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52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锻造坯料的去氧化皮领域,具体是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包括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底座,转动安装于底座底部四个角部的行走钢轮,设于底座上表面的液压缸支架和支撑架,每个行走钢轮上均安装有编码器;所述液压部分包括主系统、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的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锻造用去氧化皮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同时也提高了锻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该发明专利技术简单可行,易于实现,对其他锻造设备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 Hydraulic Device for Deoxidizing Skin for Forg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eoxidizing skin of forging billet, in particular to a hydraulic device for deoxidizing skin for forging. The mechanical part includes a base, a walking steel wheel rotating at four corners of the base, a hydraulic cylinder bracket and a support bracket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an encoder is installed on each walking steel wheel. The hydraulic part includes a main system, a first drive system, a second drive system, a third drive system and a fourth drive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drive system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econd drive system, the third drive system and the fourth drive system. The deoxidizing device for forging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avoids waste of resources and pollutes environment, and also improves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forg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feasible and easy to realize, and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other fo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坯料的去氧化皮领域,具体是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锻造过程中,加热后的锻造坯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生成一层氧化皮,如果不及时清除氧化皮,锻件表面就会出现麻点、凹坑,甚至会嵌入钢坯内部,对锻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成为废品;氧化皮有较高的硬度,锻造时不但增加了变形能量的消耗,而且会加速锻模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二次加热的时候氧化皮对耐火砖起化学腐蚀作用,使加热炉炉底过早损坏。所以在锻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及时清除掉。现有清除氧化皮的技术主要是使用酸(碱)洗、人工或者高压水,使用酸洗对环境有影响;人工清除氧化皮效率低下,操作工需要穿戴隔热服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中;使用高压水去除会降低始锻温度,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包括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底座,转动安装于底座底部四个角部的行走钢轮,设于底座上表面的液压缸支架和支撑架,所述液压缸支架顶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安装于主液压缸的缸体上,主液压缸的活塞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摇臂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相对的安装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圆之间穿置有第四销轴,靠近第二销轴的摇臂端部穿套于第四销轴上且位于两个轴承之间,所述摇臂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固定安装有钢丝刷,每个行走钢轮上均安装有编码器;所述液压部分包括主系统、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主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上的主减压阀,主减压阀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P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液压缸的无杆腔上,主液压缸上安装有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主液压缸有杆腔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B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上的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上,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工作油腔,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工作油腔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排油腔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上,所述主回油管上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止回单向阀的A口上,第一止回单向阀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液压制动器的工作腔,第一液压制动器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制动配合,所述第一止回单向阀的B口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所述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传动轴与第一行走钢轮同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A口和B口与主液压缸之间分别串联联接有第二主液控单向阀和第三主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主液控单向阀和第三主液控单向阀的Y口联接至泄露油管上,第二主液控单向阀和第三主液控单向阀的X口共同联接至主电磁球阀的A口上,主电磁球阀的P口联接至控制油管上,主电磁球阀的T口联接至主回油管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减压阀的A口与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P口之间串联联接有第一主液控单向阀,第一主液控单向阀的Y口联接至泄露油管上,第一主液控单向阀的X口联接至主电磁球阀的A口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主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主液压缸的无杆腔之间并联联接有主直动式溢流阀,主直动式溢流阀的T口联接至主回油管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之间串联联接有主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之间的油管上分别串联联接有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Y口联接至泄露油管上,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X口联接至第一电磁球阀的A口上,第一电磁球阀的P口联接至控制油管上,第一电磁球阀的T口联接至主回油管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工作油腔之间的油管上串联联接有第一比例流量阀,第一液压制动器的工作腔与第一止回单向阀的B口之间串联联接有第二比例流量阀。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比例流量阀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的工作油腔之间的油管上并联连接有第一直动式溢流阀,第一直动式溢流阀的T口联接至主回油管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主回油管之间串联联接有第一回油单向阀。本专利技术优点及积极效果是:1.锻造用去氧化皮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同时也提高了锻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2.该专利技术简单可行,易于实现,对其他锻造设备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布置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锻造用去氧化皮机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锻造用去氧化皮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YVH1、YVH2.1、YVH2.2、YVH2.3、YVH2.4、YVH3.1、YVH3.2、YVH3.3、YVH3.4、YVH4.1、YVH4.2、YVH4.3、YVH4.4、YVH5.1、YVH5.2、YVH5.3、YVH5.4-电磁铁,YB1、YB2、YB3、YB4、YB5、YB6、YB7、YB8、YB9、YB10-比例电磁铁,1-主减压阀,2.1-第一主液控单向阀,2.2-第二主液控单向阀,2.3-第三主液控单向阀,3-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4-主单向阀,5-主电磁球阀,6-主直动式溢流阀,7-主液压缸,8-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9.1-第一减压阀,9.2-第二减压阀,9.3-第三减压阀,9.4-第四减压阀,10.1-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2-第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3-第三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4-第四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1.1-第一电磁球阀,11.2-第二电磁球阀,11.3-第三电磁球阀,11.4-第四电磁球阀,12.1-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2-第二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3-第三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4-第四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1-第一液控单向阀,13.2-第二液控单向阀,13.3-第三液控单向阀,13.4-第四液控单向阀,13.5-第五液控单向阀,13.6-第六液控单向阀,13.7-第七液控单向阀,13.8-第八液控单向阀,14.1-第一比例流量阀,14.2-第二比例流量阀,14.3-第三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底座(23),转动安装于底座(23)底部四个角部的行走钢轮,设于底座(23)上表面的液压缸支架(24)和支撑架(25),所述液压缸支架(24)顶部通过第一销轴(26)转动安装于主液压缸(7)的缸体上,主液压缸(7)的活塞端通过第二销轴(27)与摇臂(28)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5)上相对的安装有两个轴承座(29),两个轴承座(29)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30),两个轴承(30)的内圆之间穿置有第四销轴(31),靠近第二销轴(27)的摇臂(28)端部穿套于第四销轴(31)上且位于两个轴承(30)之间,所述摇臂(28)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三销轴(32)固定安装有钢丝刷(33),每个行走钢轮上均安装有编码器;所述液压部分包括主系统、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主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P)上的主减压阀(1),主减压阀(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P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液压缸(7)的无杆腔上,主液压缸(7)上安装有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8),主液压缸(7)有杆腔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B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P)上的第一减压阀(9.1),所述第一减压阀(9.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P口上,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工作油腔,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工作油腔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1),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排油腔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B口,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上,所述主回油管(T)上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A口上,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液压制动器(19.1)的工作腔,第一液压制动器(19.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制动配合,所述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B口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1)的A口,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1)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所述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传动轴与第一行走钢轮(17.1)同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底座(23),转动安装于底座(23)底部四个角部的行走钢轮,设于底座(23)上表面的液压缸支架(24)和支撑架(25),所述液压缸支架(24)顶部通过第一销轴(26)转动安装于主液压缸(7)的缸体上,主液压缸(7)的活塞端通过第二销轴(27)与摇臂(28)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5)上相对的安装有两个轴承座(29),两个轴承座(29)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30),两个轴承(30)的内圆之间穿置有第四销轴(31),靠近第二销轴(27)的摇臂(28)端部穿套于第四销轴(31)上且位于两个轴承(30)之间,所述摇臂(28)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三销轴(32)固定安装有钢丝刷(33),每个行走钢轮上均安装有编码器;所述液压部分包括主系统、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第三驱动系统以及第四驱动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主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P)上的主减压阀(1),主减压阀(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P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液压缸(7)的无杆腔上,主液压缸(7)上安装有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8),主液压缸(7)有杆腔通过油管联接至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B口上,带压差补偿的高频响比例伺服阀(3)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包括B口联接于主压力油管(P)上的第一减压阀(9.1),所述第一减压阀(9.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P口上,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A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工作油腔,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工作油腔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2.1),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排油腔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B口,第一M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1)的T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上,所述主回油管(T)上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A口上,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第一液压制动器(19.1)的工作腔,第一液压制动器(19.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制动配合,所述第一止回单向阀(21.1)的B口通过油管并联联接至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1)的A口,第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1)的B口通过油管联接至主回油管(T),所述第一五星液压马达(16.1)的传动轴与第一行走钢轮(17.1)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去氧化皮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东平王涛任忠凯韩建超冯光刘元铭解加全马晓宝贾燚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