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康宁专利>正文

一种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79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物料带为钴合金带;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将镍合金带定位在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10%~15%的面积与钴合金带焊接;步骤四,熔焊处理:将镍合金带完全焊接于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五,分条处理:通过分条机对焊接后的料带进行分条处理,得到实际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出成品,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熔焊工艺将镍合金带焊接至钴合金带的表面,镍合金带不易脱落,保证换向器正常工作。

A Co-Ni Alloy Weld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eld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cobalt-nickel alloy welding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preparing welding material belt and material belt, welding material belt is nickel alloy belt and material belt is cobalt alloy belt; second, positioning nickel alloy belt on the welding surface of cobalt alloy belt by positioning die; third, carrying out nickel alloy belt by hot pressing roller; Hot-pressing treatment makes the nickel alloy strip 10%-15% of the area welded with the cobalt alloy strip; step 4, welding treatment: welding nickel alloy strip completely on the welding surface of the cobalt alloy strip; step 5, slicing treatment: slicing treatment of the welded material strip through a slicing machine to obtain the actual size required; step 6,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discharged and packaged into storage, and the nickel is welded by the melting and welding process. The alloy strip is weld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balt alloy strip, and the nickel alloy strip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which ensur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ommu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镍合金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钴-镍合金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连续条复焊料带材是制作换向器内接触片的主要料材,包括钴合金带和镍合金带,镍合金带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线圈的安装槽,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传统工艺是将镍合金带通过电镀在钴合金带的表面,使用久后,镍合金带会从钴合金带上脱落,电刷连接不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换向器停止工作,没有换向器的作用,电机转不到半圈后就会出现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钴-镍合金焊接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熔焊工艺将镍合金带焊接至钴合金带的表面,镍合金带不易脱落,保证换向器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物料带为钴合金带;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将镍合金带定位在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10%~15%的面积与钴合金带焊接;步骤四,熔焊处理:将镍合金带完全焊接于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五,分条处理:通过分条机对焊接后的料带进行分条处理,得到实际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出成品,包装入库。作为优选,所述钴合金带宽度为20mm~30mm,所述镍合金带宽度为3.0mm~5.0mm。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开设有用于放置钴合金带的第一工位和用于放置镍合金带的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的宽度为20.05mm~30.05mm,所述第二工位的宽度为3.05mm~5.05mm。作为优选,所述预热压焊接处理的热压温度为200℃~300℃。作为优选,热压辊对镍合金带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面积的12%与钴合金带焊接。作为优选,所述熔焊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将定位好的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放入熔炉内进行热压处理;b.将熔炉内温度提升至100℃~200℃,对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进行熔焊前的预热;c.将熔炉内温度提升至600℃~850℃,使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之间的接触面融化,镍合金带熔化的融液和钴合金带熔化的融液会发生混合现象;d.焊后消氢处理,对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之间的焊缝加热至200℃~350℃,再进行保温2h~6h;e.进行冷却处理,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完成焊接。作为优选,所述熔炉为温度可调控的复合炉,预热时,熔炉内温度调控为200℃;熔焊时,熔炉内温度调控为700℃。作为优选,焊后消氢处理时,对镍合金带和钴合金带之间的焊缝以每小时50℃加热至300℃,再进行保温3h,冷却时,再以每小时50℃进行降温。根据钴-镍合金焊接工艺生产的焊料带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带和焊接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物料带为钴合金带,所述镍合金带通过熔焊工艺固定设置于钴合金带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物料带为钴合金带;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将镍合金带定位在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预热压焊接处理: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10%~15%的面积与钴合金带焊接;步骤四,熔焊处理:将镍合金带完全焊接于钴合金带的焊接表面;步骤五,分条处理:通过分条机对焊接后的料带进行分条处理,得到实际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出成品,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通过熔焊工艺将镍合金带焊接至钴合金带的表面,镍合金带不易脱落,保证换向器正常工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1,物料带为钴合金带2;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3将镍合金带1定位在钴合金带2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1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1的10%~15%面积与钴合金带2焊接;步骤四,熔焊处理:将镍合金带1完全焊接于钴合金带2的焊接表面;步骤五,分条处理:通过分条机对焊接后的料带进行分条处理,得到实际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出成品,包装入库。本实施例首先将通过定位模具3将镍合金带1放置在钴合金带2的表面,此时,镍合金带1与钴合金带2不是固定连接,为了防止在放入熔炉之前,镍合金带1或钴合金带2被移动,需要在熔焊处理之前进行热压定位处理,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1进行热压,热压使镍合金带1面积的10%~15%与钴合金带焊接,次热压焊接是达不到焊接要求的,只是起到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之间的定位作用,再将定位好后的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放入熔炉内进行熔焊处理,为了控制镍合金带1与钴合金带2的热熔程度,熔炉选用的是温度可调控的复合炉,熔焊工序处理完后,再用分条机进行分条处理,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通过熔焊工艺将镍合金带焊接至钴合金带的表面,镍合金带不易脱落,保证换向器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钴合金带2宽度为20mm~30mm,所述镍合金带1宽度为3.0mm~5.0mm,定位模具3包括模具主体31,所述模具主体31开设有用于放置钴合金带2的第一工位32和用于放置镍合金带1的第二工位33,所述第一工位32的宽度为20.05mm~30.05mm,所述第二工位33的宽度为3.05mm~5.05mm。本实施例中,预热压焊接处理的热压温度为200℃~300℃,作为最佳实施方式热压温度为220℃,这个温度正好可以使镍合金带1的焊接面熔化一点点,使镍合金带1的12%面积与钴合金带2焊接,起到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之间的定位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熔焊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将定位好的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放入熔炉内进行热压处理;b.将熔炉内温度提升至200℃,对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进行熔焊前的预热;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c.将熔炉内温度提升至700℃,使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之间的接触面融化,镍合金带1熔化的融液和钴合金带2熔化的融液会发生混合现象。d.焊后消氢处理,消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焊缝熔池金属在结晶和冷却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氢给扩散出来,又称″扩氢″,是防治延迟裂纹的产生而导致的脆性断裂,消氢处理的温度一般为300-400度,时间为2h~3h,本实施例消氢处理,通过调控熔炉温度,对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之间的焊缝以每小时50℃加热至300℃,再进行保温3h;e.进行冷却处理,冷却时,通过调控熔炉温度,再以每小时50℃进行降温,镍合金带1和钴合金带2完成焊接。根据钴-镍合金焊接工艺生产的焊料带材,包括物料带和焊接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1,物料带为钴合金带2,镍合金带1设置有两个,两个镍合金带1均通过熔焊工艺固定设置于钴合金带2的表面,镍合金带不易脱落,保证换向器正常工作。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1),物料带为钴合金带(2);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3)将镍合金带(1)定位在钴合金带(2)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1)进行热压处理,使镍合金带(1)的10%~15%面积与钴合金带(2)焊接;步骤四,熔焊处理:将镍合金带(1)完全焊接于钴合金带(2)的焊接表面;步骤五,分条处理:通过分条机对焊接后的料带进行分条处理,得到实际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出成品,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钴-镍合金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焊接料带和物料带,焊接料带为镍合金带(1),物料带为钴合金带(2);步骤二,通过定位模具(3)将镍合金带(1)定位在钴合金带(2)的焊接表面;步骤三,通过热压辊对镍合金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李康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