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47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分丝装置在分丝时丝线易从瓷轮的分丝槽中窜出,影响分丝作业的问题,本案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导柱,将瓷座滑动设置在导柱上,并且导柱上设置有弹簧,弹簧抵紧在瓷座和基板之间,使得瓷轮在分丝过程中能够沿导柱上下移动从而适应丝线的张紧力变化,避免丝线从分丝槽内窜出,确保正常的分丝作业,此外,瓷轮可通过基板和底座在机架上分别沿上下和前后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品种丝线的分丝作业。

Tens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of W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nsioning and separating device of a wind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technolog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eparating device is easy to break out from the separating groove of the ceramic wheel and affects the separating operation. In this case, the ceramic base is sliding on the guide post by installing a guide post on the base plate, and the guide post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spring is tightened between the ceramic base and the base plate. The ceramic wheel can move up and down along the guide pillar in the process of filament separation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ension force of filament, avoid the filament breaking out from the filament separation groove, and ensure the normal filament separation operation. In addition, the ceramic wheel can be adjusted up and down on the frame through the base plate and the base respectively, so as to adapt to the filament separation oper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fila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卷绕机上的分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纺丝种类的多样性,卷绕机架越来越精密,对导丝、分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由磁棒构成的分丝装置,因磁棒较为纤细,在分丝作业时,丝线与磁棒之间为滑动摩擦,磁棒容易断裂损坏;为了降低丝线在分丝时受到的摩擦力,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利用瓷轮分丝装置来代替磁棒,丝线通过瓷轮上的分丝槽,丝线与瓷轮之间为滚动摩擦,因而丝线所受摩擦力较低,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丝线在卷绕机卷绕过程受到的张紧力不断在变化,丝线容易从瓷轮的分丝槽中窜出,影响正常的分丝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丝线张紧力变化的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机架;底座,所述的底座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基板,所述的基板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基板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柱;瓷座,所述的瓷座上固定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瓷轴,所述的瓷座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柱上,所述的导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抵紧在所述瓷座和所述的基板之间;瓷轮,所述的瓷轮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瓷轴上,所述的瓷轮具有多个沿周向延伸且用于分丝的分丝齿,相邻两个所述的分丝齿之间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分丝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相匹配的第一调节螺钉。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槽,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相匹配的第二调节螺钉。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多个分丝齿之间等间距分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导柱,将瓷座滑动设置在导柱上,并且导柱上设置有弹簧,弹簧抵紧在瓷座和基板之间,使得瓷轮在分丝过程中能够沿导柱上下移动从而适应丝线的张紧力变化,避免丝线从分丝槽内窜出,确保正常的分丝作业,此外,瓷轮可通过基板和底座在机架上分别沿上下和前后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品种丝线的分丝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其中:100、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200、丝线;1、机架;11、第一调节槽;2、底座;21、第一调节螺钉;22、第二调节槽;3、基板;31、导柱;32、弹簧;33、第二调节螺钉;4、瓷座;41、瓷轴;5、瓷轮;51、分丝齿;52、分丝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本案的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100用于卷绕机上对丝线进行分丝以及在丝线分丝过程中进行张力调节。其包括机架1、底座2、基板3、瓷座4以及瓷轮5,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具体说明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100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与附图1中所示张紧调节装置100的各位置关系相对应。如图1、2所示,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100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固定安装在卷绕机(图中未示出)上,机架1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槽11,底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槽11相匹配的第一调节螺钉21,这样一来,通过松紧第一调节螺钉21,使得底座2可沿上下方向进行调节。结合图3所示,底座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槽22,基板3上设置有与第二调节槽22相匹配的第二调节螺钉33。这样一来,通过松紧第二调节螺钉33,使得基板3可沿前后方向进行调节。基板3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柱31,瓷座4穿设在导柱31上并可沿导柱31上下滑动,导柱31上套设有弹簧32,弹簧32张紧在瓷座4和基板3之间。瓷座4上固定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瓷轴41,瓷轮5转动的设置在瓷轴41上,瓷轮55具有多个沿周向延伸且用于分丝的分丝齿51,多个分丝齿51之间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分丝齿51之间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分丝槽52。本案的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多股丝线200从分丝槽52内穿过,丝线与瓷轮5之间滚动摩擦,并带动瓷轮5转动,瓷座4沿导柱31上下移动,并压缩或释放弹簧32,从而适应丝线所受张力变化,这样一来,丝线不会过于松弛也不会过于紧绷,避免丝线从分丝槽52内窜出,确保分丝作业正常进行。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底座(2),所述的底座(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基板(3),所述的基板(3)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2)上,所述的基板(3)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柱(31);瓷座(4),所述的瓷座(4)上固定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瓷轴(41),所述的瓷座(4)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柱(31)上,所述的导柱(31)上套设有弹簧(32),所述的弹簧(32)张紧在所述瓷座(4)和所述的基板(3)之间;瓷轮(5),所述的瓷轮(5)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瓷轴(41)上,所述的瓷轮(5)具有多个沿周向延伸且用于分丝的分丝齿(51),相邻两个所述的分丝齿(51)之间设置有供丝线穿过的分丝槽(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机的张紧分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底座(2),所述的底座(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基板(3),所述的基板(3)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2)上,所述的基板(3)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柱(31);瓷座(4),所述的瓷座(4)上固定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瓷轴(41),所述的瓷座(4)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柱(31)上,所述的导柱(31)上套设有弹簧(32),所述的弹簧(32)张紧在所述瓷座(4)和所述的基板(3)之间;瓷轮(5),所述的瓷轮(5)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瓷轴(41)上,所述的瓷轮(5)具有多个沿周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吴镇波杨建锋丁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