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804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属于焊接设备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组件、压紧组件和矫正组件,矫正组件设在底座的中部,定位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矫正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定位组件设在压紧组件的下方且对工件下部的两端进行定位,压紧组件设在工件的一侧且对工件的上部进行定位,矫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缸和顶块,第一驱动缸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顶块固设在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顶块设在工件的下方且与工件的外形匹配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管类零件的定位,控制弧焊变形,提高焊接质量,保证零件焊接后的尺寸精度。

Arc Welding Positioning and Correction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arc welding positioning and corre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eld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a compression component and a correction component on the base. The correction componen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relativ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er line of the base, the correction component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relativ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er line of the base, and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in the compressi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at both end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workpiece. The press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workpiece an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orkpiece. The correct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first driving cylinder and the top block. The first driving cylinder is fixed to the base through a bracket. The top block is fix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driving cylinder. The top block is located under the workpiece and matches the shape of the workpiec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positioning of pipe parts, control arc welding deformation, improve welding quality and ensur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parts after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设备领域,涉及管类零件的焊接,尤其涉及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点焊与弧焊是最常用的两种焊接工艺。在汽车车身承载部件中,如底盘、车架、行李箱支架等板件厚度较厚,为保证焊接强度,通常采用弧焊方式焊接。弧焊夹具是保证定位精度和焊接质量的主要设备。焊接夹具能够准确可靠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夹紧,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焊前的辅助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弧焊过程中板件短时间受热过大导致板件发生变形,尤其在薄板和管类零件中比较明显,控制弧焊变形对工件精度影响是汽车零件制造行业中一个难点,焊接夹具对工件夹紧定位功能能够减轻一部分热变形的影响,但对于类型行李箱支架这种管类零件变形较大,就需要对零件进行反变形处理,对焊接后变形零件进行矫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实现管类零件的定位,控制弧焊变形,提高焊接质量,保证零件焊接后的尺寸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组件、压紧组件和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设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定位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矫正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压紧组件的下方且对工件下部的两端进行定位;所述压紧组件设在工件的一侧且对工件的上部进行定位;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缸和顶块,所述第一驱动缸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块固设在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所述顶块设在工件的下方且与工件的外形匹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顶块设在工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且随所述顶块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端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架上固设有限制所述顶板上极限位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上限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垫片,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转接板,所述限位凸起设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板固设在第三转接板上,所述第二夹紧板固定在第一旋转板上,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转接板上,所述第一旋转板由第二驱动缸驱动旋转带动第二夹紧板相对第一夹紧板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接板上设有销轴,所述第一旋转板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与所述销轴铰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处理轴上设有Y型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一端居中铰接在所述Y型接头内,所述第一旋转板靠近所述第三转接板的一侧设有H型限位件,所述第三转接板设有限位块,所述H型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接板通过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板靠近所述第二夹紧板一侧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二夹紧板靠近所述第一夹紧板一侧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夹紧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一夹紧板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垫片,所述第二夹紧块与所述第二夹紧板之间设有第四调节垫片,所述第二夹紧板远离所述第一夹紧板的一侧设有操作手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板与所述第二夹紧板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垂直于所述第二夹紧板设置,所述定位销固设在第四转接板上,所述第四转接板通过第五转接板固设在所述第一夹紧板上,所述第四转接板与所述第五转接板的上下位置之间设有第五调节垫片,所述第五转接板与所述第一夹紧板的左右方向设有第六调节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固设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四驱动缸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缸的出力轴上固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三驱动缸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工件的形状匹配设置,所述定位块相对所述移动板前后上下可调节式固定,所述第四驱动缸的出力轴上铰接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端固设有对工件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杆。进一步的,还包括限定块,所述限定块通过杆结构固设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限定块与所述移动板伸出状态下极限位置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端设有对其下旋转位置进行限位的H型限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定位组件、压紧组件和矫正组件,在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后进行弧焊,提升了焊接的定位精度,设置矫正组件后,在保证定位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弧焊后直接进行矫正,提升弧焊的质量和精度,进而提升工件的合格率;2、矫正组件中设置第一驱动缸、顶板和限定块,第一驱动缸向上运动后,带动顶板向上运动,实现对工件的矫正,弧焊的过程中,在高温状态下,工件受热变形,同时由于重力作用,零件焊接处会出现下垂的问题,顶板向上运动可实现零件的反向运动,实现零件焊接后的变形矫正,提升弧焊的质量和精度,第一驱动缸采用气缸结构即可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设置导向柱后可提升顶板的上下运动精度;3、H型限位件与限位块对应设置,限位块的设置限定了第一旋转板的旋转角度,确保了旋转精度,避免旋转角度过位对工件造成破坏,提升结构的动作精准度;4、第二旋转板的下端固设有对工件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杆,定位块对槽钣金的左侧面和上面进行定位,定位杆对槽钣金的右侧面进行定位,实现了多个角度的定位,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保证弧焊的焊接精度。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矫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矫正组件;21、第一驱动缸;22、支架;23、顶板;24、第二转接板;25、限位凸起;26、限位杆;261、上限块;262、第二调节垫片;27、第一转接板;271、第一调节垫片;3、压紧组件;31、第三驱动缸;32、第四驱动缸;33、第二支撑板;34、移动板;35、定位块;36、第二旋转板;37、定位杆;38、限定块;4、安装架;5、定位组件;51、第一夹紧板;511、第一夹紧块;512、第三调节垫片;52、第二夹紧板;521、第二夹紧块;522、第四调节垫片;523、操作手柄;53、定位销;531、第四转接板;532、第五转接板;533、第五调节垫片;534、第六调节垫片;54、第二驱动缸;541、Y型接头;55、第一支撑板;57、第一旋转板;571、转动板;572、销轴;573、H型限位件;574、限位块;58、第三转接板;6、工件;61、主体管;62、侧钣金;63、槽钣金。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组件、压紧组件和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设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定位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矫正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压紧组件的下方且对工件下部的两端进行定位;所述压紧组件设在工件的一侧且对工件的上部进行定位;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缸和顶块,所述第一驱动缸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块固设在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所述顶块设在工件的下方且与工件的外形匹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组件、压紧组件和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设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定位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矫正组件相对底座纵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压紧组件的下方且对工件下部的两端进行定位;所述压紧组件设在工件的一侧且对工件的上部进行定位;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缸和顶块,所述第一驱动缸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块固设在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所述顶块设在工件的下方且与工件的外形匹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设在工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两侧对称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出力轴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且随所述顶块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端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架上固设有限制所述顶板上极限位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上限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垫片,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转接板,所述限位凸起设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板固设在第三转接板上,所述第二夹紧板固定在第一旋转板上,所述第一旋转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转接板上,所述第一旋转板由第二驱动缸驱动旋转带动第二夹紧板相对第一夹紧板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焊定位及矫正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接板上设有销轴,所述第一旋转板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与所述销轴铰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处理轴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安邦杨伟国郭锦华赵旸王顺鹏王至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