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桥梁挠度自适应方法及计算桥梁挠度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161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桥梁挠度自适应方法及计算桥梁挠度的方法。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和简支梁系统,简支梁系统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简支梁、固定铰链支座和滚动支座,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包括第三固定端、控制弹簧和控制梁;简支梁一端与固定铰链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滚动支座连接;控制梁一端与滚动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弹簧一端连接,控制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端上;当简支梁受力时,控制梁的位置随简支梁形变和滚动支座活动而发生变化。经过计算,得到简支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后的挠度公式,针对不同工况的桥梁,可以计算得到最优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桥梁挠度自适应方法及计算桥梁挠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弯矩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桥梁挠度自适应方法及计算桥梁挠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运输任务不断增加。对于路面运输基础设施——桥梁,高速重载车辆会引起桥梁振动和大挠度变化,严重影响着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大多集中在对桥梁挠度的监测方面,比如,基于无线倾角的桥梁结构挠度测量系统与基于可见光成像技术的桥梁挠度监测系统等研究。然而,只在桥梁进行挠度监测工作并不满足现阶段的要求,需要对桥梁进行简单有效地干预,实现减小桥梁的弯曲挠度。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简支梁桥的主梁挠度控制装置采用可压缩螺旋体作为支撑控制简支梁的挠度变化,但该结构较为复杂,且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桥梁挠度自适应方法及计算桥梁挠度的方法,该系统结构简单,针对不同工况的桥梁,可以计算得到挠度参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和简支梁系统,简支梁系统包括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和简支梁系统,简支梁系统包括第一固定端(3)、第二固定端(8)、简支梁(5)、固定铰链支座(4)和滚动支座(7),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包括第三固定端(9)、控制弹簧(1)和控制梁(2);简支梁(5)一端与固定铰链支座(4)连接,另一端与滚动支座(7)连接;固定铰链支座(4)与第一固定端(3)连接,滚动支座(7)设在第二固定端(8)上;控制梁(2)一端与滚动支座(7)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弹簧(1)一端连接,控制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端(9)上;当简支梁(5)受力时,控制梁(2)的位置随简支梁(5)形变和滚动支座(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和简支梁系统,简支梁系统包括第一固定端(3)、第二固定端(8)、简支梁(5)、固定铰链支座(4)和滚动支座(7),自适应弯矩控制系统包括第三固定端(9)、控制弹簧(1)和控制梁(2);简支梁(5)一端与固定铰链支座(4)连接,另一端与滚动支座(7)连接;固定铰链支座(4)与第一固定端(3)连接,滚动支座(7)设在第二固定端(8)上;控制梁(2)一端与滚动支座(7)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弹簧(1)一端连接,控制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端(9)上;当简支梁(5)受力时,控制梁(2)的位置随简支梁(5)形变和滚动支座(7)活动而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自适应边界弯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端(3)、第二固定端(8)和第三固定端(9)均为与大地连接的固定件。3.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梁自适应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晓付锐刘灿昌张洪加单越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