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废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98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废热锅炉,锅炉筒体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半焦收集器,第一管箱与所述第二管箱之间设有换热器、第二管箱与半焦收集器之间设有换热器;第一管箱内设有第一缩径管,第一缩径管的入口与合成气的入口连通,换热器的中部沿换热器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一中心筒,过热器的中部沿过热器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中心筒,半焦收集器内设有第三缩径管,锅炉筒体连接有锁斗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缩径管和中心筒相结合的设计,半焦主要集中在中心筒处,使废热锅炉的换热器内含尘量大大降低,降低了半焦对换热器中换热管及管板的磨损,合成气和半焦经过第三缩径管的静置分离,避免或降低了粗煤气金属过滤器的工作压力。

A New Type of Waste Heat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废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煤化工
,具体涉及新型废热锅炉。
技术介绍
:加氢气化炉对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进行气化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合成气,合成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初步除尘后,通过废热锅炉进行热能回收。现有废热锅炉为立式圆筒结构,顶部进料,设有上部管箱,合成气经管箱进入换热器给水换热,再经中间管箱进入高温过热器,再经下部管箱进入低温过热器分别与低温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换热后,从废热锅炉出来进入粗煤气过滤器。由于加氢气化所产半焦的特殊性,合成气夹带大量半焦,旋风分离器的除尘效果较差,大量半焦随合成气进入到废热锅炉中,1、半焦对换热器的管板及换热管冲刷磨损严重,换热器容易造成泄露,同时由于半焦含量较大影响废热锅炉的换热效果,合成气降温困难;2、大量半焦随合成气进入粗煤气过滤器,大大增加了粗煤气过滤器的工作负荷,极容易造成金属滤芯的堵塞及断裂,引起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换热效果及降低半焦对换热器中换热管磨损的新型废热锅炉。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新型废热锅炉,包括有立式锅炉筒体,所述锅炉筒体内部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半焦收集器,所述第一管箱与所述第二管箱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第二管箱与所述半焦收集器之间设有过热器;所述第一管箱内设有第一缩径管,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与合成气入口相对设置,所述换热器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二管箱内设有第二缩径管,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穿过所述换热器置于所述第二管箱内,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过热器的中部沿所述过热器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半焦收集器内设有第三缩径管,所述第三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心筒的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三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缩径管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中心筒的直径,所述第二缩径管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中心筒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汽包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汽包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汽包的出气端与所述过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热器的出口与过热蒸汽传输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箱的外壁上设有水夹套。进一步的,所述锅炉筒体连接有锁斗系统。进一步的,合成气出口通过温度监测器与粗煤气金属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本技术的优点:1、采用缩径管和中心筒相结合的设计,由于缩径管的存在,半焦主要集中在中心筒处,使废热锅炉的换热器内含尘量大大降低,增强了换热效率,降低了半焦对换热器中换热管及管板的磨损;2、合成气和半焦经过第三缩径管的静置分离,合成气返回到缩径管中部出气口进入到粗煤气过滤器,半焦通过半焦收集器进入锁斗系统,使合成气和半焦能够更好的分离,起到合成气进一步净化的作用,避免或降低了粗煤气金属过滤器工作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废锅和粗煤气金属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新型废热锅炉装置结构图。图中:锅炉筒体-1、第一管箱-2、第二管箱-3、半焦收集器-4、换热器-5、过热器-6、水夹套-7、第一缩径管-8、第一中心筒-9、第二中心筒-10、第二缩径管-11、第三缩径管-12、管板-13、汽包-14、过热蒸汽传输管道-15、锁斗系统-16、温度监测器-17、粗煤气金属过滤器-18、调节阀-19、合成气入口-20、合成气出口-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新型废热锅炉,包括有立式锅炉筒体1,锅炉筒体1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管箱2、第二管箱3、半焦收集器4,第一管箱2与第二管箱3之间设有换热器5,第二管箱3与半焦收集器4之间设有过热器6;第一管箱2的外壁上设有水夹套7,第一管箱2内设有第一缩径管8,第一缩径管8的入口端与第一管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缩径管8的入口与合成气入口20相对设置;换热器5的中部沿换热器5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一中心筒9,第一中心筒9入口的中心与第一缩径管8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第二管箱3内设有第二缩径管11,第二缩径管11的入口端与第二管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中心筒9的出口穿过换热器5置于第二管箱3内,第一中心筒9的出口处设有调节阀19,第一中心筒9入口的中心与第二缩径管11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过热器6的中部沿过热器6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中心筒10,第二中心筒10入口的中心与第二缩径管11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半焦收集器4内设有第三缩径管12,第三缩径管12的入口端与半焦收集器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中心筒10的出口的中心与第三缩径管12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半焦通过自身的重力通过第一中心筒9、第二中心筒10直接到达半焦收集器4,使换热器5内含尘量大大降低,降低了半焦对换热器5内的换热及管板13的磨损;换热器5的入口与汽包14的出水端连接,换热器5的出口与汽包14的进气端连接,汽包14的出气端与过热器6的入口连接,过热器6的出口与过热蒸汽传输管道15连接。换热器5对来自汽包14的水进行换热后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返回汽包14;饱和蒸汽通过汽包14的出气端进入过热器6,饱和蒸汽通过过热器6的作用转化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从过热器6的出口排出,进入过热蒸汽传输管道15。锅炉筒体1连接有锁斗系统16,锁斗系统16对半焦降压处理后排出。第一缩径管8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一中心筒9的直径,第二缩径管11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中心筒10的直径。合成气出口21通过温度监测器17与粗煤气金属过滤器18连接。该实施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合成气通过合成气入口20进入锅炉筒体1的第一管箱2内;第一管箱2外壁上的水夹套7通过给水装置进行循环换水,在合成气进入第一管箱2内,温度较高,通过水夹套7内的循环水初步对合成气进行热回收处理;合成气通过第一缩径管8进入第一中心筒9,观察合成气出口21处的温度监测器17的温度,来调节调节阀19的开度控制第一中心筒9合成气的通过量,当合成气出口21排出的合成气温度低于控制指标内时,调节阀19的开度调大,使得第一中心筒9的合成气通过量增大,进入换热器5中的合成气减少,合成气的换热效率降低,合成气出口21排出的合成气温度提高;当合成气出口21排出的合成气温度高于控制指标内时,调节阀19的开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废热锅炉,包括有立式锅炉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筒体内部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半焦收集器,所述第一管箱与所述第二管箱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第二管箱与所述半焦收集器之间设有过热器;所述第一管箱内设有第一缩径管,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与合成气入口相对设置,所述换热器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二管箱内设有第二缩径管,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穿过所述换热器置于所述第二管箱内,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过热器的中部沿所述过热器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半焦收集器内设有第三缩径管,所述第三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心筒的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三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废热锅炉,包括有立式锅炉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筒体内部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半焦收集器,所述第一管箱与所述第二管箱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第二管箱与所述半焦收集器之间设有过热器;所述第一管箱内设有第一缩径管,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入口与合成气入口相对设置,所述换热器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二管箱内设有第二缩径管,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管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穿过所述换热器置于所述第二管箱内,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出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一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过热器的中部沿所述过热器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入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缩径管的出口的中心位于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李维李美喜张要旗冉德顺刘子续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