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18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户外出行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连接板、安装板、四组支杆和篷布,连接板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且篷布与连接板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放置柜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还包括气缸、伸缩杆、压板和复位弹簧;座椅包括坐板和椅背,还包括两组限位柱、螺栓和螺母,两组限位柱上前后向均设置有第一通口,且坐板右端前后向设置有第二通口,螺栓一端设置有卡柱;还包括按摩垫,按摩垫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按摩垫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并在取放管上设置有取放阀门,且按摩垫顶端设置有按摩突起层。

A Manpower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utdoor travel accessory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manpower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riding device, a connecting plate, a mounting plate, four groups of supporting rods and a tent clo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with a pulley group, and the tent cloth forms a chamber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lso includes a seat and a placement cabinet, with a placement chamber inside the cabinet, and a front-side connection device for the placement cabinet. The seat includes seat plate and seat back, as well as two sets of limit posts, bolts and nuts. The two sets of limit posts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sea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one end of the bolt is provided with a stuck column; the massage cushion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hamber inside the massage cushion, and the massage cush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avity on the massage cushion. The connec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etching and releasing pipe, and a fetching and releasing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fetching and releasing pipe, and a massage protrusion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massage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
本技术涉及外出移动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力式多功能车是一种用于人力驱动,供用户进行载人或载物的辅助装置,其在外出移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连接板、安装板、四组支杆和篷布,连接板左侧安装在骑行装置右侧,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四组支杆分别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板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篷布通过四组支杆套罩在连接板外侧,且篷布与连接板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座椅和放置柜均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放置柜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现有的人力式多功能车使用时,用户骑动骑行装置带动其整体进行移动,腔室使用载人时,掀起篷布,进入腔室,使用座椅和放置柜即可,腔室不使用载物或闲置时,摘下篷布,拆下安装板,折起四组支杆即可,节省空间,安装板通过多组固定螺栓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方便拆卸,连接板为铁板,篷布通过吸铁石固定在连接板处,方便拆装,骑行装置驱动方式与常见自行车驱动方式相同,不再多加赘述;现有的人力式多功能车使用中发现,其座椅乘坐高度无法根据用户身高需要方便调节,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并且座椅倚靠角度无法根据需要方便调节,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而且座椅使用舒适度较差,从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其座椅乘坐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需要方便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并且座椅倚靠角度能够根据需要方便调节,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较高;而且提高座椅使用舒适度,从而提高其实用性的人力式多功能车。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连接板、安装板、四组支杆和篷布,连接板左侧安装在骑行装置右侧,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四组支杆分别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板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篷布通过四组支杆套罩在连接板外侧,且篷布与连接板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放置柜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还包括气缸、伸缩杆、压板和复位弹簧,气缸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板顶端,伸缩杆的底端安装在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压板安装在气缸的前侧壁输入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压板的底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顶端连接;座椅包括坐板和椅背,还包括两组限位柱、螺栓和螺母,两组限位柱分别安装在椅背底端前侧和后侧,两组限位柱上前后向均设置有第一通口,坐板右端插入至两组限位柱之间,且坐板右端前后向设置有第二通口,螺栓一端设置有卡柱,螺栓另一端穿过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前侧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后侧的第一通口,且螺栓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螺母内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在坐板底端;还包括按摩垫,按摩垫安装在坐板顶端,按摩垫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按摩垫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并在取放管上设置有取放阀门,且按摩垫顶端设置有按摩突起层。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篷布前侧连通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透明挡板前侧上方、左侧、下方和右侧均设置有魔术贴子贴,篷布后侧的观察孔处上方、左侧、下方和右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母贴,四组魔术贴子贴分别粘贴在四组魔术贴母贴处。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放置柜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放置柜内部设置有三组分隔板。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放置柜内左侧壁纵向设置有三组左卡槽,放置柜内右侧壁纵向设置有三组右卡槽,三组分隔板的左端分别插入至三组左卡槽,三组分隔板的右端分别插入至三组右卡槽。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还包括承接箱、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承接箱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承接箱内部设置有承接腔,承接箱顶端连通设置有承接口,下限位圈套装固定在承接箱外侧壁上方,上限位圈套装在承接箱外侧壁上方,上限位圈底端与下限位圈顶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位于后侧的限位柱与螺母之间设置有锁紧垫,锁紧垫套装在螺栓外侧。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椅背上方设置有放松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通过压板控制气缸上的伸缩杆进行纵向移动,使座椅乘坐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需要方便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调节时,向下按压压板,伸缩杆向上移动,而持续压住伸缩杆并给顶板向下施力,伸缩杆向下移动使伸缩杆回收到气缸内部;并且可以通过拧松螺母,对椅背角度进行旋转至合适位置,旋转完成后,拧紧螺母进行固定,使座椅倚靠角度能够根据需要方便调节,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较高;而且能够通过取放管向连通腔内部导入温度及容量适宜的液体,提高座椅使用舒适度,从而提高其实用性,通过按摩突起层进一步提高按摩垫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支杆支起时的连接板与篷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坐板和椅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杆折起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骑行装置;2、连接板;3、安装板;4、支杆;5、篷布;6、放置柜;7、气缸;8、伸缩杆;9、压板;10、坐板;11、椅背;12、限位柱;13、螺栓;14、螺母;15、卡柱;16、按摩垫;17、取放管;18、按摩突起层;19、观察孔;20、透明挡板;21、魔术贴母贴;22、分隔板;23、承接箱;24、上限位圈;25、下限位圈;26、锁紧垫;27、放松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1、连接板2、安装板3、四组支杆4和篷布5,连接板左侧安装在骑行装置右侧,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四组支杆分别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板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篷布通过四组支杆套罩在连接板外侧,且篷布与连接板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6,放置柜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还包括气缸7、伸缩杆8、压板9和复位弹簧,气缸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板顶端,伸缩杆的底端安装在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压板安装在气缸的前侧壁输入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压板的底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顶端连接;座椅包括坐板10和椅背11,还包括两组限位柱12、螺栓13和螺母14,两组限位柱分别安装在椅背底端前侧和后侧,两组限位柱上前后向均设置有第一通口,坐板右端插入至两组限位柱之间,且坐板右端前后向设置有第二通口,螺栓一端设置有卡柱15,螺栓另一端穿过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前侧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后侧的第一通口,且螺栓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螺母内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在坐板底端;还包括按摩垫16,按摩垫安装在坐板顶端,按摩垫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按摩垫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17,并在取放管上设置有取放阀门,且按摩垫顶端设置有按摩突起层18;其能够通过压板控制气缸上的伸缩杆进行纵向移动,使座椅乘坐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需要方便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调节时,向下按压压板,伸缩杆向上移动,而持续压住伸缩杆并给顶板向下施力,伸缩杆向下移动使伸缩杆回收到气缸内部;并且可以通过拧松螺母,对椅背角度进行旋转至合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1)、连接板(2)、安装板(3)、四组支杆(4)和篷布(5),连接板(2)左侧安装在骑行装置(1)右侧,安装板(3)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四组支杆(4)分别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板(2)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篷布(5)通过四组支杆(4)套罩在连接板(2)外侧,且篷布(5)与连接板(2)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6),放置柜(6)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6)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7)、伸缩杆(8)、压板(9)和复位弹簧,气缸(7)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伸缩杆(8)的底端安装在气缸(7)的顶部输出端,压板(9)安装在气缸(7)的前侧壁输入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压板(9)的底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顶端连接;座椅包括坐板(10)和椅背(11),还包括两组限位柱(12)、螺栓(13)和螺母(14),两组限位柱(12)分别安装在椅背(11)底端前侧和后侧,两组限位柱(12)上前后向均设置有第一通口,坐板(10)右端插入至两组限位柱(12)之间,且坐板(10)右端前后向设置有第二通口,螺栓(13)一端设置有卡柱(15),螺栓(13)另一端穿过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前侧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后侧的第一通口,且螺栓(13)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螺母(14)内部,伸缩杆(8)的顶端安装在坐板(10)底端;还包括按摩垫(16),按摩垫(16)安装在坐板(10)顶端,按摩垫(16)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按摩垫(16)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17),并在取放管(17)上设置有取放阀门,且按摩垫(16)顶端设置有按摩突起层(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式多功能车,包括骑行装置(1)、连接板(2)、安装板(3)、四组支杆(4)和篷布(5),连接板(2)左侧安装在骑行装置(1)右侧,安装板(3)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四组支杆(4)分别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板(2)底端可转动设置有滑轮组,篷布(5)通过四组支杆(4)套罩在连接板(2)外侧,且篷布(5)与连接板(2)形成腔室,还包括座椅和放置柜(6),放置柜(6)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柜(6)前侧连通设置有取放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7)、伸缩杆(8)、压板(9)和复位弹簧,气缸(7)的底端安装在连接板(2)顶端,伸缩杆(8)的底端安装在气缸(7)的顶部输出端,压板(9)安装在气缸(7)的前侧壁输入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压板(9)的底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顶端连接;座椅包括坐板(10)和椅背(11),还包括两组限位柱(12)、螺栓(13)和螺母(14),两组限位柱(12)分别安装在椅背(11)底端前侧和后侧,两组限位柱(12)上前后向均设置有第一通口,坐板(10)右端插入至两组限位柱(12)之间,且坐板(10)右端前后向设置有第二通口,螺栓(13)一端设置有卡柱(15),螺栓(13)另一端穿过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前侧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两组第一通口中的位于后侧的第一通口,且螺栓(13)另一端插入并螺装至螺母(14)内部,伸缩杆(8)的顶端安装在坐板(10)底端;还包括按摩垫(16),按摩垫(16)安装在坐板(10)顶端,按摩垫(16)内部设置有连通腔,按摩垫(16)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17),并在取放管(17)上设置有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亮索依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