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但是,由材料老化、环境侵蚀、荷载长期效应等多重复杂耦合作用,现役框架结构大多不同程度存在一定损伤和承载力下降的情况。为此,世界各地的学者相继开展了建筑结模型修正研究,力图建立能够反映真实结构动力响应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结构响应预测和结构安全评估。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剪切模型等简化模型来模拟复杂高层框架结构动力响应,但是由于简化模型没有考虑结构节点转动自由度影响,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导致修正后的简化模型难以反映真实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模型误差小的简化模型,来提高预测真实框架结构响应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时,由于传统剪切模型的模型误差大,造成修正后模型难以准确反映框架结构实际动力响应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建立框架结构简化模型,该简化模型用一个梁单元替代框架结构每一层所有柱构件;该梁单元抗侧刚度Ki为所在层在没有节点转角条件下所用柱抗侧刚度之和;该梁单元两端转角θ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简化模型的框架结构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建立框架结构简化模型,该简化模型用一个梁单元替代框架结构每一层所有柱构件;该梁单元抗侧刚度Ki为所在层在没有节点转角条件下所用柱抗侧刚度之和;该梁单元两端转角θi-和θi+为所在层结构节点转角的加权平均值,反映了节点转角对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步骤二、利用测量的框架结构楼层水平加速度响应,建立识别简化模型参数的方法;步骤三、将简化模型动力方程转换在状态空间方程中,建立预测模型,所述预测模型能够预测框架结构在地震和风水平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根据框架结构层间剪力等效原理,建立框架结构简化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框架结构第i层动力方程表示为:式中mi为第i层结构质量;为第i层结构水平加速度响应;vi(t)、vi+1(t)分别为框架结构第i层和(i+1)层层间水平剪力:式中,Fij(t)、F(i+1)j(t)分别为第i层和(i+1)层子结构中第j个柱子水平剪力,由式(4)和(5)进行计算;式中,EIij为第i层子结构中第j个柱子的弯曲刚度;xi(t)为结构第i层水平位移响应;Hi为结构第i层层高;θij为第i层第j根柱子节点转角;引入三个中间参数如下:式中m为框架结构的总跨数;利用新引入参数,框架结构第i层层间水平剪力表示为:式中δi=(θi-+θi+)Hi/2(i=1,…,n)是框架结构节点转角对结构第i层层间剪力影响的修正项,n是框架结构总层数;利用(9)式结果可以将(1)式中在不考虑结构阻尼情况下,框架结构第i层动力方程改写为:所述简化模型每一层为一个梁单元,梁单元抗侧刚度Ki为所在层在没有节点转角条件下所用柱刚度之和该梁单元两端转角θi-、θi+分别为所在层结构节点转角的加权平均值,反映了节点转角对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简化模型中转角修正响应项δi(t)与结构节点转动响应θij直接相关,根据结构模型静态缩聚方法,采用框架结构所有楼层水平位移响应线性组合对δi进行估计:δi(t)=eix(t)(11)式中,ei是结构水平位移响应向δi线性变换的行向量,维度为1×n;x(t)=[x1(t)…xn(t)]T为结构楼层水平响应列向量,维度为n×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昱,王亭强,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