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38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入料口盖,且所述入料口盖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提纯室,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开启紫外线杀菌器将提纯室内的培养基进行杂菌灭杀,保证所需处理的培养基的纯度,经过灭杀的培养基通过杂质过滤网进入到培养室,保证培养基的纯度;所需培养的光合细菌经过过滤,从菌液口导入储液箱,并由喷头均匀喷撒到培养室里的培养基中;在恒温下进行搅拌,生长出纯净的光合细菌微生物由装置底部的出料口输出。

A device for cultivating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cultivating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runs through an inlet opening. The top side of the inlet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an inlet opening cover through a movable shaft, and the top of the inlet opening cover is fixed with a handl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observation window,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observation window. Operating platform,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purification room. Users can open the ultraviolet sterilizer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to sterilize the medium in the purification room, to ensure the purity of the medium to be treated, and the sterilized medium enters the culture room through the impurity filter to ensure the purity of the medium; the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to be cultured are filtered and filtered from the bacterial liquid. The nozzle is evenly sprayed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in the incubator and stirred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to produce pure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microorganisms which are exported from the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繁殖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光合细菌是一种益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氮素、硫素转化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发酵以及固氮、产氢等功能。因此,光合细菌在环保、农业、医药、水产及畜禽养殖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光合细菌主要靠人工培养,影响光合细菌培养的因素较多,如菌株种类、培养基、培养条件等,现有的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培养基,由于培养基中含有不同的养分物质,这些物质由于纯度不高、贮藏方法不同,难免混入其他的杂菌,这样会影响光合细菌微生物整体的培育质量,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预先杀菌,除掉杂菌。现有的灭菌方法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的灭菌手段,容易造成危险,需要对灭菌方法进行改进;另外,现有的光合细菌微生物进行培育时,大多数都是将光合细菌菌种与培养基进行简单的搅拌混合,这样光合细菌吸收培养基的效率不高,导致所需培育的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培养基纯度不高,其内部含有其他的杂菌,影响整体微生物的培育质量;培养基和光合细菌进行简单的搅拌混合,会导致光合细菌吸收培养基的效率不高、所需培育的时间延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入料口盖,且所述入料口盖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操作台;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且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贯穿有菌液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培育仓,所述培育仓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所述培育仓的底部连接有支脚;所述培育仓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机箱,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提纯室,所述提纯室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提纯室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液室,且所述储液室的底部贯穿有喷头,所述培育仓的内部设置有培育室,所述培育室的内部设置有恒温器,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优选地,所述菌液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的横切面积与菌液口内部的横切面积相等。优选地,所述提纯室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杂质过滤网。优选地,所述搅拌杆横向设置于培育室的内部下方,且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贯穿培育室的底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杂质过滤网的横切面积与连接管的横切面积相等,且所述杂质过滤网以套接的形式和连接管连接。优选地,所述恒温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恒温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和杂质过滤网,使用者通过入料口将培养基导入到提纯室的内部,开启紫外线杀菌器对培养基内部的杂菌进行快速的灭杀,灭杀杂菌后的培养基经过杂质过滤网,滤掉培养基中的悬浮物及其他杂质,这样来保证培养基的纯度,从而解决了培养基纯度不高的问题;经过紫外线灭杀的培养基由连接管导入到培养室中,等待加入光合细菌菌种;所需培养的光合细菌菌种经过菌液口的过滤网导入到储液箱中;在本装置中储液室的底部贯穿有喷头,可以将菌种转换为更小的形态,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中,便于微生物群的生长,解决了直接将培养基和光合细菌进行简单的搅拌混合,而导致光合细菌吸收培养基的效率不高、所需培育的时间延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入料口;3、入料口盖;4、把手;5、活动轴;6、观察窗;7、操作台;8、储液箱;9、菌液口;10、过滤网;11、培育仓;12、出料口;13、机箱;14、支脚;15、紫外线杀菌器;16、提纯室;17、杂质过滤网;18、储液室;19、喷头;20、连接管;21、恒温器;22、电机;23、搅拌杆;24、培育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恒温器型号为ATS-MH-2800A/D/E,紫外线杀菌器型号为SYZW150-24。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入料口2、入料口盖3、把手4、活动轴5、观察窗6、操作台7、储液箱8、菌液口9、过滤网10、培育仓11、出料口12、机箱13、支脚14、紫外线杀菌器15、提纯室16、杂质过滤网17、储液室18、喷头19、连接管20、恒温器21、电机22、搅拌杆23和培育室2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且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操作台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8,且所述储液箱8的一侧贯穿有菌液口9,所述菌液口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且所述过滤网10的横切面积与菌液口9内部的横切面积相等,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加全面的对培养微生物菌种进行过滤;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培育仓11,所述培育仓1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12,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连接有支脚14,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机箱1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提纯室16,所述提纯室1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杂质过滤网17,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对提纯室16内部的培养液进行过滤,所述杂质过滤网17的横切面积与连接管20的横切面积相等,所述连接管20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阀门,且所述杂质过滤网17以套接的形式和连接管20上端连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所述提纯室16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5,所述提纯室16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储液箱8的内部设置有储液室18,且所述储液室18的底部贯穿有喷头19,所述培育仓11的内部设置有培育室24,所述培育室24的内部设置有恒温器21,所述恒温器2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恒温器2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培育室24内部光合细菌提供所需的温度,所述机箱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2,且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搅拌杆23横向设置于培育室24的内部下方,且所述搅拌杆23的底部贯穿培育室24的底部与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所述杂质过滤网17以套接的形式和连接管20上端连接,当杂质过滤网17表面截留的杂物过多时,打开料口盖3,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后放于装置中,然后开启紫外线杀菌器15对其表面进行灭菌处理,进行循环再使用。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装置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待检查各部件性能正常之后,将装置安置在指定工作地点,当安置好装置后,接通电源,使用者通过把手4打开入料口盖3,关闭连接管20上的阀门,将所需的培养液经过入料口2导入提纯室16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且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操作台(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8),且所述储液箱(8)的一侧贯穿有菌液口(9),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培育仓(11),所述培育仓(1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12),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连接有支脚(14),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机箱(1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提纯室(16),所述提纯室(16)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5),所述提纯室(16)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上部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储液箱(8)的内部设置有储液室(18),且所述储液室(18)的底部贯穿有喷头(19),所述培育仓(11)的内部设置有培育室(24),所述培育室(24)的内部设置有恒温器(21),所述机箱(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2),且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且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操作台(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8),且所述储液箱(8)的一侧贯穿有菌液口(9),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培育仓(11),所述培育仓(1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12),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连接有支脚(14),所述培育仓(1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机箱(1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提纯室(16),所述提纯室(16)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15),所述提纯室(16)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上部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储液箱(8)的内部设置有储液室(18),且所述储液室(18)的底部贯穿有喷头(19),所述培育仓(11)的内部设置有培育室(24),所述培育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先忠王又容胡述祥雷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