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84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59
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能耗问题,通过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并将改进的最小传输代价的树型结构应用于分簇路由算法中,解决了普通节点与簇头距离过长导致的数据传输能耗问题,也有效防止了树的深度过大导致的长链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加权优化树型结构的WSN分簇路由算法WOTC,通过提出数据传输代价,对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加权优化,形成最小传输代价树的结构,并应用于分簇路由算法中。平衡了网络的能量消耗,增加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A WSN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Weighted Optimal Tree

A WSN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weighted optimization tree involves a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invention aims 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y partitioning the monitoring area and applying the improved minimum transmission cost tree structure to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data transmission caused by the long distance between common nodes and cluster heads is solved. The problem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long chain problem caused by the too deep tree. The WSN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WOTC based on weighted optimization tree structure is applied to clustering routing algorithm by proposing data transmission cost and weighted optimization of tree topology structur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network is balanced and the lifetime of the network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
技术介绍
随着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低成本、低能耗、多功能的无线传感器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WSN(WirelessSensor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成本低、部署方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也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能量受限,而且不能随时补充,因此如何优化路由算法,使其在网络的构建和路由选择过程中消耗更少的能量是路由算法设计时需要考虑的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很多路由算法,但都没有对簇内的通信代价进行优化,没有将能耗和时延进行同时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本专利技术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能耗问题,通过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并将改进的最小传输代价的树型结构应用于分簇路由算法中,解决了普通节点与簇头距离过长导致的数据传输能耗问题,也有效防止了树的深度过大导致的长链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所述算法包括以下过程:该算法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可用内存、相邻节点的距离、信道质量设定数据传输代价,并以此为基础对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加权优化,并分布式地在簇内创建树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出WOTC路由算法;路由算法过程:区域的划分:考虑节点分布的密集程度,动态对监测区域进行划分,依据便是区域中节点的密集度;首先将监测区域分为四个相同的正方形区域来覆盖全部区域,并进行标号;汇聚节点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邻居表建立:首先位于监测区域中心的汇聚节点会以可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的功率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测试报文,然后区域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接受到的报文功率的大小及方向确定自己距离基站的距离及自身所处的区域;簇内生成树结构的建立:在节点邻居表完成后,便开始生成树的建立;此时各区域中的节点会首先选取簇头,然后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代价。所述的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所述建立加权优化的树形拓扑结构;具体过程如下:1)簇头的选取:簇头作为生成树结构的根节点,其选取的机制为靠近汇聚节点且能量高的节点作为树的根节点;簇头节点为距离汇聚节点较近且能量较高的节点,在与汇聚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能够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网络的生存时间;2)生成树的建立:当节点邻居搜素过程完成后,节点会根据上节所定义的计算方法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代价,然后据此构建生成树结构,此树结构分为树干节点、树枝节点跟树叶节点;先生成树干,然后再生成树枝跟树叶节点。所述的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所述生成树的建立包括:(1)树干节点建立;(2)树枝节点的建立;(3)树叶节点的建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先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然后在分区内各个节点根据自己的通信范围建立自己的邻居表,以此为条件利用提出的数据传输代价为依据,在分区内构建加权优化的树型结构,树形结构分为树干、树枝、树叶节点三层结构,最终数据从各个节点传输至分区内树型结构的根节点,并由簇头节点将数据传送至汇聚节点。通过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并将改进的最小传输代价树型结构应用与分簇路由算法中,解决了普通节点与簇头距离过长导致的数据传输能耗问题,也有效防止了树的深度过大导致的长链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加权优化树型结构的WSN分簇路由算法WOTC,通过提出数据传输代价,对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加权优化,形成最小传输代价树的结构,并应用于分簇路由算法中。平衡了网络的能量消耗,增加了网络的生存时间。附图说明图1区域划分;图2区域二次划分;图3树干节点;图4树枝节点;图5树叶节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2.1专利技术思想该专利技术主要思想是先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然后在分区内各个节点根据自己的通信范围建立自己的邻居表,以此为条件利用提出的数据传输代价为依据,在分区内构建加权优化的树型结构,树形结构分为树干、树枝、树叶节点三层结构,最终数据从各个节点传输至分区内树型结构的根节点,并由簇头节点将数据传送至汇聚节点。通过对监测区域进行分区并将改进的最小传输代价树型结构应用与分簇路由算法中,解决了普通节点与簇头距离过长导致的数据传输能耗问题,也有效防止了树的深度过大导致的长链问题。2.2数据传输代价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代价,即将链路上节点的剩余能量、相邻节点的距离、与基站的距离及信道质量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数据传输需要消耗的资源数值。数据传输代价用W来表示。下表1为计算W的参数列表:表1数据传输代价参数Table1Parametersofthedatatransfer表1中信道质量Q用信道比来表示,传输代价越大表示其传输成本越大,路径消耗也就越大,不是最优路径。2.3WOTC路由算法过程2.3.1区域的划分本专利技术考虑节点分布的密集程度,动态对监测区域进行划分,依据便是区域中节点的密集度。首先将监测区域分为四个相同的正方形区域来覆盖全部区域,并进行标号。汇聚节点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分区的结构如图1所示:监测区域被划分为1~4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簇,簇内节点会自组织形成网络。如果某一区域的节点过于密集,则对该区域进行再次分区,按照这种动态划分规则将整个监测区域分为较小且能覆盖全部监测区域的子区域,图2为对节点密度过大的区域1进行重新分区的示例,其分区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区域1由于节点密度过大被重新划分为两个子区域,区域内的节点会根据所处的位置重新进行区域的标记,并且子区域内节点会自组织形成网络结构。2.3.2邻居表建立首先位于监测区域中心的汇聚节点会以可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的功率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测试报文,然后区域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接受到的报文功率的大小及方向确定自己距离基站的距离及自身所处的区域。当区域划分完毕后,节点首先会向周围节点广播自身信息,所有节点都向周围邻居节点发送此广播信息,当邻居节点收到此信息后,会先在邻居表中搜索是否存在此节点,如果节点不存在与邻居表中,则节点根据接受到报文信息的功率计算出距离本节点的距离,然后把此节点信息加入到邻居表中,并且把邻居数加1。然后发送反馈信息给源节点,源节点同样根据信息的功率计算与邻居节点的距离,存入自己的邻居表中,并且邻居数同样加1。当节点范围内的其他节点都加入各自的邻居表后,邻居搜索过程完成,进入生成树的构建阶段。2.3.3簇内生成树结构的建立在节点邻居表完成后,便开始生成树的建立。此时各区域中的节点会首先选取簇头,然后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代价,并建立加权优化的树形拓扑结构。具体过程如下:1)簇头的选取簇头作为生成树结构的根节点,其选取的机制为靠近汇聚节点且能量高的节点作为树的根节点。簇头节点为距离汇聚节点较近且能量较高的节点,在与汇聚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能够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网络的生存时间。2)生成树的建立当节点邻居搜素过程完成后,节点会根据上节所定义的计算方法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代价,然后据此构建生成树结构,此树结构分为树干节点、树枝节点跟树叶节点。先生成树干,然后再生成树枝跟树叶节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包括以下过程:该算法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可用内存、相邻节点的距离、信道质量设定数据传输代价,并以此为基础对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加权优化,并分布式地在簇内创建树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出WOTC路由算法;路由算法过程:区域的划分:考虑节点分布的密集程度,动态对监测区域进行划分,依据便是区域中节点的密集度;首先将监测区域分为四个相同的正方形区域来覆盖全部区域,并进行标号;汇聚节点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邻居表建立:首先位于监测区域中心的汇聚节点会以可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的功率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测试报文,然后区域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接受到的报文功率的大小及方向确定自己距离基站的距离及自身所处的区域;簇内生成树结构的建立:在节点邻居表完成后,便开始生成树的建立;此时各区域中的节点会首先选取簇头,然后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代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加权优化树的WSN分簇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包括以下过程:该算法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可用内存、相邻节点的距离、信道质量设定数据传输代价,并以此为基础对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加权优化,并分布式地在簇内创建树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出WOTC路由算法;路由算法过程:区域的划分:考虑节点分布的密集程度,动态对监测区域进行划分,依据便是区域中节点的密集度;首先将监测区域分为四个相同的正方形区域来覆盖全部区域,并进行标号;汇聚节点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邻居表建立:首先位于监测区域中心的汇聚节点会以可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的功率向网络中的节点发送测试报文,然后区域中的各个节点根据接受到的报文功率的大小及方向确定自己距离基站的距离及自身所处的区域;簇内生成树结构的建立:在节点邻居表完成后,便开始生成树的建立;此时各区域中的节点会首先选取簇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刘一珏崔浩李佳思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