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79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用于装配正时齿轮系,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至少包括:惰齿轮,惰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惰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当惰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或先装配的第一齿轮对正后,第一定位通孔能够与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将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一盲孔定位,从而固定惰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传递对正机构大大增强了发动机可装配性,提高了正时齿轮装配准确性,并且有效防止了正时齿轮出现错装和出现装配后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导致后面的正时齿轮出现错装的现象。

Simple gear transfer tim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gear transfer timing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assembling timing gear system. The simple gear transfer timing mechanism includes at least inert gear, a first positioning through hole on the friction reducing surface or the friction reducing plate of the inert gear shaft, a first blind hole on the corresponding timing position of the inert gear, and a first gear assembled first when the inert gear is timing with the crankshaft or the first gear assembled first. After alignment, the first positioning through hole can correspon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blind hole,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blind hole can be positioned by the first positioning mechanism to fix the inert gear. The gear transfer alignment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enhances the assemblability of the engine, improves the assembling accuracy of the timing gear,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wrong assembling of the timing gear and the relative rotation after assembling, thus leading to the wrong assembling of the rear tim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
本技术是关于内燃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齿轮驱动正时系统齿轮系在装机或者维修发动机时均需要根据齿轮上的正时记号进行对标记,只有标记正确发动机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对正时标记错误,则将会导致发动机产生气门打活塞、摇臂断裂等严重故障。而且在发动机装配对正的过程中,曲轴不能发生转动,由于曲轴在转动角度很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一个齿的现象,如果发生转动可能导致错齿而产生上述故障。这也会有可能由于误操作导致曲轴转动而出现对正时错误。具体来讲,齿轮传统正时系统一般采用记号对点装配,一般从曲轴正时齿轮开始,按照设计的标记对点装配,在从曲轴正时齿轮到最后一个需要装配的正时齿轮装配的过程中,发动机不允许旋转,或者有相对转动而未被发现。由于发动机有曲轴正时齿轮、惰齿轮、喷油泵齿轮、凸轮轴齿轮等齿轮需要对正,所以在整个装配过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装配过程,装配过程中保持正时齿轮不转动难度大,发动机发生转动后不容易被发现,装配效率低。如图1所示,a齿轮3、b齿轮4、c齿轮5上均打有正时标记,在装配时b齿轮4时需要同a齿轮3和c齿轮5上的正时标记进行配对,也即a齿轮3正时标记6和b齿轮4正时标记7需要配对,同时b齿轮4正时标记8和c齿轮5正时标记9也需要配对,如果在完成a齿轮3和b齿轮4的装配后,齿轮很容易发生相对转动,c齿轮5再和b齿轮4上的标记进行配对时,就会出现c齿轮5所驱动的正时机构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相应故障。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其能够提高正时齿轮装配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用于装配正时齿轮系,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至少包括:惰齿轮,惰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惰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当惰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或先装配的第一齿轮对正后,第一定位通孔能够与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将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一盲孔定位,从而固定惰齿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惰齿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二正时标记,当惰齿轮固定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能够分别按照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二正时标记与惰齿轮对正装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的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通孔,第二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二盲孔,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还包括第四齿轮,当装配第四齿轮时,第二定位通孔能够与第二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将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二盲孔定位,从而固定第二齿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均为定位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具有如下优点:保证在装配完先装配的齿轮后将其固定,让其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同时插入的定位销或者对齐的孔系可以轻松判断齿轮是否已经发生过相对转动,方便发动机正时齿轮系装配。防止了正时齿轮出现错装和出现装配后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导致后面的正时齿轮出现错装的现象,提高了装配正时齿轮的效率,也提高了正时齿轮的可装配性,并且从根本上杜绝发动机由于正时齿轮由于装配问题导致的气门打顶和燃油泵正时错误等问题。而且由于仅仅增加了通孔和盲孔,成本相差无几。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对正时齿轮系统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的惰齿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惰齿轮,11-第一盲孔,2-惰齿轮轴,21-第一定位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用于装配正时齿轮系,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至少包括:惰齿轮1,惰齿轮轴2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21,惰齿轮1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11,当惰齿轮1与曲轴正时齿轮或先装配的第一齿轮对正后,第一定位通孔21能够与第一盲孔11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将第一定位通孔21和第一盲孔11定位,从而固定惰齿轮1。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惰齿轮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二正时标记,当惰齿轮1通过定位销固定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能够分别按照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二正时标记与惰齿轮1对正装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的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通孔,第二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二盲孔,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还包括第四齿轮,当装配第四齿轮时,第二定位通孔能够与第二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将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二盲孔定位,从而固定第二齿轮,再分别按照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上的正时标记完成第四齿轮的装配。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正时齿轮可以通过齿轮本身同气缸体实现固定和对正时功能。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均为定位销。本技术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开设第一定位通孔;在惰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第一定位盲孔;当惰齿轮同曲轴正时齿轮或其他先装配的齿轮对正时后,将第一定位通孔与同第一定位盲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采用第一定位机构将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一盲孔进行定位,以固定惰齿轮,使惰齿轮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其中可以采用定位销插入到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一盲孔中固定惰齿轮,或者可以通过对齐的孔系就能够轻松判断齿轮是否已经发生过相对转动,从而方便发动机正时齿轮系装配。当惰齿轮固定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能够分别按照第二齿轮上的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三齿轮上的第二正时标记与惰齿轮对正装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操作方法还包括:当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装配完成后,在第二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第二定位通孔;在第二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第二盲孔;将第二定位通孔与第二盲孔的位置相对应;采用第二定位机构将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二盲孔进行定位,从而固定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当第二齿轮固定后,第四齿轮分别按照第二齿轮上的第三正时标记和第四齿轮上的第四正时标记与第二齿轮对正装配。所有需要对正时的齿轮均按此结构进行设计并按上述方法进行装配,从而保证齿轮本身相位正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均为定位销。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所述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用于装配正时齿轮系,所述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至少包括:惰齿轮,其特征在于,惰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惰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当所述惰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或先装配的第一齿轮对正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一盲孔定位,从而固定所述惰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所述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用于装配正时齿轮系,所述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至少包括:惰齿轮,其特征在于,惰齿轮轴上减磨面或者减磨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惰齿轮上相对应的正时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当所述惰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或先装配的第一齿轮对正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一盲孔定位,从而固定所述惰齿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齿轮传递对正时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惰齿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正时标记和第二正时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本杰余锦海王鹏程覃文王志刚黎华文田战胜张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