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87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包括横向道路、纵向道路、隆起的第一匝道桥和隆起的第二匝道桥。第一匝道桥位于丁字交叉口的左侧,其延伸方向与横向道路相同且为双向车道,并在其下方形成第一掉头口。第二匝道桥分别在纵向道路的右车行道和横向道路的上车行道形成入口和出口,第二匝道桥的下方位于纵向道路上形成第二掉头口。第一匝道桥和第二匝道桥的平面投影均只占用道路的部分车道。这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无须扩展交通用地的情况下降低了丁字交叉口全互通立交对净空的要求,满足目前绝大部分限用地、限净空的道路改造需求。还可以增设人行天桥,实现了行人车辆全互通。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道路改造领域。

A T-shaped Interchan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shaped intersection overpass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orizontal road, a longitudinal road, an elevated first ramp bridge and an elevated second ramp bridge. The first ramp bridge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shaped intersection. Its extension direc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ransverse road and it is a two-way lane. Under it, a first turn is formed. The second ramp bridge forms entrances and exits on the right lane of the longitudinal road and the upper lane of the transverse road, respectively. The lower position of the second ramp bridge forms the second turning point on the longitudinal road. The plane projection of the first ramp bridge and the second ramp bridge occupies only part of the lane of the road. This interchange structure reduces the requirement of clearance for all interchanges at T-intersections without expanding the traffic land, and meets most of the road reconstruction needs of limited land and clearance at present. Pedestrian overpasses can also be added to realize the full interchange of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road re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改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的丁字交叉口设置全互通立交,相比于半互通立交和灯控交叉口,全互通立交可以提供一种在一个节点实现转向功能而不必绕行、不必受红绿灯的限制基本没有时间延误。在改造项目中,城市道路的限制条件是比较多的,限制主要来源于两点:平面用地和竖向净空。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基本没有向外扩展的可能性,一般是在道路范围内设置沿道路纵向上的桥梁或隧道,没有设置转向匝道的条件。而且当需要增设立交时,一般不能超出现有道路范围,或者超出的范围非常有限,这也成为互通立交的瓶颈。城市道路立交改造项目的设计还受到竖向净空的限制,对于已经通车的城市道路路基段,很多时候其上是高速公路或者其他城市道路的高架桥,立交设计在后,二者的竖向净空关系无法很好协调。出于环境影响、经济因素等的考虑,大部分情况是高架桥到地面的净空小于设置两层的高度,有的是一层的高度,有的是比一层大一些的高度。而大多数互通立交形式,实现多个方向的转向,需要多层的净空。再者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较多,而且已有高架桥的存在,使得利用隧道解决转向交通功能,比较困难,特别是在项目投资也同时受限时。特别是中心城区,出于景观、振动、噪音、周边居民的诉求、投资等各方面的考虑,要尽量缩小立交的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向外拓展用地、净空要求小、全互通的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包括横向道路、纵向道路、隆起的第一匝道桥和隆起的第二匝道桥,横向道路侧边与纵向道路相交形成丁字交叉口,横向道路包括上车行道和下车行道,纵向道路包括左车行道和右车行道,第一匝道桥的延伸方向与横向道路相同,第一匝道桥位于横向道路中间且为双向车道,第二匝道桥为单向车道并连接横向道路与纵向道路,第一匝道桥在横向道路上依次形成第一端口、第一掉头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位于纵向道路的左侧,第二匝道桥分别在纵向道路的右车行道和横向道路的上车行道形成入口和出口,第二匝道桥的下方位于纵向道路上形成第二掉头口,第一匝道桥和第二匝道桥的平面投影共同占用横向道路的部分上车行道,第二匝道桥的平面投影占用纵向道路的部分右车行道。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匝道桥与第二匝道桥的平面投影没有相交。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匝道桥与第二匝道桥的出口之间至少留有一条车道。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匝道桥的出口位于第一掉头口和丁字交叉口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掉头口与丁字交叉口的距离为300米,并位于第一匝道桥下的中间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匝道桥下的掉头口净空为3米。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包括人行天桥,人行天桥横跨纵向道路并分支连接到横向道路的对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匝道桥下方处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位于纵向道路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人行天桥穿过第二匝道桥并跨过绿化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通过平面投影不相交的一条左转匝道桥和一条直行匝道桥形成了一种单层的全互通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无须设置灯控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在无须扩展交通用地的情况下降低了丁字交叉口全互通立交对净空的要求,满足目前绝大部分限用地、限净空的道路改造需求;并且还相应地设置了横跨纵向道路的人行天桥穿过左转匝道桥底绿化部分,再由其分叉横跨横向道路,提高了净空利用率,实现了行人车辆全互通的一种全新的全互通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该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为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包括横向道路1、纵向道路2、隆起的第一匝道桥3和隆起的第二匝道桥4。横向道路1和纵向道路2均包括双向车道,横向道路1一般为主道路,其侧边连接纵向道路2相交形成丁字交叉口。横向道路1包括上车行道11和下车行道12,纵向道路2包括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上车行道11、下车行道12、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均不代表行车方向,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代称其同一道路上同一方向的一系列车道。从附图上看,横向道路1上方同一方向的车道为上车行道11,横向道路1下方同一方向的车道为下车行道12;纵向道路2左方同一方向的车道为左车行道21,纵向道路2右方同一方向的车道为右车行道22。第一匝道桥3的延伸方向与横向道路1相同,位于横向道路1中间且为双向车行。第一匝道桥3在横向道路1上形成依次形成第一端口31、第一掉头口32和第二端口33,整个第一匝道桥3位于丁字交叉后的左侧。第二匝道桥4为单向车道,连接横向道路1与纵向道路2。第二匝道桥4分别在纵向道路2的右车行道22和横向道路1的上车行道11形成入口43和出口41,第二匝道桥4的下方位于纵向道路2上形成第二掉头口42。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共同占用横向道路1的部分上车行道11,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占用纵向道路2的部分右车行道22。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均只连接横向道路1和纵向道路2上的部分车道,不占用的车道继续发挥原车道方向作用。在第一匝道桥3与第二匝道桥4的出口41之间不留有车道时,在横向道路1上且要左转进入纵向道路2的车辆通过第二匝道桥4的桥下进入第一掉头口32进入掉头,直行到丁字交叉口右转进入纵向道路2。这时候只需要保证第二匝道桥4的出口41位于第一掉头口32和第二端口33之间。而当在第一匝道桥3与第二匝道桥4的出口41之间留有一条或者多条车道时,横向道路1要左转进入纵向道路2的车辆预先进入该车道便能最终进入到纵向道路2中,这时候只需要将第二匝道桥4的出口41设置在位于第一掉头口32和丁字交叉口之间。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匝道桥3与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没有相交。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交错布置,在一层净空的情况下就能顺利实施,并且不需要扩展路面。本实施例中,横向道路1上原本就设有高架桥或者高速公路,横向道路1与原先设有的高架桥或者高速公路之间只有一层净高允许,而且横向道路1和纵向道路2都难以向外扩张或者说向外扩张的距离非常有限。本实施例中,横向道路1的上车行道11和下车行道12均包括四条车道,排列顺序由上到下。纵向道路2的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均包括三条车道,排列顺序由左到右。在横向道路1和纵向道路2上设置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第一匝道桥3的桥身顺延横向道路1的方向,第一匝道桥3包括两条车道,占用上车行道11的第四条车道和下车行道12的第一条车道。第一匝道桥3完全位于丁字交叉口的左侧,并第一匝道桥3的桥底中间设置第一掉头口32,第一掉头口32位于丁字路口左侧300米处。第一掉头口32可以供上车行道11的车辆、下车行道12的车辆和来自第二匝道桥4的车辆掉头。第二匝道桥4为单向左转匝道桥,连接右车行道22的第一条车道和上车行道11的第二条车道。第二匝道桥4与右车行道22的第一条车道的连接处为入口43,该入口43距离丁字交叉口有一定距离,便于在其桥下设置第二掉头口42。第二掉头口42连通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位于第二匝道桥4下,且掉头口净空为3米。纵向道路2上位于第二匝道桥4下,除了第二掉头口42外,其余部分可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道路(1)、纵向道路(2)、隆起的第一匝道桥(3)和隆起的第二匝道桥(4),所述横向道路(1)侧边与纵向道路(2)相交形成丁字交叉口,所述横向道路(1)包括上车行道(11)和下车行道(12),所述纵向道路(2)包括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第一匝道桥(3)的延伸方向与横向道路(1)相同,第一匝道桥(3)位于横向道路(1)中间且为双向车道,第二匝道桥(4)为单向车道并连接横向道路(1)与纵向道路(2),第一匝道桥(3)在横向道路(1)上依次形成第一端口(31)、第一掉头口(32)和第二端口(33),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3)均位于纵向道路(2)的左侧,第二匝道桥(4)分别在纵向道路(2)的右车行道(22)和横向道路(1)的上车行道(11)形成入口(43)和出口(41),第二匝道桥(4)的下方位于纵向道路(2)上形成第二掉头口(42),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共同占用横向道路(1)的部分上车行道(11),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占用纵向道路(2)的部分右车行道(22),所述第一匝道桥(3)与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没有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字交叉口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道路(1)、纵向道路(2)、隆起的第一匝道桥(3)和隆起的第二匝道桥(4),所述横向道路(1)侧边与纵向道路(2)相交形成丁字交叉口,所述横向道路(1)包括上车行道(11)和下车行道(12),所述纵向道路(2)包括左车行道(21)和右车行道(22),第一匝道桥(3)的延伸方向与横向道路(1)相同,第一匝道桥(3)位于横向道路(1)中间且为双向车道,第二匝道桥(4)为单向车道并连接横向道路(1)与纵向道路(2),第一匝道桥(3)在横向道路(1)上依次形成第一端口(31)、第一掉头口(32)和第二端口(33),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3)均位于纵向道路(2)的左侧,第二匝道桥(4)分别在纵向道路(2)的右车行道(22)和横向道路(1)的上车行道(11)形成入口(43)和出口(41),第二匝道桥(4)的下方位于纵向道路(2)上形成第二掉头口(42),第一匝道桥(3)和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共同占用横向道路(1)的部分上车行道(11),第二匝道桥(4)的平面投影占用纵向道路(2)的部分右车行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宁平华熊勇邹晓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