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674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及系统,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所述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于曝气壳体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能够将曝气管喷出的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同时于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由曝气管产生的气泡被切割片切割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治理效率。

An ae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n ae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including an aeration shell, an aeration pip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eration shell, and a rotat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aeration shell and above the aeration pipe. The inner wall of the aeratio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piece, which is used to cut the bubbles emitted from the aerat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eration device for treating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An aeration pipe and a rotating device are arranged in the aeration shell. The rotating device can mix and stir the bubbles emitted from the aeration pipe to increase the contact time between oxygen and water body. At the same time, a cutting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aeration shell. The bubbles generated by the aeration pipe are cut into smaller bubbles by the cutting piece, thereby increasing oxygen. The area of contact between gas and water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xygen transfer, thu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水体黑臭是河流污染治理的一大难点。水体黑臭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生成黑色物质以及恶臭物质造成的。治理黑臭水体的关键点在于给水体提供充足的氧,而目前很多曝气装置存在曝气装置的氧与水体结合不均匀和氧的传递效率低等情况,影响了治理黑臭水体的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265791.6、名称为一种双叶轮表面曝气装置公开了一种曝气装置,设置有导流筒和设置于导流筒内的搅拌机构,通过搅拌机构能够增加气液混合,增加溶氧量,但这种装置的氧传递效率低,影响了治理污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于曝气壳体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能够将曝气管喷出的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同时于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由曝气管产生的气泡被切割片切割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治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所述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其中,所述曝气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曝气部、过渡部和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孔径小于曝气部的孔径,所述过渡部用于连接曝气部和切割部,所述曝气管装设于曝气部,切割片设置于切割部,旋转装置穿过曝气部的内腔,并穿伸至过渡部的内部。其中,所述曝气管包括支撑管以及包覆于支撑管外壁的橡胶膜,所述支撑管设有用于曝气的孔隙,所述橡胶膜设有闭合孔隙的膜片。其中,所述曝气管还包括用于将橡胶膜与支撑管固定一起的螺丝圈,所述螺丝圈设置于支撑管的两端。其中,所述切割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于水体中设置若干个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增加曝气效果,提高治理水体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包括增氧泵、连接管以及至少两个以上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所述增氧泵经由连接管与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于曝气壳体内设置有曝气管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能够将曝气管喷出的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同时于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由曝气管产生的气泡被切割片切割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治理效率。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于水体中设置若干个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增加曝气效果,提高治理水体的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曝气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黑臭水体曝气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曝气壳体;11——曝气部;12——过渡部;13——切割部;131——切割片;2——曝气管;21——支撑管;22——橡胶膜;23——螺丝圈;3——旋转装置;4——增氧泵;5——连接管;6——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包括曝气壳体1、设置于曝气壳体1的底部的曝气管2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1内并位于曝气管2上方的旋转装置3,所述曝气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131,所述切割片131用于切割曝气管2喷出的气泡。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于曝气壳体1内设置有曝气管2和旋转装置3,旋转装置3能够将曝气管2喷出的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同时于曝气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131,由曝气管2产生的气泡被切割片131切割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治理效率。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曝气壳体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曝气部11、过渡部12和切割部13,所述切割部13的孔径小于曝气部11的孔径,所述过渡部12用于连接曝气部11和切割部13,所述曝气管2装设于曝气部11,切割片131设置于切割部13,旋转装置3穿过曝气部11的内腔,并穿伸至过渡部12的内部。曝气管2于曝气壳体1的底部进行曝气,曝气产生的大量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由于切割部13的孔径小于曝气部11的孔径,切割部13的内腔体积小于曝气部11的内腔体积,大量气泡移动至切割部13时,相互靠拢聚集,便于切割片131对气泡的切割,增加切割概率,提高氧气与水体的传递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曝气管2包括支撑管21以及包覆于支撑管21外壁的橡胶膜22,所述支撑管21设有用于曝气的孔隙,所述橡胶膜22设有闭合孔隙的膜片。外部的氧气经由曝气管2通入曝气壳体1内进行曝气,具体地,当外部的氧气不断地通入时,支撑管21内部的压力大于支撑管21外部的压力,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氧气穿过孔隙并顶起膜片,曝气产生微小的气泡,当停止供应氧气时,橡胶膜22在重力作用下紧紧地贴合于孔隙,使孔隙闭合,防止曝气壳体1内的水体倒流入支撑管21内。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曝气管2还包括用于将橡胶膜22与支撑管21固定一起的螺丝圈23,所述螺丝圈23设置于支撑管21的两端。螺丝圈23能够固定将橡胶膜22固定于支撑管21,避免曝气时橡胶膜22移动。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切割片1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能够增加切割片131与气泡切割的几率,使气泡更小,提高氧的传递效率。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包括增氧泵4、连接管5以及至少两个以上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所述增氧泵4经由连接管5与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于水体中设置若干个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增加曝气效果,提高治理水体的效率。本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曝气系统,于水体中设置若干个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6,增加曝气效果,提高治理水体的效率。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所述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所述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曝气部、过渡部和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孔径小于曝气部的孔径,所述过渡部用于连接曝气部和切割部,所述曝气管装设于曝气部,切割片设置于切割部,旋转装置穿过曝气部的内腔,并穿伸至过渡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梓宜杨秋婵张保安黄来云陈浩鹏罗仕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