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59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抓斗,包括斗体、上承梁、驱动电机、联动部和收放线机构,所述斗体由多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斗体与所述上承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收放线机构的上端设置于上承梁,且收放线机构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斗体,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和放线,所述收放线机构放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使所述斗体打开;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闭合;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斗体驱动所述联动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抓斗存在“过关闭”现象的缺陷,增加钢绳使用寿命,保证生产安全。

A grab bucke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grab, which comprises a bucket body, an upper supporting beam, a driving motor, a linkage part and a receiv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The bucket body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valves, and a linkage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ucket body and the upper supporting beam. The upper end of the receiv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pporting beam,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eceiv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ucket body to drive electricity. The machine drives the take-up and take-off mechanism, when the take-up and take-off mechanism is put out, the multiple valves expand outward under the action of its own gravity to open the bucket body, when the take-up and take-off mechanism takes up, the multiple valves close inwar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to close the bucket body, and when the bucket body is closed, the bucket body drives the linkage part to trigger the drive. The switch of the motor closes the driving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defect that the traditional grab has the phenomenon of \over closing\,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eel rope, and ensure the production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斗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抓斗。
技术介绍
抓斗是一种机械抓取工具,有单瓣、双瓣和多瓣之分,一般由电机控制钢丝绳的收放实现抓斗的开闭,需要辅以人工对电机通断电进行控制才能最终实现下放、抓取和提升等动作。现有的抓斗因缺少抓斗开阖限位机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瓣体张开角度过大,不方便对抓取目标进行定位,还浪费能源;2:收斗时,操作工担心抓不牢,普遍存在“过关闭”现象,即斗体完全闭合后,人为控制电机再工作一段时间,造成钢丝绳张力过大,减损钢丝绳寿命,久而久之,钢丝绳绷断造成工伤事故。特别是,在辣椒酱和豆瓣酱制造行业内,抓斗常用于发酵池深坑挖取操作,抓斗坠落在发酵池内会引起大量浆体外喷,严重影响车间生产安全和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体闭合后自动停止收线的抓斗。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抓斗,包括斗体、上承梁、驱动电机、联动部和收放线机构,所述斗体由多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斗体与所述上承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收放线机构的上端设置于上承梁,且收放线机构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斗体,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和放线,所述收放线机构放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使所述斗体打开;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闭合;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斗体驱动所述联动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斗体由两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两个瓣体分别为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左右对称地枢接于一枢接杆两侧而拼接成所述斗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瓣体包括第一弧形板和两块第一扇形板,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形成一槽体,所述第二瓣体包括第二弧形板和两块第二扇形板,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二弧形板和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形成一槽体。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扇形板的圆心固定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铰接于所述枢接杆,第一扇形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衔接处上端与所述第一撑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撑杆另一端与所述上承梁相铰接;第二扇形板的圆心固定有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铰接于所述枢接杆,所述第二扇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衔接处上端与所述第二撑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承梁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之间还设有角度限位机构,所述角度限位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角度限位机构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撑杆。进一步地,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与所述上承梁构成一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锁紧时,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之间呈最小夹角α,其中,20°<α<30°。进一步地,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并包括一凹槽,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撑杆并包括一榫头,所述凹槽与所述榫头相咬合并在所述凹槽内有±45°角的活动范围,所述斗体闭合时,所述榫头中心轴与所述凹槽中心轴之间夹角为0°。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包括套筒和活塞部,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上承梁并包括一弹性顶壁,所述活塞部插入所述套筒,所述弹性顶壁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相接触,所述斗体闭合时,所述枢接杆推动所述活塞部在所述套筒内滑动,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弹性顶壁在所述套筒内气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而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收放线机构包括上端、下端和钢绳,所述上端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承梁的底座和轴向固定于所述底座的蓄线转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蓄线转轴转动,所述下端包括一固定于所述枢接轴的滑轮,所述钢绳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承梁,钢绳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收卷于所述蓄线转轴。进一步地,本技术抓斗还包括一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蓄线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和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承梁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抓斗内设置一与斗体相联动的联动部,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闭合;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斗体驱动所述联动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这样一来,斗体一旦闭合,收放线机构便停止收线,避免了线体进一步绷紧,增加了线体的使用寿命,确保了生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抓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的角度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抓斗打开至最大位置时角度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角度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抓斗打开至最大位置时角度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斗体;2-枢接杆;3-上承梁;41-联动部;42-开关;5-驱动电机;6-收放线机构;7-联动机构;71-第一撑杆;72-第二撑杆;8-角度限位机构;9-减速箱;10-拎环;11-第一瓣体;111-第一弧形板;112-第一扇形板;113-第一衔接板;12-第二瓣体;121-第二弧形板;122-第二扇形板;123-第二衔接板;61-蓄绳转轴;62-滑轮;63-钢绳;411-活塞部;412-套筒;4121-弹性顶壁;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84-第一限位件;85-第二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请参考图1-4,本实施例抓斗包括斗体1、上承梁3、驱动电机5、联动部41和收放线机构6,所述斗体1由多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斗体1与所述上承梁3之间设有联动机构7,所述收放线机构6的上端设置于上承梁3,且收放线机构6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斗体1,驱动电机5驱动所述收放线机构6收线和放线,所述收放线机构6放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使所述斗体1打开;所述收放线机构6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7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1闭合;所述斗体1闭紧时,所述斗体1驱动所述联动部41触发所述驱动电机5的开关42使所述驱动电机5关闭。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斗体1由两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两个瓣体分别为第一瓣体11和第二瓣体12,所述第一瓣体11和第二瓣体12左右对称地枢接于一枢接杆2两侧而拼接成所述斗体1。其中,所述第一瓣体11包括第一弧形板111和两块第一扇形板112,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112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1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一弧形板111和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112形成一槽体,所述第二瓣体12包括第二弧形板121和两块第二扇形板122,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122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板121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二弧形板121和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122形成一槽体。其中,所述联动机构7包括第一撑杆71和第二撑杆72,第一扇形板112的圆心固定有第一衔接板113,所述第一衔接板113铰接于所述枢接杆2,第一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上承梁、驱动电机、联动部和收放线机构,所述斗体由多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斗体与所述上承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收放线机构的上端设置于上承梁,且收放线机构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斗体,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和放线,所述收放线机构放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使所述斗体打开;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闭合;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斗体驱动所述联动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上承梁、驱动电机、联动部和收放线机构,所述斗体由多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斗体与所述上承梁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收放线机构的上端设置于上承梁,且收放线机构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斗体,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和放线,所述收放线机构放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外展开使所述斗体打开;所述收放线机构收线时,所述多个瓣体在所述联动机构作用下向内合拢使所述斗体闭合;所述斗体闭紧时,所述斗体驱动所述联动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使所述驱动电机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由两个瓣体拼接而成,所述两个瓣体分别为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左右对称地枢接于一枢接杆两侧而拼接成所述斗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瓣体包括第一弧形板和两块第一扇形板,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两块第一扇形板形成一槽体,所述第二瓣体包括第二弧形板和两块第二扇形板,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的弧形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前后两端而使所述第二弧形板和所述两块第二扇形板形成一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扇形板的圆心固定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铰接于所述枢接杆,第一扇形板和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衔接处上端与所述第一撑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撑杆另一端与所述上承梁相铰接;第二扇形板的圆心固定有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铰接于所述枢接杆,所述第二扇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衔接处上端与所述第二撑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承梁相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之间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徐良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