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刚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25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面板、支护侧杆一、支护侧杆二、支护底杆以及多个支护锚杆,所述支护面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侧杆一和支护侧杆二且所述支护侧杆一和支护侧杆二的顶部与所述支护面板平齐,所述支护底杆设在所述支护面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护底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多个支护锚杆形成一排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护锚杆的一端固定在坑壁上,所述疏水组件的疏水板一设在所述支护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疏水板一与所述支护面板平行,所述疏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所述疏水板二的底部且所述疏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保护到基坑不受损害。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mponent and a hydrophobic component. The support component comprises a support panel, a support side bar, a support side bar, a support bottom bar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olts. The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 panel are fixed to connect the support side bar and the support side bar,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side bar and the support side bar are two. The supporting bottom ba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anel,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bottom ba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rengthening columns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supporting bolts form a row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anel and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bolt is fixed on the pit wall, and the drainage plate of the drainag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anel. The hydrophobic plate one is parallel to the suppor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hydrophobic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hydrophobic plate two and a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hydrophobic pipe.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foundation pit from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防护
,具体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降水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先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为防止基坑周围土方塌陷或影响周围建筑的安全,基坑周围通常会设置支护结构。现有的基坑防护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面板、支护侧杆一、支护侧杆二、支护底杆以及多个支护锚杆,所述支护面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侧杆一和支护侧杆二且所述支护侧杆一和支护侧杆二的顶部与所述支护面板平齐,所述支护底杆设在所述支护面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护底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多个支护锚杆形成一排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护锚杆的一端固定在坑壁上,所述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疏水板二以及疏水管,所述疏水板一设在所述支护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疏水板一与所述支护面板平行,所述疏水板二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和疏水板一之间的底部且所述疏水板二呈倾斜结构,所述疏水管的一端连通到所述疏水板二的底部且所述疏水管上设有抽水泵。优选的,所述支护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支护组件一和支护组件二,所述支护组件一和支护组件二分别设在所述基坑的两侧。优选的,基坑的顶部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深埋在所述地底下,所述支护面板的顶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固定孔,一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上,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柱上。优选的,所述支护组件一和支护组件二之间设有连杆且所述连接杆设在所述两个支护面板的顶部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护面板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支撑框架。优选的,所述支护面板、支护侧杆一、支护侧杆二、支护底杆、支护锚杆、疏水板一、疏水板二以及疏水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支护面板、支护侧杆一、支护侧杆二、支护底杆、支护锚杆、疏水板一、疏水板二以及疏水管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面板通过支护侧杆一和支护侧杆二固定在基坑的坑壁上,通过锚杆固定连接支护面板,避免支护面板远离坑壁,支护面板、支护侧杆一以及支护侧杆二的结构阻挡基坑土流到基坑内,起到基坑防护作用,另外设置的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和疏水板二,疏水板一和疏水板二形成一积水的凹槽,由于疏水板二是倾斜的,有利于疏水管上的抽水泵及时将积水抽走,基坑周壁的水进入到积水的凹槽内,避免其流到基坑的表面,保护基坑完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护组件一;2、支护组件二;3、连接杆;4、固定柱;5、连接绳;6、支护面板;7、支护侧杆一;8、支护侧杆二;9、支护底杆;10、支撑框架;11、加强柱;12、疏水板一;13、疏水板二;14、疏水管;15、抽水泵;16、支护锚杆;17、固定孔;18、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现提出下述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支护侧杆二8、支护底杆9以及多个支护锚杆16,所述支护面板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且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的顶部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齐,所述支护底杆9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底部且所述支护底杆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柱11,所述多个支护锚杆16形成一排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支护锚杆16的一端固定在坑壁上,所述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12、疏水板二13以及疏水管14,所述疏水板一12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疏水板一12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行,所述疏水板二13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和疏水板一12之间的底部且所述疏水板二13呈倾斜结构,所述疏水管14的一端连通到所述疏水板二13的低端且所述疏水管14上设有抽水泵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支护组件一1和支护组件二2,所述支护组件一1和支护组件二2分别设在基坑18的两侧。有效保护到基坑完整。在本实施例中,基坑18的顶部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底部深埋在所述地底下,所述支护面板6的顶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固定孔17,一连接绳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17上,所述连接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柱4上。连接绳5使固定柱4与支护面板6固定连接,连接绳5提供拉力,避免支护面板坍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组件一1和支护组件二2之间设有连杆且所述连接杆3设在所述两个支护面板6的顶部之间。使支护组件一1和支护组件二2相互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面板6的中部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一支撑框架10。支撑支护面板6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支护侧杆二8、支护底杆9、支护锚杆16、疏水板一12、疏水板二13以及疏水管14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支护侧杆二8、支护底杆9、支护锚杆16、疏水板一12、疏水板二13以及疏水管14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避免支护结构被腐蚀。工作原理:本技术设置了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面板6通过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固定在基坑的坑壁上,通过支护锚杆16固定连接支护面板6,避免支护面板6远离坑壁,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以及支护侧杆二8的结构阻挡基坑土流到基坑18内,起到基坑防护作用,另外设置的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12和疏水板二13,疏水板一12和疏水板二13形成一积水的凹槽,由于疏水板二13是倾斜的,有利于疏水管14上的抽水泵15及时将积水抽走,基坑周壁的水进入到积水的凹槽内,避免其流到基坑18的表面,保护基坑完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支护侧杆二(8)、支护底杆(9)以及多个支护锚杆(16),所述支护面板(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且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的顶部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齐,所述支护底杆(9)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底部且所述支护底杆(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柱(11),所述多个支护锚杆(16)形成一排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支护锚杆(16)的一端固定在坑壁上,所述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12)、疏水板二(13)以及疏水管(14),所述疏水板一(12)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疏水板一(12)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行,所述疏水板二(13)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和疏水板一(12)之间的底部且所述疏水板二(13)呈倾斜结构,所述疏水管(14)的一端连通到所述疏水板二(13)的低端且所述疏水管(14)上设有抽水泵(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组件以及疏水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面板(6)、支护侧杆一(7)、支护侧杆二(8)、支护底杆(9)以及多个支护锚杆(16),所述支护面板(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且所述支护侧杆一(7)和支护侧杆二(8)的顶部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齐,所述支护底杆(9)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底部且所述支护底杆(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柱(11),所述多个支护锚杆(16)形成一排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支护锚杆(16)的一端固定在坑壁上,所述疏水组件包括疏水板一(12)、疏水板二(13)以及疏水管(14),所述疏水板一(12)设在所述支护面板(6)的一侧且所述疏水板一(12)与所述支护面板(6)平行,所述疏水板二(13)固定在所述支护面板(6)和疏水板一(12)之间的底部且所述疏水板二(13)呈倾斜结构,所述疏水管(14)的一端连通到所述疏水板二(13)的低端且所述疏水管(14)上设有抽水泵(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为支护组件一(1)和支护组件二(2),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