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可调节防倾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06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16
一种全地形可调节防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杆、连接臂、支撑杆、上端杆端轴承、下端杆端轴承、安装座、橡胶棒、杆端轴承固定吊耳和平衡杆固定吊耳,所述的平衡杆包裹在橡胶棒中,安装座使平衡杆和橡胶棒固定在平衡杆固定吊耳上,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臂和平衡杆连接,支撑杆的上下端有杆端轴承连接,上端固定在连接臂第一调节点,下端固定在杆端轴承固定吊耳上,通过调节上端杆端轴承在连接臂上的位置来改变前后轮的附着力和后轮左右悬架相互牵制保持平衡的效果且改变平衡杆的刚性使后轮趋于独立悬架还是非独立悬架(扭转梁式悬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小,检查及维修方便且便于拆装。

An All Terrain Off-road Vehicle Adjustable Anti-Tilt B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ll-terrain adjustable anti-inclination r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balance rod, a connecting arm, a support rod, an upper rod end bearing, a lower rod end bearing, a mounting seat, a rubber rod, a rod end bearing fixed hanger and a balance rod fixed hanger ear. The balance rod is wrapped in a rubber rod, and the mounting seat enables the balance rod and the rubber rod to be fixed on the balance rod fixed hanger ear, and connected through bolts and nuts.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are connected by rod-end bearings, the upper end is fixed at the first regulating point of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lower end is fixed on the fixed hanger ear of the rod-end bearing.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upper end rod-end bearing on the connecting arm, the adhesion of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and the balance effect of the left and right suspensions of the rear wheels are changed,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balancing rod is changed to make the rear wheels tend to in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in the vehicle, convenient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easy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可调节防倾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地形越野车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越野车的可调节防倾杆。
技术介绍
全地形车(ATV)的前身源自于三轮且使用低压气胎的机车,开始时它只是为越野赛设计的车,后来逐渐成为比赛赛车、实用运输车、家庭休闲用车等等。随着在美国等市场的流行,机车由三轮改变至四轮。随着四轮车辆成为全地形车的主要形式,四轮驱动式ATV车也发展起来。防倾杆是汽车悬挂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但是全地形越野车防倾杆固定参数不能使全地形越野车在越野时无法发挥出多种性能,所以需要一种可调防倾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可调的防倾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可调节防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杆、连接臂、支撑杆、上端杆端轴承、下端杆端轴承、安装座、橡胶棒、杆端轴承固定吊耳、弹簧钢固定吊耳;所述的弹簧杆包裹在橡胶棒中,安装座使弹簧杆和橡胶棒固定在弹簧杆固定吊耳上,簧杆的外端与连接臂连接且在弹簧杆固定点上加工好的半圆槽,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臂和弹簧杆连接,支撑杆的上下端有杆端轴承连接,上端固定在连接臂第一调节点,下端固定在杆端轴承固定吊耳上,当支撑杆上端的杆端轴承与第一固定点固定时全地形车的后轮附着力号刚性强,杆端轴承在第四调节点时对后轮的刚性差,在第三及第二调节点时前轮及后轮的着地力均衡刚性正常,刚性越好平衡杆产生的性能越好,悬架就趋于非独立悬架(扭转梁式悬架),刚性越差平衡杆产生的性能就越差,悬架就趋于独立悬架,在过弯路面时,右侧车轮的悬架上升,左侧车轮的悬架被压缩,平衡杆就会产生扭转,左杆端轴承固定吊耳向上方推动左支撑杆,左支撑杆及左上端杆端轴承推动左连接臂,左连接臂带动平衡杆及对右连接臂以相反的扭转力对右上端杆端轴承及右支撑杆和右下端杆端轴承对杆端轴承固定吊耳施加作用力,施加在左右悬架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牵制,即可保持两侧悬架的高度一致,减少侧倾,又保证了两侧车轮平衡,抑制了车辆侧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后轮趋于独立悬架或非独立悬架及调节后轮的附着力时可以调节上端杆端轴承在连接臂上的位置就可以实现以上的性能;2.所述的平衡杆由65mn弹簧制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极限、较高的疲劳强度;3.支撑杆由45号钢加工而成,45号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在平衡杆受到的力超过支撑杆的受力范围内时,支撑杆不会断裂而是弯曲,这样不会为车辆行驶带来很大的影响;4.占据车内空间小;5.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及民用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1.杆端轴承固定吊耳2.下端杆端轴承3.支撑杆4.上端杆端轴承5.连接臂6.弹簧杆7.安装座8.橡胶棒9.弹簧钢固定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全地形越野车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包括1.杆端轴承固定吊耳2.下端杆端轴承3.支撑杆4.上端杆端轴承5.连接臂6.平衡杆7.安装座8.橡胶棒9.弹簧钢固定吊耳构成。所述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设备都有螺栓螺母连接,在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左杆端轴承固定吊耳1推动左支撑杆3,左支撑杆3推动左上端杆端轴承4推动左连接臂5,左连接臂5带动平衡杆7对右连接臂6以相反的方向向右杆端轴承4及右支撑杆3和右杆端轴承固定吊耳1施加反向作用力,保证了两侧车轮的平衡,抑制了车辆侧翻。当想前轮有较大的附着力时及后轮趋于独立悬架调上方杆端轴承4调节到连接臂6下方第四调节点,杆端轴承调节到连接臂上端第一调节点时,后轮有较大的附着力及后轮趋于非独立悬架(扭转梁式悬架),上端杆端轴承在第三和第二调节点时前后轮较均衡的一种状态。所述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设备,通过调节上端杆端轴承在连接臂上的位置去改变前后轮对地面的附着力及平衡杆的对后轮的性能影响及实现后左右两轮在路面上趋于独立悬架或非独立悬架(扭转梁式悬架)和后轮的附着力。所述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设备安装座8,可以通过上端杆端轴承4在连接臂上的位置实现大行程的调节,也可以通过上端杆端轴承4与支撑杆3的螺纹配合实现微量调节。所述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设备,安装座8里套着一个橡胶棒与平衡杆4,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弹簧杆与安装座直接刚性连接,且还能起到缓解部件受到冲击及减震作用,安装块内孔为矩形,橡胶棒的外形为矩形结构可以使平衡杆在橡胶棒内转动时橡胶棒不会再矩形孔内一起转动,使用橡胶元件使整个构件更加简单可靠。所述的多段可调节防倾杆设备,在平衡杆4左右两端打上两个半圆槽,当连接臂6与平衡杆4连接时使用螺栓通过半圆槽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左右移动的约束。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简单,维修方便,大大增强了全地形越野车的越野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可调节防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杆、连接臂、支撑杆、上端杆端轴承、下端杆端轴承、安装座、橡胶棒、杆端轴承固定吊耳、弹簧钢固定吊耳,所述的平衡杆包裹在橡胶棒中,安装座使弹簧杆和橡胶棒固定在弹簧杆固定吊耳上,平衡杆的外端与连接臂连接且在平衡杆固定点上有半圆槽,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臂和弹簧杆连接,支撑杆的上下端有杆端轴承连接,上端固定在连接臂第第二调节点,下端固定在杆端轴承固定吊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可调节防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杆、连接臂、支撑杆、上端杆端轴承、下端杆端轴承、安装座、橡胶棒、杆端轴承固定吊耳、弹簧钢固定吊耳,所述的平衡杆包裹在橡胶棒中,安装座使弹簧杆和橡胶棒固定在弹簧杆固定吊耳上,平衡杆的外端与连接臂连接且在平衡杆固定点上有半圆槽,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臂和弹簧杆连接,支撑杆的上下端有杆端轴承连接,上端固定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建陈淼钟海涛吕金星朱立博郑永贤杨国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