玻璃板与集热板间设置一个空气层,以提高集热板的太阳能利用率,集热板与外承重墙之间安装集热板隔热层,集热板隔热层可以阻止集热板的热量传至外承重墙;所述保温层安装在外承重墙与内承重墙之间,保温层阻止室外热量经过外承重墙和内承重墙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热量经过内承重墙和外承重墙传至室外;所述的外承重墙与内承重墙通过连接件连接并加固;所述热辐射板镶嵌在内承重墙内表面;所述集热板顶部与循环管一连接,循环管一与热辐射板顶部连接,热辐射板底部与循环管二连接,循环管二与集热板底部连接,载热流体在集热板、循环管一、热辐射板、循环管二组成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流动,将集热板得到的太阳能输送到热辐射板,热辐射板将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传入室内;所述循环管一上安装止回阀,控制阀和排气阀,止回阀阻止循环管一内载热流体逆向流动,控制阀可以控制循环管一内的流体流通或关断,打开控制阀可以利用自然循环将集热板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关闭控制阀可以阻止集热板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排气阀可以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与传统墙体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墙体内安装玻璃板、集热板、循环管及热辐射板,载热流体可以在集热板、循环管及热辐射板组成的闭合环路内自然循环流动,将集热板吸收的太阳能传递至热辐射板,为室内供暖。2)所述的太阳能一体化墙体的内承重墙和外承重墙间设置保温层,增大墙体热阻,阻止室内、外的热量经过内承重墙和外承重墙传递。3)所述止回阀可以阻止系统内流体逆向循环流动,供暖季节集热板温度高于热辐射板温度时,载热流体正向循环流动,止回阀开启,将太阳能热输送至室内,当集热板温度低于热辐射板温度时,载热流体有逆向流动趋势,止回阀关闭,防止热辐射板的热量经过工质逆向流动传递至集热板而散失。4)墙体作为一体化装配式墙体,与其他被动式太阳能墙体相比,在保持建筑物整体美观的同时,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提高建筑墙体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板;2、集热板;3、集热板隔热层;4、外承重墙;5、保温层;6、内承重墙;7、热辐射板;8、循环管一;9、止回阀;10、控制阀;11、排气阀;12、循环管二;1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外承重墙4,保温层5,内承重墙6,热辐射板7,循环管一8,止回阀9,控制阀10,排气阀11,循环管二12,连接件13;所述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镶嵌在外承重墙4外表面,玻璃板1安装在集热板2上,玻璃板1与集热板2间设置一个空气层,以提高集热板2的太阳能利用率,集热板2与外承重墙4之间安装集热板隔热层3,集热板隔热层3可以阻止集热板2的热量传至外承重墙4;所述保温层5安装在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6之间,保温层5阻止室外热量经过外承重墙4和内承重墙6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热量经过内承重墙6和外承重墙4传至室外;所述的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6通过连接件13连接并加固;所述热辐射板7镶嵌在内承重墙6内表面;所述集热板2顶部与循环管一8连接,循环管一8与热辐射板7顶部连接,热辐射板7底部与循环管二12连接,循环管二12与集热板2底部连接,载热流体在集热板2、循环管一8、热辐射板7、循环管二12组成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流动,将集热板2得到的太阳能输送到热辐射板7,热辐射板7将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传入室内;所述循环管一8上安装止回阀9,控制阀10和排气阀11,止回阀9阻止循环管一8内载热流体逆向流动,控制阀10可以控制循环管一8内的流体流通或关断,打开控制阀10可以利用自然循环将集热板2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7,关闭控制阀10可以阻止集热板2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7,排气阀11可以排除系统内的空气。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采暖季节,室内温度高于室外,保温层5阻止室内热量经过内承重墙6和外承重墙4传入室外,减少室内的采暖热负荷。开启控制阀10,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当集热板2的温度高于热辐射板7时,载热流体在集热板2、循环管一8、热辐射板7、循环管二12组成的闭合环路内正向循环流动,止回阀9自动开启,集热板2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后,利用载热流体将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7,热辐射板7以热对流和热辐射形式将热量传入室内。当集热板2的温度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外承重墙(4),保温层(5),内承重墙(6),热辐射板(7),循环管一(8),止回阀(9),控制阀(10),排气阀(11),循环管二(12),连接件(13);所述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镶嵌在外承重墙(4)外表面,玻璃板(1)安装在集热板(2)上,玻璃板(1)与集热板(2)间设置一个空气层,以提高集热板(2)的太阳能利用率,集热板(2)与外承重墙(4)之间安装集热板隔热层(3),集热板隔热层(3)可以阻止集热板(2)的热量传至外承重墙(4);所述保温层(5)安装在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6)之间,保温层(5)阻止室外热量经过外承重墙(4)和内承重墙(6)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热量经过内承重墙(6)和外承重墙(4)传至室外;所述的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6)通过连接件(13)连接并加固;所述热辐射板(7)镶嵌在内承重墙(6)内表面;所述集热板(2)顶部与循环管一(8)连接,循环管一(8)与热辐射板(7)顶部连接,热辐射板(7)底部与循环管二(12)连接,循环管二(12)与集热板(2)底部连接,载热流体在集热板(2),循环管一(8),热辐射板(7),循环管二(12)组成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流动,将集热板(2)得到的太阳能输送到热辐射板(7),热辐射板(7) 将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传入室内;所述循环管一(8)上安装止回阀(9),控制阀(10)和排气阀(11),止回阀(9)阻止循环管一(8)内载热流体逆向流动,控制阀(10)可以控制循环管一(8)内的流体流通或关断,打开控制阀(10)可以利用自然循环将集热板(2)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7),关闭控制阀(10)可以阻止集热板(2)的热量输送至热辐射板(7),排气阀(11)可以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芯保温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外承重墙(4),保温层(5),内承重墙(6),热辐射板(7),循环管一(8),止回阀(9),控制阀(10),排气阀(11),循环管二(12),连接件(13);所述玻璃板(1),集热板(2),集热板隔热层(3)镶嵌在外承重墙(4)外表面,玻璃板(1)安装在集热板(2)上,玻璃板(1)与集热板(2)间设置一个空气层,以提高集热板(2)的太阳能利用率,集热板(2)与外承重墙(4)之间安装集热板隔热层(3),集热板隔热层(3)可以阻止集热板(2)的热量传至外承重墙(4);所述保温层(5)安装在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6)之间,保温层(5)阻止室外热量经过外承重墙(4)和内承重墙(6)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热量经过内承重墙(6)和外承重墙(4)传至室外;所述的外承重墙(4)与内承重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激波卢姣姜孟庭杜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