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29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2:51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板簧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棕榈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所述的板簧层、棕榈层和海绵垫层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皮革层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部;底板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直角固定柱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A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Vehicle Rear Sea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 accessories,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cush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leaf spring lay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leaf spring layer is fixed with palm lay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alm layer is fixed with sponge cushi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eaf spring layer, palm layer and sponge cushion layer is fixed with leather layer,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leaf spring layer, palm layer and sponge cushion layer is fixed with leather layer. The bottom around the floor is fix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oor;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floor is symmetrically fixed with two right-angled fixed columns; the vertical end of the right-angled fixed column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the left side wall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with cushio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assengers from feeling of backsliding and slipping, reduce the fatigue of the passenger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overall safety of the equipment. The functions of the rear rack are more diversified,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比较方便,不会消耗人体太多的能量;电动自行车后座是用于承载乘员的一重要辅助装置,原有的电动车的后座大多为水平的板型结构,结构比较单一,美观和舒适性较差;坐在后座上乘员容易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乘坐易疲劳,安全性差,而且一般的后座只是用于乘坐,功能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坐垫、底板、固定板、靠垫、直角固定柱、一号滑槽、竖杆、横杆;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所述的坐垫包含皮革层、板簧层、棕榈层、海绵垫层;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板簧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棕榈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所述的板簧层、棕榈层和海绵垫层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皮革层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部;底板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直角固定柱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底板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上滑动设置有竖杆,竖杆的底端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的内部,且通过一号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一号滑槽的外侧壁上固定开设有条形槽,一号紧固螺栓的内端穿过条形槽后与竖杆的底端相抵触设置;两个竖杆的上端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杆。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固定套设有握把,握把上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二号滑槽,直角固定柱的上端插设在二号滑槽的内部,且通过二号紧固螺栓连接,二号紧固螺栓的内端穿过二号滑槽的侧壁后与直角固定柱的侧壁相抵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海绵垫层与棕榈层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与电动车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皮革层的上面部矩阵式固定设置有数个防滑凸起。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坐垫的层理图。附图标记说明:底板1、坐垫2、皮革层2-1、板簧层2-2、棕榈层2-3、海绵垫层2-4、直角固定柱3、固定板4、靠垫5、一号滑槽6、竖杆7、一号紧固螺栓8、条形槽9、横杆10、握把11、防滑纹12、二号滑槽13、二号紧固螺栓14、加热丝15、防滑凸起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坐垫2、底板1、固定板4、靠垫5、直角固定柱3、一号滑槽6、竖杆7、横杆10;底板1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坐垫2;所述的坐垫2包含皮革层2-1、板簧层2-2、棕榈层2-3、海绵垫层2-4;底板1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板簧层2-2,板簧层2-2能够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板簧层2-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棕榈层2-3,棕榈层2-3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2-4,能够增加乘车人的舒适度;所述的板簧层2-2、棕榈层2-3和海绵垫层2-4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2-1,皮革层2-1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皮革层2-1四周的底部固定缝设在底板1的上部,且皮革层2-1与海绵垫层相互之间缝设连接;底板1右侧壁上对称固定焊设有两个直角固定柱3,直角固定柱3的垂直端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左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靠垫5,靠垫5起到了限位作用;底板1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焊设有一号滑槽6,一号滑槽6上滑动设置有竖杆7,竖杆7的底端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6的内部,且通过一号紧固螺栓8固定连接,方便调节一号竖杆7的位置;一号滑槽6的外侧壁上固定开设有条形槽9,一号紧固螺栓8的内端穿过条形槽9后与竖杆7的底端相抵触设置;两个竖杆7的上端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杆10。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10的两端固定套设有握把11,握把11上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12,能够方便乘车人握抓。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4的右侧对称固定焊设有两个二号滑槽13,直角固定柱3的上端插设在二号滑槽13的内部,且通过二号紧固螺栓14连接,二号紧固螺栓14的内端穿过二号滑槽13的侧壁后与直角固定柱3的侧壁相抵触设置,方便根据乘车人的需求调节靠背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海绵垫层与棕榈层2-3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丝15,加热丝15与电动车的电源连接,为寒冷的冬季给乘车人的臀部提供暖意,增加了乘车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的皮革层2-1的上面部矩阵式固定设置有数个防滑凸起16,能够有效的防止乘车人滑脱的状况。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先通过螺栓将底板1固定在电动自行车的后车轮上部,然后根据乘车人的需要将靠背和横杆10调到合适的位置;调节靠背时,将二号紧固螺栓14松开,将固定板4上下调节,然后将二号紧固螺栓14拧紧即可;调节竖杆7时,松开一号紧固螺栓8,将竖杆7左右调节,然后将一号紧固螺栓8在条形内滑动,最后将一号紧固螺栓8拧紧,将竖杆7固定住;当乘车人座上坐垫2之后,坐垫2内部的板簧层2-2能够起到很好的减振的作用;靠背能够有效的防止乘车人产生后窜的现象,防滑凸起16能够有效的防止乘车人滑脱。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坐垫(2)、底板(1)、固定板(4)、靠垫(5)、直角固定柱(3)、一号滑槽(6)、竖杆(7)、横杆(10);底板(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2);所述的坐垫(2)包含皮革层(2‑1)、板簧层(2‑2)、棕榈层(2‑3)、海绵垫层(2‑4);底板(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2‑2),板簧层(2‑2)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2‑3),棕榈层(2‑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2‑4);所述的板簧层(2‑2)、棕榈层(2‑3)和海绵垫层(2‑4)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2‑1),皮革层(2‑1)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上部;底板(1)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3),直角固定柱(3)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5);底板(1)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槽(6),一号滑槽(6)上滑动设置有竖杆(7),竖杆(7)的底端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6)的内部,且通过一号紧固螺栓(8)固定连接;一号滑槽(6)的外侧壁上固定开设有条形槽(9),一号紧固螺栓(8)的内端穿过条形槽(9)后与竖杆(7)的底端相抵触设置;两个竖杆(7)的上端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坐垫(2)、底板(1)、固定板(4)、靠垫(5)、直角固定柱(3)、一号滑槽(6)、竖杆(7)、横杆(10);底板(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2);所述的坐垫(2)包含皮革层(2-1)、板簧层(2-2)、棕榈层(2-3)、海绵垫层(2-4);底板(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2-2),板簧层(2-2)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2-3),棕榈层(2-3)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2-4);所述的板簧层(2-2)、棕榈层(2-3)和海绵垫层(2-4)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2-1),皮革层(2-1)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上部;底板(1)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3),直角固定柱(3)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5);底板(1)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槽(6),一号滑槽(6)上滑动设置有竖杆(7),竖杆(7)的底端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6)的内部,且通过一号紧固螺栓(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