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32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壳体的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吸气扇与室内连通,反应部与室外连通;吸气扇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传感部和报警部;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中填充有冷却剂;反应部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臭氧发生部与反应部连通,反应部与室外之间安装有抽气扇;吸气扇、臭氧发生部、抽气扇均与控制模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报警及时、智能监测室内火灾、智能定位、有效排出烟雾、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不对外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有益效果。

A Home Alarm System Based on Smoke Ab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me alarm system based on smoke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module and a shell connecting indoor and outdoor.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successively from indoor to outdoor direction with an aspiration fan, a condensation part, an adsorption part and a reaction part. The aspiration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door and the reac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door. The aspiration fan is separately and controlled on one side of the indoor. The module connects the sensing part and the alarm part; the condens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suction fan,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densation part,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is filled with coolant; the ozone genera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ction part, and the suction fan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reaction part and the outdoor; the suction fan, the ozone generating part and the suction fan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module group. The new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imely alarm,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f indoor fires, intelligent positioning, effective smoke discharg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safety, and no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居形式也在快速地朝向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智能家居方向发展。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频视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化集成化应用,从而实现家居相关设置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的功能,有效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特别是智能家居的安全性领域越来越受到住宅居民的重视,在传统的住宅家居中,最容易发生的安全性危害之一就是火灾,因为住宅家居的火灾的迅猛性和突发性,导致家居火灾的发生时常伴随着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伴随着对居民生命的严重威胁。在家居火灾中,导致居民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一般不是火灾产生的高温,而是火灾产生的大量的烟雾,烟雾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有毒气体,会造成人体发生窒息、中毒等严重的情况,因此,针对传统家居中火灾的严重危害性,本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在家居室内发生火灾时,实现智能判断火情、及时报警、及时排出室内烟雾的功能,具有报警及时、有效排出烟雾、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不对外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所述吸气扇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和报警部,所述传感部和报警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所述臭氧发生部与反应部连通,所述反应部靠近室外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抽气扇;所述吸气扇、抽气扇、臭氧发生部均与控制模组连接。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壳体安装于墙面上部,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绝大多数丧生于室内火灾中的人员都是被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呛咳窒息死亡或受到烟雾中的一氧化碳、HCN、氮化物等有毒气体的侵害而死亡,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烟雾被报警系统的传感部检测发现,此时传感部及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控制报警部发出警报,提醒室内人员及时撤离;同时,在室内人员撤离的过程中,控制模块同时控制吸气扇进行吸气作业,将室内物品燃烧产生的烟雾抽吸至室外,被抽吸的烟雾首先经过凝结部,凝结部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随着吸气扇共同转动,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在凝结部进行凝结液化,使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分离,在烟雾经过凝结部时,凝结部两侧的冷却室对高温的烟雾进行冷却降温,同时辅助烟雾中的液相成分充分液化;然后烟雾经过吸附部,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及如HCN等物质被吸附部吸附,进一步去除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及一些特殊有害气体;之后烟雾进入反应部中,此时控制模块控制位于反应部两侧的臭氧发生部工作,臭氧发生部产生臭氧,臭氧与反应部中的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然后烟雾经过反应部和室外之间的抽气扇的抽吸被排放至室外,在有效抽吸室内烟雾,保证室内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对室外环境的污染。所述控制模组采用单片机编程进行控制,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凝结部包括从上至下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所述立轴的一端与吸气扇的转轴连接,所述凝结网为锥形,且凝结网的尖端为迎风面;所述凝结网由吸水材料制备,凝结网的网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吸气扇转动时,带动立轴及凝结网易通转动,在凝结烟雾的同时,也起到疏导烟雾,防止烟雾积存堵塞的作用;将凝结部设置为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是为了在进行烟雾凝结的同时,半圆状的凝结网留出另一半圆的通道,使烟雾能顺利经过;同时,凝结网上开设的果敢通孔也能避免烟雾受阻。将凝结网设置为尖端迎风的圆锥状,有效增加了凝结网和烟雾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凝结网对烟雾中液相成分的凝结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部为蜂窝状的若干空腔和通道,所述空腔中按照烟雾排出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的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所述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上均设置有若干对应贯通的通孔;所述通道直接连通凝结部和反应部。吸附部为若干空腔和若干通道组成的蜂窝状结构,烟雾经过通道从凝结部流向反应部,部分烟雾经过空腔中的粗滤网层、细滤网层、活性炭层进行无害化处理,粗滤网层和细滤网层对烟雾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活性炭层对烟雾中的如HCN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吸附,有效避免室内人员窒息或中毒,同时避免污染室外的环境。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部包括带孔隔板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安装于反应部的两侧,且臭氧发生器和反应部之间设置有带孔隔板;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室内发生火灾时,控制模块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经过带孔隔板进入反应部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一氧化碳的排放。所述臭氧发生器已经在专利号为“CN200920132185.6一种高频陶瓷臭氧发生器”中公开,器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液化网,所述液化网位于冷却剂的上方。冷却室内的冷却剂受热气化并经过液化网时,气体装的冷却剂在液化网上重新凝结,可进行重复的气化吸热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传感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报警部为声光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对室内温度进行监测,烟雾传感器对室内的烟雾浓度进行监测,当发生火灾时,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火灾产生的高温,烟雾传感器可检测火灾产生的烟雾,然后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其余部件的同时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CWDZ19;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MQ-5;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型号为:SGBG-01;上述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信号部,还包括管理端,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管理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GPS定位模块连接。火灾发生时,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向管理端发送信号,提示物业有火灾发生,同时GPS定位模块也发送信号至管理端,在管理端上显示发生火灾的住宅的具体位置,便于之后的火灾救援。所述GPS定位模块的型号为:T802-12000-1,GPS定位模块为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家居的腔体上安装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在壳体的内部沿室内至室外的方向设置依次连通的吸气扇、凝结部、吸附部、反应部,对火灾产生的烟雾依次进行烟雾抽吸、液相成分凝结、固体颗粒及有害气体吸附、一氧化碳消除,实现了在有效抽吸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2)、凝结部(3)、吸附部(4)、反应部(5),所述吸气扇(2)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5)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2)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6)和报警部(7),所述传感部(6)和报警部(7)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3)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3)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8),所述冷却室(8)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5)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9),所述臭氧发生部(9)与反应部(5)连通,所述反应部(5)靠近室外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抽气扇(10);所述吸气扇(2)、臭氧发生部(9)、抽气扇(10)均与控制模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连通室内与室外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吸气扇(2)、凝结部(3)、吸附部(4)、反应部(5),所述吸气扇(2)与室内连通,所述反应部(5)与室外连通;所述吸气扇(2)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传感部(6)和报警部(7),所述传感部(6)和报警部(7)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凝结部(3)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且凝结部(3)的两侧设置有冷却室(8),所述冷却室(8)中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反应部(5)的两侧设置有臭氧发生部(9),所述臭氧发生部(9)与反应部(5)连通,所述反应部(5)靠近室外的排气口处设置有抽气扇(10);所述吸气扇(2)、臭氧发生部(9)、抽气扇(10)均与控制模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部(3)包括从上至下交错布置在立轴上的若干层的半圆状的凝结网,所述立轴的一端与吸气扇(2)的转轴连接,所述凝结网为锥形,且凝结网的尖端为迎风面;所述凝结网由吸水材料制备,凝结网的网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烟雾吸收装置的家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