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gnetic flux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for corrosion of tank bottom plate, which belongs to a de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detection device body; a revers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 steering handle hinged on the body in the middle, a first driving rack hi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teering handle at one end and a second driving rack hi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eering handle at one end, comprising a steering device. The driving gear rotationally arranged in the detection device body and the steering rack and the steering connecting rod slidably arranged in the detection device body are provid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rives the slow-steering wheel to steer rapidly by turning the left wheel and the right wheel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at different steering sp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储罐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存储介质的一种静设备,应用广泛,但是,在应用时,储罐底板较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腐蚀程度要比罐壁严重,有时甚至会产生腐蚀穿孔而出现漏油的现象。罐底不易检查修理,又是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底板焊接时焊缝附近的防腐涂料又往往被烧掉,这就更增加了腐蚀的严重性。罐体除焊缝附近较易腐蚀外,周边的也容易受腐蚀的部位,罐体四周如果没有用沥青很好封住,雨水或顺管壁留下的滴水很容易侵入罐底的周边部位,使它形成有利的腐蚀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罐底底板的腐蚀情况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据有关的资料调查分析,在原油储罐因腐蚀漏油而造成的罐停运中,底板腐蚀占76.4%。漏磁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是目前储罐检修前缺陷定位的主要方法,漏磁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是目前储罐检修前缺陷定位的主要方法,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如由于检测小车与被检测底板之间存在着磁吸力而造成检测小车转弯难的问题,从而降低漏磁检测器检测效率。申请号为CN201510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机构(20),其包括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上的转向手柄(21)、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的一侧的第一驱动齿条(22)和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另一侧的第二驱动齿条(22),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包括第一动力齿条(221)和第二动力齿条(222),所述第一动力齿条(221)和所述第二动力齿条(222)彼此错位设置;转向装置,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驱动齿轮(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机构(20),其包括中部铰接在所述本体上的转向手柄(21)、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的一侧的第一驱动齿条(22)和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手柄(21)另一侧的第二驱动齿条(22),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和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均包括第一动力齿条(221)和第二动力齿条(222),所述第一动力齿条(221)和所述第二动力齿条(222)彼此错位设置;转向装置,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驱动齿轮(2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内的转向齿条和转向连杆(32)中;所述驱动齿轮(23)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22)相啮合的左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条(22)相啮合的右驱动齿轮,所述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均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齿条(221)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231)、与所述第二动力齿条(222)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232)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向齿条移动的第三驱动齿轮(233),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31)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32)的齿数不同;所述转向齿条(31)包括分别于所述左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233)和所述右驱动齿轮的第三驱动齿轮(233)相啮合的第一转向齿条(311)和第二转向齿条(312);所述转向连杆包括均呈V字形结构的第一转向连杆(321)和第二转向连杆(322),所述第一转向连杆(3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211),所述第二转向连杆(322)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张小龙,柴军辉,翁凯迪,陈虎,张子健,吴家喜,胡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劳动安全技术服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