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养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92885 阅读:106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2-06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本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便于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便于实现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蚕桑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在目前养蚕中,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个人所能照看的蚕簸数量极其有限,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养蚕的成本也增高,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状,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降低人工养蚕的劳动强度,便于进行养蚕过程科学管理的一种养蚕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架由若干框架(4)组成,每一框架由多根立杆(5)和横杆(6)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兀,横杆分成多层,一层一层的罗列,层与层之间有间隔,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4)按如下方式组合,在椭圆的直线部分,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中间隔开一个距离,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根立轴(10)设有上、下两个链轮(9),传动链条(I)与上、下两个链轮(9)啮合,传动链条(I)成螺旋缠绕,当顺时针旋转时,链条升到内层最顶端的位置(11),进入外圈(12)再向下循环,由处于位置(13)的链条进入喂养操作区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齐何光赞林仁斌胡祚忠张剑飞吴建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4年12月07日 21:50
    养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螺祖家蚕的祖先认为是野蚕Bmandarina形态上和家蚕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与家蚕长大后能自然杂交产生后代有称为青白的一家蚕品种据说是由野蚕和家蚕杂交而来的其它家蚕的性状明显地是从野蚕传来的也不少染色体数野蚕为n=27家蚕为n=28认为家蚕是野蚕的一个染色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切断为两个而产生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