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估计装置、晕车防止装置和晕车估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68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14
目的在于得到如下的晕车估计装置:能够正确地估计晕车,不需要强迫乘员进行注视终端等特别的行动,晕车估计装置具有:视线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位于所述视线的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其根据所述视线的振动和所述物体的振动来计算振动差分;以及晕车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振动差分判定所述乘员是否处于晕车的状态,所述物体振动检测部计测所述物体的加速度,由此检测所述物体的振动,所述晕车判定部将所述振动差分的时间积分值用于所述判定。

Carsickness Estimation Device, Carsickness Prevention Device and Carsickness Estimation Method

The purpose is to obtain the following motion sickness estimation devices: the device can correctly estimate the motion sickness without forcing the occupant to take special actions such as gaze terminals. The motion sickness estimation device ha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line-of-sight vibration detection unit, which detects the vibration of the occupant's line of sight; object vibration detection unit, which detects the vibration of the object located at the destination of the line of sight; and vibration comparison unit, according to the line of sight. The vibra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vibration of the object are calculated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ce of vibration; and the carsickness determination section, 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the passenger is carsick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vibration, measur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object, thereby detects the vibra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carsickness determination section applies the time integral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of vibr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晕车估计装置、晕车防止装置和晕车估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估计交通工具的乘员的晕车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移动的车内阅读报纸和书等书籍、或通过显示器观看影像的乘员承受由于路面状态、发动机或线路的接缝等引起的车的振动,其结果,苦恼于晕车。晕车也被称为“摇动病”或“加速度病”,是由于振动、特别是不规则的加速/减速反复刺激内耳的三半规管和前庭而引起的自律神经系统的反应。为了抑制该晕车,乘员采用从窗户眺望远方、服用抗摇动病药等对策。此外,在从人的三半规管得到的身体的平衡感觉信息和肉眼得到的视觉信息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也产生晕车。由此,还进行了通过使乘员观看与平衡感觉信息一致的影像来消除晕车的症状的研究(参照非专利文献1)。作为用于抑制晕车的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根据车辆的加速度或乘员的头部的加速度的积分值估计乘员的晕车,以抑制乘员的头部的加速度的方式控制车辆,由此能够抑制晕车。此外,很难在头部安装传感器,因此,根据姿态数据和耐压分布等估计头部的加速度(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6644(第4-6页、第2图)非专利文献1:北川悦司著、“与交通工具内的媒体利用时的摇动病抑制系统有关的研究开发”、影像信息媒体学会杂志、Vol.67,No.11,pp.J388~J399、201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晕车对策的技术中,仅检测头部的加速度。在该技术中,无法消除作为晕车原因之一的前庭眼动反射或视运动性眼震引起的视线的摇摆与位于视线目的地的物体的摇摆之间的差异,无法检测前庭眼动反射。此外,在非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还需要使乘员注视终端,并限定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等视听条件等,需要强迫乘员进行特别的行动。“前庭眼动反射”是指视线向与对头部施加加速度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反射功能。例如,在正在注视前方时,当使头向上摆时无意识地使视线向下方向移动的功能是前庭眼动反射。在船上或电车的车内等、虽然三半规管感觉到加速度但视场不变时,平衡感觉信息和视觉信息产生矛盾,因此产生眩晕。“视运动性眼震”是指由于反复进行较慢的眼球运动和较快的眼球运动而引起的眼球的振动状态。例如,如从电车的窗户观看外面的景色时那样,是交替反复进行追踪连续在眼前通过的物体的较慢的眼睛运动和要捕捉下一个物体的朝向相反方向的较快运动而产生的。视运动性眼震引起眼外肌的异常运动。认为由于该运动而产生的神经信号经由前庭神经刺激负责自律神经系统的延髓,扰乱功能,产生呕吐这样的症状。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如下的晕车估计装置:通过检测视线的振动,能够正确地估计晕车,不需要强迫乘员进行注视终端等特别的行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视线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位于视线的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其根据视线的振动和物体的振动来计算振动差分;以及晕车判定部,其根据振动差分判定乘员是否处于晕车的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晕车估计装置:视线振动检测部检测交通工具内的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检测位于乘员的视线的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根据视线的振动和物体的振动计算振动差分,晕车判定部根据振动差分判定乘员是否处于晕车的状态,由此,不需要强迫乘员进行注视终端等特别的行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晕车估计装置的晕车防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晕车防止装置的车辆的内部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晕车防止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晕车估计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晕车估计装置的晕车防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6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晕车防止装置的车辆的内部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晕车估计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晕车估计装置的晕车防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9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晕车防止装置的车辆中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晕车估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具有实施方式1的晕车估计装置的晕车防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晕车防止装置10具有晕车估计装置100和车辆控制部160。晕车估计装置100具有视线振动检测部110、物体振动检测部120、振动比较部130、判定信息存储部140、晕车判定部150和警告显示部170。视线振动检测部110检测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120检测乘员正在观看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130对视线振动检测部110的输出即视线的振动的量和物体振动检测部120的输出即位于视线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的量进行比较。判定信息存储部140存储可成为晕车的振动的差分的阈值。这里,可成为晕车的振动的差分是视线振动检测部110的输出即视线的振动的量与物体振动检测部120的输出即位于视线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的量之间的差分。这里,阈值是如果大于该值则可成为晕车的振动的差分的值。换言之,阈值是如果为该值以下则应该不会晕车的振动的差分的值。晕车判定部150对振动比较部130的输出和判定信息存储部140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晕车状态。车辆控制部160根据晕车判定部150输出的判定结果进行车辆的控制。警告显示部170根据晕车判定部150输出的判定结果向乘员进行警告,提示休息。警告可以是基于使用扬声器的声音的警告,此外,也可以是基于车载显示器、HUD(平视显示器)或仪表板等中显示的图像的警告。另外,“HUD(平视显示器)”是通过对透明的光学玻璃元件投影图像等而在人的视野中直接映出信息的显示器。此外,“仪表板”是仪表操纵面板的简称,是指组装在汽车的驾驶席正面的仪表盘。另外,在视线振动检测部110中,检测拍摄到的眼睛的黑眼球的位置的移动作为振动,以检测视线的振动。另外,“视线的振动”是指连接眼睛的中心和观看的对象的线即视轴振动,是由于观看的对象振动而引起的现象。作为检测视线的振动的方法,存在眼球电位法、光学杠杆法、探测线圈法、巩膜反射法和角膜反射法等。“眼球电位法”是如下方法:着眼于眼球的电压变化与眼球的旋转角大致成为比例关系,在眼睛的周围安装皮肤电极,根据眼球的电压变化进行眼球运动的计测。“光学杠杆法”是如下方法:将在端部安装有小镜的隐形眼镜佩戴在角膜上,通过图像分析或光电变化取出基于该镜的光线的反射光。“探测线圈法”是如下方法:在隐形眼镜的周围安装线圈,将眼镜的佩戴者放置在一样的交流磁场内,取出与眼球的旋转成比例的感应电流,由此检测视线振动。“巩膜反射法”是如下方法:对黑眼球与白眼球的边界部分照射微弱红外线,利用传感器捕捉其反射光,由此计测眼球运动。“角膜反射法”是如下方法:根据对角膜照射点光源的照明时明亮地表现出的角膜反射像的位置,计测眼球运动。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上述这样针对眼球佩戴计测用的物体。本专利技术对乘员的视线振动进行摄像,由此检测视线的振动。在检测视线的振动时,例如,检测拍摄到的眼睛的黑眼球。然后,检测黑眼球的位置与白眼球等黑眼球以外的位置的边界是否按照时间而移动。在移动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车估计装置具有:视线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位于所述视线的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其根据所述视线的振动和所述物体的振动来计算振动差分;以及晕车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振动差分判定所述乘员是否处于晕车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11 JP 2016-1996921.一种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车估计装置具有:视线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乘员的视线的振动;物体振动检测部,其检测位于所述视线的目的地的物体的振动;振动比较部,其根据所述视线的振动和所述物体的振动来计算振动差分;以及晕车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振动差分判定所述乘员是否处于晕车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振动检测部计测所述物体的加速度,由此检测所述物体的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振动检测部通过摄像装置检测所述物体的振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车判定部将所述振动差分的时间积分值用于所述判定。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晕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车估计装置还具有警告显示部,在所述晕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乘员存在晕车的预兆时,该警告显示部发出警告。6.一种晕车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晕车防止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拓也中村雄大内藤正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