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671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包括下风道部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流入口、风腔和气流出口,气流入口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风流道部件,安装在下风道部件上,风流道部件内设置有多个独立风道,多个独立风道彼此相气流隔绝,各个独立风道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多个独立风道的进风口均与下风道部件的气流出口相气流连通;多个风量控制机构,与多个独立风道一一对应且用于分别控制进入多个独立风道内的风量大小,各个风量控制机构包括叶片和调节部件,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的独立风道内,调节部件用于驱动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相应独立风道的开口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各个独立风道内风量大小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种类的丝在纺制时的吹风工艺要求。

Independent multi-channel control side blo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纤纺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中多品种丝或者多规格丝共同纺制时的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学纤维的不断发展,熔融纺丝工业技术正趋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常规品种丝的纺丝规模越来越大,向高速、高产能、高效发展;二是差别化纤维越来越丰富,具有高强度、多功能、高性能的差别化纤维正在不断涌现。在追求多品种、差别化纤维高效、高性能纺制时,往往会出现一套设备纺出多种规格和品种的丝。在传统的复合纺丝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侧吹风装置对不同规格和品种的丝分别进行吹风冷却,造成了材料上的浪费,且安装上费时费力。本技术公开一种独立多风箱侧吹风装置,只需要一台侧吹风装置,便可使多种纤维在不同的风速下共同冷却,从而达到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种类和规格的丝在纺制时满足吹风工艺要求的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包括:下风道部件,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流入口、风腔和气流出口,所述的气流入口用于与外部气源相气流连通;风流道部件,安装在所述的下风道部件上,所述的风流道部件内设置有多个独立风道,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彼此相气流隔绝,各个所述的独立风道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的进风口均与所述的下风道部件的气流出口相气流连通;多个风量控制机构,与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一一对应且用于分别控制进入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内的风量大小,各个所述的风量控制机构均包括叶片和调节部件,所述的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内,所述的调节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的开口大小。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叶片通过转动轴安装在风流道部件上,所述的调节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的风流道部件上的调节蜗杆和安装在所述的转动轴上的蜗轮,所述的调节蜗杆与所述的蜗轮相互啮合。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叶片绕所述的转动轴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在0°位置时,所述的叶片横档在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内并将该独立风道封闭;在90°位置时,所述的叶片与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的内壁面相平行。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各个所述的风量控制机构位于相应所述独立风道的进风口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风流道部件内部设置有多个挡板,相邻两个挡板之间以及挡板与所述的风流道部件的侧壁之间形成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的风流道部件下游且供纺丝经过的冷却箱,所述的冷却箱上部设置有纺丝进口、下部设置有纺丝出口,所述的冷却箱一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与多个所述独立风道的出风口相气流连通。本技术通过在风流道部件内设置多个独立风道的结构,通过设置叶片和调节部件构成风量控制机构,并将叶片设置在相应独立风道内,通过调节部件驱动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相应独立风道的开口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各个独立风道内风量大小目的,适用于不同种类的丝在纺制时的吹风工艺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流道部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剖切后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风量控制机构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风道部件;11、气流入口;12、风腔;13、气流出口;2、风流道部件;21、独立风道;22、进风口;23、出风口;24、挡板;3、风量控制机构;31、叶片;32、调节部件;321、调节蜗杆;322、蜗轮;33、转动轴;4、冷却箱;41、纺丝进口;42、纺丝出口;43、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分别与图1、图2中所示的各个位置关系分别相对应。如图1、图2所示,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包括下风道部件1、风流道部件2、多个风量控制机构3以及冷却箱4。下风道部件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流入口11、风腔12和气流出口13,气流入口11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外部气源可以是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也可是空气泵等能够产生气流的部件。结合图3、图4所示,风流道部件2安装在下风道部件1上,风流道部件2内设置有多个挡板24,相邻两个挡板24之间以及挡板24与风流道部件2的侧壁之间形成多个独立风道21。多个独立风道21彼此相气流隔绝,每个独立风道21均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多个独立风道21的进风口22均与下风道部件1的气流出口13相气流连通。如此,外部气源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下风道部件1的气流出口13分别进入多个独立风道21内。结合图5、图6所示,多个风量控制机构3与多个独立风道21一一对应且用于分别控制进入多个独立风道21内的风量大小,各个风量控制机构3位于相应独立风道21的进风口22处。各个风量控制机构3均包括叶片31和调节部件32,叶片31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的独立风道21内,调节部件32用于驱动叶片31转动从而调节相应的独立风道21的开口43大小。具体的,叶片31通过转动轴33安装在风流道部件2上,调节部件32包括安装在风流道部件2上的调节蜗杆321和安装在转动轴33上的蜗轮322,调节蜗杆321与蜗轮322相互啮合。从而用户可手动转动调节蜗杆321,从而驱动蜗轮322转动,继而带动叶片31在相应独立风道21内转动。叶片31绕转动轴33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在0°位置时,叶片31横档在相应的独立风道21内并将该独立风道21封闭;在90°位置时,叶片31与相应的独立风道21的内壁面相平行。再结合图1、图2所示,冷却箱4位于风流道部件2下游且供纺丝经过,冷却想上部设置有纺丝进口42、下部设置有纺丝出口,冷却箱4后侧壁上设置有开口43,开口43与多个独立风道21的出风口23相气流连通。本技术通过在风流道部件内设置多个独立风道的结构,通过设置叶片和调节部件构成风量控制机构,并将叶片设置在相应独立风道内,通过调节部件驱动叶片转动从而调节相应独立风道的开口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各个独立风道内风量大小目的,适用于不同种类的丝在纺制时的吹风工艺要求。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风道部件(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流入口(11)、风腔(12)和气流出口(13),所述的气流入口(11)用于与外部气源相气流连通;/n风流道部件(2),安装在所述的下风道部件(1)上,所述的风流道部件(2)内设置有多个独立风道(21),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彼此相气流隔绝,各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均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的进风口(22)均与所述的下风道部件(1)的气流出口(13)相气流连通;/n多个风量控制机构(3),与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一一对应且用于分别控制进入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内的风量大小,各个所述的风量控制机构(3)均包括叶片(31)和调节部件(32),所述的叶片(31)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21)内,所述的调节部件(32)用于驱动所述的叶片(31)转动从而调节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21)的开口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风道部件(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气流入口(11)、风腔(12)和气流出口(13),所述的气流入口(11)用于与外部气源相气流连通;
风流道部件(2),安装在所述的下风道部件(1)上,所述的风流道部件(2)内设置有多个独立风道(21),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彼此相气流隔绝,各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均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的进风口(22)均与所述的下风道部件(1)的气流出口(13)相气流连通;
多个风量控制机构(3),与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一一对应且用于分别控制进入多个所述的独立风道(21)内的风量大小,各个所述的风量控制机构(3)均包括叶片(31)和调节部件(32),所述的叶片(31)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21)内,所述的调节部件(32)用于驱动所述的叶片(31)转动从而调节相应所述的独立风道(21)的开口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多风道控制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31)通过转动轴(33)安装在风流道部件(2)上,所述的调节部件(32)包括安装在所述的风流道部件(2)上的调节蜗杆(321)和安装在所述的转动轴(33)上的蜗轮(3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丁斌斌吕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