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66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后车架生产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工装包括底板基座,在底板基座的前端、中部、两侧以及后端分别装配有后铰接座定位组件、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侧板定位装夹组件及尾板定位座;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两侧设有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所述上铰接板定位座上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靠近尾板方向的地方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上设有由气缸推动的定位轴,在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的两侧焊接有上摆架支承挡块梁。

Spot Welding Tool for Automatic Location and Clamping of Back Frame of Loa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positioning clamping spot welding tool for the rear frame of loade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umbersome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rear fram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nd the front end, the middle part, the two sides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bas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equipped with a rear hinged seat positioning component, an upper swing frame positioning clamping component, a side plate positioning clamping component and a rear plate positioning seat; two upper hinged plate positioning seat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hinged seat positioning component, and the upper hinged plate positioning seat is equipped with an upper hinged plate sliding type driven by a cylinder. The welding plate support block assembly is assembled near the tail plate direction of the rear hinged seat positioning assembly with a sliding welding plate support block assembly driven by a cylinder; the positioning shaft driven by a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clamping assembly of the upper swing frame, and the supporting block beam of the upper swing frame is wel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clamping assembly of the upper sw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生产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
技术介绍
后车架是装载机上的一个重要、结构较复杂的部件,主要包括后铰接座、驾驶室支座、变速箱支架板、上摆架、转向缸耳板、发动机支架板、侧板、尾板及座椅固定板等。其与前车架铰接装配,形成轮式装载机的车架系统,支撑着装载机一大部分重量,而且在装载机行驶或作业时,它还承受由各部件传来的力、力矩及冲击载荷,要求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允许存在各板材间的装配误差缺陷。后车架的外形属框架状结构,焊接拼焊种类较多,且各定位面角度与位置尺寸较多。传统的拼焊方法是采用手工定位与夹紧,方案较落后,该装置在工作时,定位、夹紧较为繁琐,操作者劳动强度极大,效率低,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后车架生产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包括底板基座(5),在底板基座(5)的前端、中部、两侧以及后端分别装配有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及尾板定位座(13);所述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位于底板基座(5)的前端,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两侧设有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6),所述上铰接板定位座(6)上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7),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靠近尾板方向的地方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位于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与尾板定位座(13)之间,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上设有由气缸推动的定位轴(17),在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两侧焊接有上摆架支承挡块梁(9);在底板基座(5)后端设有用于支承尾板的尾板定位座(13),所述尾板定位座(13)上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15)、尾板垫块(4)以及水箱槽钢支承定位座(14);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两侧设有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以及发动机支架板定位座(12)和变速箱支架板定位座(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焊接有定位芯轴(3),所述底板基座(5)的上方设有由型材焊接形成的框架(2),所述框架(2)以所述定位芯轴(3)为基准。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导轨,便于气缸推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在底板基座(5)上对称分布,左右各有两个。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气缸通过导向套实现滑移定位,上面装有可拆卸定位套,以满足不同间距的定位尺寸要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自动化高,体积较小,适用多种不同发动机型号的装载机后车架。2、本技术装置有上摆架挡块、铰接座定位支撑板及可旋转发动机支撑板定位组件。3、本技术装置铰接座定位组件通过导轨及滑块实现滑移定位装置,在其上能用于自动控制铰接板之间的间隔,提高自动化。4、本技术装置上铰接板实现气缸带动定位芯轴进行中心定位,减少手工操作.5、本技术装置实现气缸带动连杆夹紧尾板,实现侧板的一件装夹以及上铰接板定位组件提高上铰接板放置的精度。6、本技术装置各个模块设计紧凑,配合方便,可轻易拆卸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中框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铰接座定位组件;2-框架;3-定位芯轴;4-尾板垫块;5-底板基座;6-上铰接板定位座;7-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8-变速箱支架板定位座;9-上摆架支承挡块梁;10-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1-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2-发动机支架板定位座;13-尾板定位座;14-水箱槽钢支承定位座;15-三角形加强筋;16-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7-定位轴;18-挡块;19-尾板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图1所示的以底板基座5,二是图2所示的框架2,第一部分以底板基座5作为基准,在底板基座5的前端、中部、两侧以及后端分别装配有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及尾板定位座13。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位于底板基座5的前端,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两侧设有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6,所述上铰接板定位座6上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7,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靠近尾板方向的地方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位于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与尾板定位座13之间,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上设有由气缸推动的定位轴17,在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两侧焊接有上摆架支承挡块梁9,上摆架支承挡块梁9上设有挡块18。在底板基座5后端设有用于支承尾板的尾板定位座13,所述尾板定位座13上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15、尾板垫块4以及水箱槽钢支承定位座14,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两侧设有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以及发动机支架板定位座12和变速箱支架板定位座8。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焊接有定位芯轴3,所述底板基座5的上方设有由型材焊接形成的框架2,所述框架2以所述定位芯轴3为基准,搭载在后车架上。在所述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的底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导轨,便于气缸推动。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在底板基座5上对称分布,左右各有两个。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气缸通过导向套实现滑移定位,上面装有可拆卸定位套,以满足不同间距的定位尺寸要求。该工装的使用方法为:吊入侧板,放置在底板基座5侧板空隙处上,由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以及三角形加强筋15进行限位,同样的操作,将另一块侧板也吊入,放置在底板基座5侧板空隙处上,由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进行限位。后铰接座由下而上一次放置,以后铰接座定位芯轴配合转向缸耳板定位芯轴,先将第一块下铰接板放置完毕,按下按钮,控制气缸带动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进行定位以及保证下面两块铰接板的间隙,然后再放上另外一块铰接板,利用转向耳板定位芯轴放上转向缸耳板。接着吊入其中一块上铰接板,由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进行中心孔定位,由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6进行辅助限位,按下按钮,气缸带动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7,保证上铰接板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基座(5),在底板基座(5)的前端、中部、两侧以及后端分别装配有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及尾板定位座(13);所述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位于底板基座(5)的前端,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两侧设有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6),所述上铰接板定位座(6)上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7),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靠近尾板方向的地方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位于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与尾板定位座(13)之间,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上设有由气缸推动的定位轴(17),在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两侧焊接有上摆架支承挡块梁(9);在底板基座(5)后端设有用于支承尾板的尾板定位座(13),所述尾板定位座(13)上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15)、尾板垫块(4)以及水箱槽钢支承定位座(14);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两侧设有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以及发动机支架板定位座(12)和变速箱支架板定位座(8)...

【技术特征摘要】
1.装载机后车架的自动定位夹紧点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基座(5),在底板基座(5)的前端、中部、两侧以及后端分别装配有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侧板定位装夹组件(11)及尾板定位座(13);所述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位于底板基座(5)的前端,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两侧设有两个上铰接板定位座(6),所述上铰接板定位座(6)上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上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7),在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靠近尾板方向的地方装配有由气缸推动的下铰接板滑移式焊接板支撑块组件(10);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位于后铰接座定位组件(1)与尾板定位座(13)之间,所述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上设有由气缸推动的定位轴(17),在上摆架定位装夹组件(16)的两侧焊接有上摆架支承挡块梁(9);在底板基座(5)后端设有用于支承尾板的尾板定位座(13),所述尾板定位座(13)上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15)、尾板垫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欧泰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