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862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其包括支架、主蚕台和副蚕台,主蚕台位于支架上方,主蚕台包括主蚕台本体和主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主凹槽,主凹槽的开口端靠近主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主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副蚕台包括副蚕台本体、L形挂件,L形挂件一端与副蚕台上端连接,另一端能够伸入凹槽中使副蚕台挂在主蚕台下方、并与主蚕台叠于同一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提高养殖空间的利用率,适合需要窄面积、高密度进行操作的生产场所,且功能多样,环境适应性强,安装、拆卸等操作方便、快捷。

A Multilayer Seri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layer silkworm rea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 main silkworm table and a secondary silkworm table.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is located above the support.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includes a main groove with an opening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and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The opening end of the main groove is close to the bottom of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2/3-3/4 of the width of the main silkworm table. One end of the L-shaped 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ilkworm stand, and the other end can extend into the groove to make the silkworm stand hang under the silkworm stand and overlap with the silkworm stand on the same elev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breeding spac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places requiring narrow area and high density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various functions,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convenient and fast operation of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
本技术涉及桑蚕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
技术介绍
桑蚕,又称家蚕,或习称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祖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专利技术之一。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桑蚕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在桑蚕的饲养过程中,桑蚕会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蚕架是养蚕器具,用以安放团匾养蚕。目前,传统养蚕器具主要是由竹、木制成的蚕架+蚕匾、固定或活动蚕台等形式,这种形式需要将操作者将蚕匾一个个放置在蚕架上,整个过程中又需要不断的检查和整理蚕室的情况,安装、拆卸过程繁杂,费时费力,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工作,使得养殖桑蚕成为一项非常辛苦的农业养殖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其能够解决多层式蚕台安装、拆卸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该养蚕装置能够提高养殖空间的利用率,适合需要窄面积、高密度进行操作的生产场所,且功能多样,环境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快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其包括:支架、矩形主蚕台和矩形副蚕台,所述主蚕台位于支架上方,所述主蚕台包括主蚕台本体和主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主凹槽,所述主凹槽的开口端靠近主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主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包括副蚕台本体和L形挂件,所述L形挂件一端与副蚕台上端连接,另一端能够伸入凹槽中且其伸入长度与凹槽相匹配,使副蚕台挂在主蚕台下方、并与主蚕台叠于同一立面。本技术方案的养蚕装置进行安装时,将副蚕台上端设置的L形挂件伸入主蚕台侧面的开口凹槽中,L形挂件与凹槽底壁接触能够给副蚕台向上的拉力,帮助副蚕台较为稳定的挂在主蚕台下方;需要清洗拆卸副蚕台时,仅需将L形挂件向凹槽开口外方向脱离主蚕台便可,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省时省力。本技术方案的养蚕装置将多个副蚕台挂在主蚕台下方,副蚕台与主蚕台叠于同一立面,有助于节约生产空间,有助于工作人员在较小面积内完成蚕台的安装、拆卸、清洗、观察等操作,特别适合需要窄面积、高密度进行操作的生产场所,从而帮助饲养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方案的副蚕台通过L形挂件不仅能够挂设在主蚕台下方,还能够挂设在任何有类似凹槽或支撑面的地方,如桌子、柜子、椅子等,功能多样,操作快捷简便,帮助饲养者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主蚕台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所述副蚕台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其中L1与l1满足关系:l1<L1。进一步地,所述副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副凹槽,所述副凹槽的开口端靠近副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副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的L形挂件能够伸入凹槽中且其伸入长度与凹槽相匹配,使上下相邻的副蚕台挂叠于同一立面。进一步地,所述副蚕台为2~3个。进一步地,所述副蚕台上端设有副蚕台边框和副结茧网片,所述副结茧网片下端连通有抽拉式接砂盒,所述抽拉式接砂盒可从副蚕台左右其中一侧抽拉脱离副蚕台。进一步地,所述副蚕台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抽拉式接砂盒两侧边下端设有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滑块能够在滑槽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副蚕台边框侧壁上设有若干带有隔离网的透气通孔。进一步地,所述L形挂件数量为2~4个,所述L形挂件均设置在同一副蚕台边框的长边上。进一步地,所述L形挂件设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可套设L形挂件伸入凹槽中的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主蚕台长度为80~100cm,宽度为60~70cm,高度为25~35cm,所述主凹槽的开口长度为50~60cm,高度为2~5cm;所述副蚕台长度为60~70cm,宽度为40~45cm,高度为20~30cm,所述副蚕台上端设有副蚕台边框,所述副蚕台边框厚度为5~8cm,所述副凹槽的开口长度为35~50cm,高度为2~5cm。本技术的技术方法具有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携,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空间利用率高,特别适合空间面积较为有限养殖场所;(3)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功能多样,副蚕台通过L形挂件既能与主蚕台组合成养蚕架,也可分开挂置单独对桑蚕进行饲养;(4)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环保高效,清洗、晾晒方便,有助于提高养蚕装置的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圆框内透气通孔放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主蚕台和副蚕台未挂设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主蚕台和副蚕台挂设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主蚕台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副蚕台主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抽拉式接砂盒主视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多层式养蚕装置的橡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支架;2、主蚕台;3、主凹槽;4、副蚕台;5、L形挂件;6、副凹槽;7、副蚕台边框;8、副结茧网片;9、抽拉式接砂盒;10、透气通孔;26、滑块;27、滑槽;55、橡胶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是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一:本实施方式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其包括:不锈钢的支架1、矩形主蚕台2和矩形副蚕台4,所述主蚕台2位于支架1上方,所述主蚕台2包括主蚕台2本体和主蚕台2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主凹槽3,具体的,主凹槽3位于主蚕台2前方侧面上,所述主凹槽3的开口端靠近主蚕台2底面,其另一端向主蚕台2内延伸至主蚕台2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4包括副蚕台4本体和L形挂件5,所述L形挂件5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矩形主蚕台和矩形副蚕台,所述主蚕台位于支架上方,所述主蚕台包括主蚕台本体和主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主凹槽,所述主凹槽的开口端靠近主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主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包括副蚕台本体和L形挂件,所述L形挂件一端与副蚕台上端连接,另一端能够伸入凹槽中且其伸入长度与凹槽相匹配,使副蚕台挂在主蚕台下方、并与主蚕台叠于同一立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矩形主蚕台和矩形副蚕台,所述主蚕台位于支架上方,所述主蚕台包括主蚕台本体和主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主凹槽,所述主凹槽的开口端靠近主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主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包括副蚕台本体和L形挂件,所述L形挂件一端与副蚕台上端连接,另一端能够伸入凹槽中且其伸入长度与凹槽相匹配,使副蚕台挂在主蚕台下方、并与主蚕台叠于同一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蚕台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所述副蚕台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其中L1与l1满足关系:l1<L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蚕台一侧面上开设的具有开口的副凹槽,所述副凹槽的开口端靠近副蚕台底面,其另一端向副蚕台内延伸至主蚕台宽度的2/3~3/4处,所述副蚕台的L形挂件能够伸入凹槽中且其伸入长度与凹槽相匹配,使上下相邻的副蚕台挂叠于同一立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蚕台为2~3个。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多层式养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蚕台上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