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江专利>正文

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91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53
一种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包括芯模大、小头端、大头端轴头机构、小头端轴头机构和中间节段机构,特点:在中间节段机构与芯模大头端的右端之间设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中间节段机构与芯模小头端的左端之间设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在中间节段机构包括芯管和芯管刚性增强机构,芯管的数量有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一组,与芯模大头端相邻的一个芯管的左端与芯模大头端的右端连接且还与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连接,与芯模小头端相邻的一个芯管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的左端连接且还与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连接,芯管刚性增强机构分布在各两相邻的芯管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部位且与芯管固定。提高芯模的刚性,避免产生挠度,保障碳纤维缠绕电杆的质量。

Core Mould Structure for Carbon Fiber Winding Pole

A core die structure for carbon fiber winding poles includes a large die, a small end, a large end axle head mechanism, a small end axle head mechanism and a middle segment mechanism. The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a rigid left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the core die is set between the middle segment mechanism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large end of the core die, and a rigid right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the core die is set between the middle segment mechanism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mall end of the core die, and a middle segment mechanism is set up. Including the rigid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core tube and core tube, the number of core tube has a group of fixe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head and tail of each other, the left end of a core tube adjacent to the big end of core moul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big end of core mould and the rigid left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core mould. The right end of a core tube adjacent to the small end of core moul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small end of core mould and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rigid right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core mould. The rigid 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the core tube is distributed in the fixed connection parts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core tubes and the head and tail of each other, and is fixed with the core tube. Improve the rigidity of core die, avoid deflec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carbon fiber wound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杆加工用的芯模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质量轻、承受的拉力大等长处,因而通常将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加入诸如树脂、金属、陶瓷等材料中,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前述的碳纤维电杆即为具有上述长处的碳纤维电线杆,相比传统的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电线杆而言,具有抗震、抗松动以及抗断裂性能优异的特点,因而近年来颇受电力部门的关注。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仅可见诸用于制作前述传统的电线杆的模具如CN108908687A(一种用于电线杆制造的水泥浇筑模具)和CN108798190A(电线杆、模具),而且还可见诸关于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模具,典型的如CN202448347U推荐的“复合材料锥形电线杆缠绕芯膜”。由于碳纤维缠绕电杆的长度即在使用状态下的高度达到数米、十几米乃至更大,因而对电杆的挠度要求较为严苛,而要将碳纤维缠绕电杆的挠度控制在设计范围例如高度为14米的碳纤维缠绕电杆的挠度应小于3mm,那么需对芯模结构进行控制,这是因为碳纤维缠绕电杆的挠度与芯模挠度之间有着亦步亦趋的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包括一芯模大头端(1)、一芯模小头端(2)、一大头端轴头机构(3)、一小头端轴头机构(4)和一中间节段机构(5),大头端轴头机构(3)与芯模大头端(1)的左端固定,小头端轴头机构(4)与芯模小头端(2)的右端固定,中间节段机构(5)固定连接在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在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包括具有芯管腔(511)的芯管(51)和芯管刚性增强机构(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包括一芯模大头端(1)、一芯模小头端(2)、一大头端轴头机构(3)、一小头端轴头机构(4)和一中间节段机构(5),大头端轴头机构(3)与芯模大头端(1)的左端固定,小头端轴头机构(4)与芯模小头端(2)的右端固定,中间节段机构(5)固定连接在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在中间节段机构(5)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之间设置有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所述中间节段机构(5)包括具有芯管腔(511)的芯管(51)和芯管刚性增强机构(52),芯管(51)的数量有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一组,其中,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相邻的一个芯管(51)的左端与芯模大头端(1)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的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固定连接,而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相邻的一个芯管(51)的右端与芯模小头端(2)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固定连接,芯管刚性增强机构(52)分布在各两相邻的所述芯管(51)彼此首尾固定连接的部位并且与芯管(5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模大头端(1)包括一大头端圆锥管(11)和一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12),大头端圆锥管(11)的大直径的一端朝向左,而大头端圆锥管(11)的小直径的一端朝向右,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12)包括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和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以及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设置在大头端圆锥管(11)的大头端圆锥管腔(111)内并且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盘缘以及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的盘缘与大头端圆锥管腔(111)的腔壁焊接固定,在对应于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与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之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一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124),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围绕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124)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大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123)的左端端面与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右侧面固定,而大头端圆锥管补强辐板(123)的右端端面与大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122)的左侧面固定;所述大头端轴头机构(3)与所述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左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与所述芯模大头端(1)相邻的的一个芯管(51)的左端端面与所述大头端圆锥管(11)的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芯模刚性左增强机构(6)设置在所述大头端圆锥管腔(111)的右端与所述芯管腔(511)的左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小头端(2)包括一小头端圆锥管(21)、一小头端过渡圆锥管(22)和一小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23),小头端圆锥管(21)的大直径的一端朝向左并且与小头端过渡圆锥管(22)的右端固定,而小头端圆锥管(21)的小直径的一端朝向右,小头端圆锥管补强装置(23)包括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小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232)和小头端圆锥管补强盘辐板(233),小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232)以及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设置在小头端圆锥管(21)的小头端圆锥管腔(211)内并且小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232)的盘缘以及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的盘缘与小头端圆锥管腔(211)的腔壁焊接固定,在对应于小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232)与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之间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一小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234),小头端圆锥管补强辐板(233)围绕小头端圆锥管补强盘支撑轴(234)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小头端圆锥管补强辐板(233)的左端端面与小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232)的右侧面固定,而小头端圆锥管补强辐板(233)的右端端面与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的左侧面固定;所述小头端轴头机构(4)与所述小头端圆锥管右补强盘(231)的右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与所述芯模小头端(2)相邻的一个芯管(51)的右端与所述小头端过渡圆锥管(2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芯模刚性右增强机构(7)设置在小头端过渡圆锥管(22)的小头端过渡圆锥管管腔(221)的左端与所述芯管腔(511)的右端之间;其中,在所述小头端圆锥管腔(211)的左端与所述小头端过渡圆锥管腔(221)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一小头端刚性追加增强机构(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缠绕电杆用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头端轴头机构(3)包括一大头端轴颈(31)和一大头端支承轴(32),在大头端轴颈(31)的右端构成有一大头端轴颈法兰(311),该大头端轴颈法兰(311)与所述大头端圆锥管左补强盘(121)的左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大头端轴颈(31)的左端延伸有一大头端支承轴轴套(312),大头端支承轴(32)的右端经大头端支承轴轴套(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