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系统、货架及运输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592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系统、货架及运输车,牵引系统包括:货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货架的底部;运输车,在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在车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与第一检测装置、升降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电连接。货架,包括设置在货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检测装置。运输车,在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在车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与第一检测装置、升降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拣选货架在人工拣选之后仍需要人工搬运货架的问题,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提高了仓储物流工作效率。

A Traction System, Shelf and Transport Vehi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ction system, a rack and a transport vehicle. The traction system includes: a rack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at the bottom of the rack; a transport vehicle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and a second connector in the lifting mechanism; a first detection device in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a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irst detection device,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mechanism. The shelf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or and a second detection device arranged on the shelf. A transport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body,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n the lifting mechanism, a first detection device in the body, and a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etection device,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icking shelf still needs manual handling after manual picking, saves the labor and time cost,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of warehousing log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系统、货架及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物流
,特别涉及一种牵引系统、货架及运输车。
技术介绍
仓储货架是用于存储的装置,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仓储货架的功能不断扩展到包装、运输、装卸、拣选、信息管理等方面。近年来,仓储物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迅速,AGV(AutomaticGuided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出现大大地解决了传统仓储物流中人工操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然而,在目前的仓储物流模式中,虽然正在逐渐实现货物的自动拣选,但在很多情况下,仍然需要人工拣选的大量操作,而在拣选完成后,往往同样只能通过人工将货架推放回原位置或其他指定位置处,这种传统的搬运模式显然耗时耗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为提高仓储物流工作效率,如何实现自动搬运对人工拣选工作的支持仍然是相关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牵引系统、货架及运输车,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系统,包括:货架,所述货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货架的底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本体,在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车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位置的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并传送数据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本体移动到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准的位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从所述车本体中伸出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实现所述运输车对所述货架的牵引。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和在所述货架的所述底部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和布置位置相对应。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套筒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货架的所述底部连接,所述柱状结构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套筒结构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柱状结构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套筒结构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货架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交互,所述车本体能够进行位置姿态调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采用激光雷达。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货架包括把手和脚轮。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顶部为托盘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货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货架的底部位置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货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柱状结构或套筒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本体,在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车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位置的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并传送数据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本体移动到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准的位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从所述车本体中伸出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柱状结构或套筒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解决了拣选货架在人工拣选之后仍需要人工搬运货架的问题,这种人工拣选后的自动搬运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仓储物流工作效率。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牵引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所述货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货架的底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本体,在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车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位置的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并传送数据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本体移动到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准的位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从所述车本体中伸出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实现所述运输车对所述货架的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所述货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货架的底部;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本体,在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车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位置的第一检测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并传送数据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车本体移动到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准的位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沿竖直方向从所述车本体中伸出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实现所述运输车对所述货架的牵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和在所述货架的所述底部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和布置位置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套筒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货架的所述底部连接,所述柱状结构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套筒结构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柱状结构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套筒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冬冬倪菲胡维林孙海峰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