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05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包括底座、立柱、驱动机构和告示牌;台阶板位于车门下方,台阶板与车身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台阶板和车身铰接,从而使得台阶板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车身上设有驱动机构,台阶板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使从车身底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驱使台阶板伸出,并且台阶板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方便了乘客在上下车的时候能够踩踏。

A Scalable Step Based on Bu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tractable step based on a bus, including a base, a pillar,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notice board; the step plate is located below the door, and there are also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between the step plate and the body, in whic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arranged parallel,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step plate and the body respectively, so as to make the step plate and the body hinged. Steps are always in a horizontal state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the ca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connects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is driven by the driving mechanism to extend outward or retract inwar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ar body; when the device is in use, the stepping plate is driven out by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stepping plate is always in a horizontal state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which facilitates passengers to get on and off the car. Enough to tra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载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
技术介绍
公交车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对于人们上、下班通勤或出外都十分便利,然而公交车在下车时,由于底部离地面的距离较远,直接从路面跨入公交车内时会感到十分费力与不便,特别是老人、小孩或者带有重物的乘客来说更是造成相当大的困扰,甚至会发生跌倒、撞伤的危险,因此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小且安全美观的可伸缩式台阶,以便于公交车乘客上下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驱动机构和告示牌;台阶板位于车门下方,台阶板与车身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台阶板和车身铰接,从而使得台阶板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车身上设有驱动机构,台阶板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使从车身底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优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等,二者与台阶板和车身共同构成了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至竖直状态时,台阶板处于从车身底部向外伸出的工作状态。优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可吸收振动的减震杆。优选的,台阶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垫。优选的,车身上还安装有用于确定台阶板最大伸出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确定台阶板最大收回位置的第二传感器。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第三连杆,蜗轮和蜗杆均与车身转动连接,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台阶板铰接,第二端与蜗轮固定连接。优选的,蜗杆竖向布置,其与车门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车身上还设有摆杆,摆杆位于第三连杆的一侧,摆杆的第一端与车身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挡板,摆杆与车身之间还连接有弹簧;当台阶板处于从车身底部向外伸出的工作状态时,第三连杆与减震挡板互相抵靠。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现有公交车的结构基础上设置了台阶板,台阶板与车身之间连接有平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连杆使得台阶板在移动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可方便乘客在上下车的时候能够踩踏;连杆机构提高了装置的承载能力,并且装置还采用了减震结构和用于限位的传感器,避免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2、驱动机构中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并且蜗杆与车门转轴固定连接,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驱动车门转轴转动打开车门时,蜗杆便会随之转动,不再需要额外的动力机构驱动蜗杆,使装置得到了简化,此外蜗轮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可增加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的左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1-车身、12-第一固定座、21-传动箱、22-蜗轮、23-蜗杆、24-第三连杆、25-传动轴、26-轴承、27-端盖、3-车门转轴、41-第一传感器、42-第二传感器、43-控制器、51-台阶板、52-防滑垫、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7-车门、81-摆杆、82-减震挡板、8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包括底座1、立柱3、驱动机构和告示牌6;台阶板51位于车门7下方,台阶板51与车身11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其中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两端分别与台阶板51和车身11铰接,从而使得台阶板5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车身11上设有驱动机构,台阶板51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使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本装置在现有公交车的结构基础上设置了台阶板51,台阶板51与车身之间连接有平行的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3,两连杆使得台阶板51在移动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方便乘客在上下车的时候能够踩踏;此外,车身11上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台阶板51伸出或收回。在进一步的具体设置中,如图1所示,车身11底部设有并排的第一固定座12和第二固定座;第一连杆61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座12铰接,第二端与台阶板51铰接;第二连杆62的第一端与第二固定座铰接,第二端与台阶板51铰接;这里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相等,二者与台阶板51和车身11共同构成了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因此在台阶板51移动过程中才会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摆动至竖直状态时,台阶板51处于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的工作状态,此时乘客踩踏在台阶板51上时,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受力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的,在提高台阶板51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能减少两连杆的变形程度,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均为可吸收振动的减震杆,降低了乘客踩踏台阶板51时的振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此外,台阶板51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垫52。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蜗轮22、蜗杆23和第三连杆24,第一固定座12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传动箱21,蜗轮22和蜗杆23均设置在传动箱21内,其中蜗轮22和蜗杆23均与车身11转动连接,蜗轮22与蜗杆23啮合连接;第三连杆24与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平行,第三连杆24的第一端与台阶板51铰接,第二端与蜗轮22固定连接;蜗轮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可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驱动,蜗杆23竖向布置,其第一端与车门转轴3同轴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上套接有轴承26,轴承26套接在箱体21上,箱体21上还连接有用于限定轴承26位置的端盖27;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驱动车门转轴3转动打开车门7时,蜗杆23便会随之转动,不再需要额外的动力机构驱动蜗杆23,使装置得到了简化;由于公交车的车门7一般是对开的,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车门7两侧均设有蜗轮22和蜗杆23,而且两侧的蜗轮22均安装在同一传动轴25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身11上还设有摆杆81,摆杆81位于第三连杆24的一侧,摆杆81的第一端与车身11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减震挡板82,摆杆81与车身11之间还连接有倾斜的弹簧83;当台阶板51处于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的工作状态时,第三连杆24与减震挡板82互相抵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3)、驱动机构和告示牌(6);台阶板(51)位于车门(7)下方,台阶板(51)与车身(11)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其中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两端分别与台阶板(51)和车身(11)铰接,从而使得台阶板(5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车身(11)上设有驱动机构,台阶板(51)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使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3)、驱动机构和告示牌(6);台阶板(51)位于车门(7)下方,台阶板(51)与车身(11)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其中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的两端分别与台阶板(51)和车身(11)铰接,从而使得台阶板(5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车身(11)上设有驱动机构,台阶板(51)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使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相等,二者与台阶板(51)和车身(11)共同构成了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当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摆动至竖直状态时,台阶板(51)处于从车身(11)底部向外伸出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均为可吸收振动的减震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公交车的可伸缩式台阶,其特征在于:台阶板(5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垫(52)。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吕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