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33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手机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座,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壳体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夹持机构,升降座上安装有穿过壳体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弹性件一端相连,壳体的下部内设置有迷宫锁以及相配的插槽。本实用适用于各种车型,能安装在汽车的前排车面板、后排车座及储物盒处等。此车载无线充电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占地空间小,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降低因行车有线充电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增加产品可靠性,该机构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A Vehicle-borne Wireless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汽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中手机的使用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人们希望汽车能实现对手机的充电。传统的车载充电必须牺牲唯一的充电口,而且还是有线充电,对于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适用于各种车型,能安装在汽车的前排车面板、后排车座及储物盒处等。此车载无线充电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占地空间小,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降低因行车有线充电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增加产品可靠性,该机构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手机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座,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该壳体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的升降座上安装有穿过壳体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弹性件一端相连,所述的壳体的下部内设置有迷宫锁以及相配的插槽,当手机竖直插入到安装孔后,迷宫锁的小柱子插入到插槽中,无线充电模块开启给手机充电,充电完毕后,向下按一下手机,迷宫锁的小柱子从插槽出来,无线充电模块关闭,弹性件拉动升降座将手机弹出。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连接板穿过壳体的一端呈钩子状且勾住弹性件的一端。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壳体包括前板、上板和后板,所述的前板的后端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板,两个内侧板的下端通过底板封住,所述的后板的前端位于每个内侧板的外侧均布置有外侧板,该后板与前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升降座上设置有内侧板与相配的凹槽,该升降座通过凹槽沿着内侧板来回滑动,所述的前板和后板均与上板下端固定,所述的前板、后板、底板以及两个内侧板围成容纳手机的安装孔的内腔。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升降座的两侧对称布置有阻尼器,该阻尼器上的齿轮与外侧板内壁布置的齿条相啮合。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位于弹性件的两侧均布置有两个纵向板,两个纵向板之间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每个纵向板的下部侧壁上均开有一字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杆,该滑杆的两端分别伸入到对应的一字通孔内并沿着一字通孔来回滑动,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部分伸入到安装孔内顶住手机的一侧,所述的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其与纵向板转动连接的位置处安装有扭转弹簧。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一端并排布置有两个圆板,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与两个圆板转动连接,所述的圆板穿过壳体伸入到安装孔内顶住手机的一侧。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位于弹性件的两侧均布置有框架,该框架内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的框架内的下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一端的侧壁上开有一字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一字通孔内并沿着一字通孔来回滑动的滑杆,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的部分伸入到安装孔内顶住手机的一侧,所述的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其与框架转动连接的位置处安装有扭转弹簧。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框架的两侧设置有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开有若干个限位通孔或限位缺口,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通孔或限位缺口相配的卡接部,该壳体的侧壁位于框架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限位块和弹性扣块,所述的框架下端设置有与弹性扣块相配的凸出部。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连杆设置有滑杆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杆开有一字通孔的一端均呈圆板状。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弹性件为卷簧。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当手机竖直插入到安装孔后,迷宫锁的小柱子插入到插槽中,无线充电模块开启给手机充电,充电完毕后,向下按一下手机,迷宫锁的小柱子从插槽出来,无线充电模块关闭,弹性件拉动升降座将手机出。本技术无线充电结构稳定,适用于各种车型,能安装在汽车的前排车面板、后排车座及储物盒处等。此车载无线充电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占地空间小,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降低因行车有线充电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增加产品可靠性,该机构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升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所述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所述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壳体,2、手机,3、弹性件,4、夹持机构,5、迷宫锁,6、连接板,7、无线充电模块,8、安装孔,9、转轴,10、前板,11、升降座,12、阻尼器,13、上板,14、后板,15、齿条,16、内侧板,17、底板,18、外侧板,19、凹槽,20、第一连杆,21、圆板,22、第二连杆,23、滑杆,24、纵向板,25、一字通孔,26、扭转弹簧,27、框架,28、延伸板,29、限位通孔,30、限位缺口,31、卡接部,32、限位块,33、弹性扣块,34、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如图1-13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容纳手机2的安装孔8,该安装孔8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座11,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7,该壳体1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夹持机构4,所述的升降座11上安装有穿过壳体1的连接板6,该连接板6与弹性件3一端相连,所述的壳体1的下部内设置有迷宫锁5以及相配的插槽,当手机2竖直插入到安装孔8后,迷宫锁5的小柱子插入到插槽中,无线充电模块7开启给手机2充电,充电完毕后,向下按一下手机2,迷宫锁5的小柱子从插槽出来,无线充电模块7关闭,弹性件3拉动升降座11将手机2弹出。所述的连接板6穿过壳体1的一端呈钩子状且勾住弹性件3的一端。所述的壳体1包括前板10、上板13和后板14,所述的前板10的后端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板16,两个内侧板16的下端通过底板17封住,所述的后板14的前端位于每个内侧板16的外侧均布置有外侧板18,该后板14与前板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升降座11上设置有内侧板16与相配的凹槽19,该升降座11通过凹槽19沿着内侧板16来回滑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容纳手机(2)的安装孔(8),该安装孔(8)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座(11),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7),该壳体(1)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夹持机构(4),所述的升降座(11)上安装有穿过壳体(1)的连接板(6),该连接板(6)与弹性件(3)一端相连,所述的壳体(1)的下部内设置有迷宫锁(5)以及相配的插槽,当手机(2)竖直插入到安装孔(8)后,迷宫锁(5)的小柱子插入到插槽中,无线充电模块(7)开启给手机(2)充电,充电完毕后,向下按一下手机(2),迷宫锁(5)的小柱子从插槽出来,无线充电模块(7)关闭,弹性件(3)拉动升降座(11)将手机(2)弹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容纳手机(2)的安装孔(8),该安装孔(8)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座(11),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7),该壳体(1)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夹持机构(4),所述的升降座(11)上安装有穿过壳体(1)的连接板(6),该连接板(6)与弹性件(3)一端相连,所述的壳体(1)的下部内设置有迷宫锁(5)以及相配的插槽,当手机(2)竖直插入到安装孔(8)后,迷宫锁(5)的小柱子插入到插槽中,无线充电模块(7)开启给手机(2)充电,充电完毕后,向下按一下手机(2),迷宫锁(5)的小柱子从插槽出来,无线充电模块(7)关闭,弹性件(3)拉动升降座(11)将手机(2)弹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6)穿过壳体(1)的一端呈钩子状且勾住弹性件(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前板(10)、上板(13)和后板(14),所述的前板(10)的后端两侧对称布置有内侧板(16),两个内侧板(16)的下端通过底板(17)封住,所述的后板(14)的前端位于每个内侧板(16)的外侧均布置有外侧板(18),该后板(14)与前板(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升降座(11)上设置有内侧板(16)与相配的凹槽(19),该升降座(11)通过凹槽(19)沿着内侧板(16)来回滑动,所述的前板(10)和后板(14)均与上板(13)下端固定,所述的前板(10)、后板(14)、底板(17)以及两个内侧板(16)围成容纳手机(2)的安装孔(8)的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座(11)的两侧对称布置有阻尼器(12),该阻尼器(12)上的齿轮与外侧板(18)内壁布置的齿条(15)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2),所述的壳体(1)的侧壁位于弹性件(3)的两侧均布置有两个纵向板(24),两个纵向板(24)之间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20),该第一连杆(20)与第二连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每个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扬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