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21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路缘石设在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土基层中,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路缘石之间,土基层的表面上铺设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本新型中通过不同种类的多层次的再生骨料级配层配合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再生骨料自身的吸水作用和再生骨料间的空隙,构成积蓄雨水的城市海绵体,且能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

A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meability and Water Sto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meability and water storage, which comprises soil base, roadside stone,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oncrete base,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oncrete bottom and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oncrete upper layer, roadside stone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both sides of the soil base or embedded in the soil base,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and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The lower layer of water concrete and the upper layer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curb stones, the surface of soil base is paved with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the lower layer of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is paved with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the lower layer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is poured with recycled aggregate base, and the upper layer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is poured on the lower layer of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In this new type,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multi-level grad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and recycl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due to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itself and the gap between recycled aggregates, the urban sponge for rainwater storage is formed, and the construction waste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蓄水路面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一些城市自然资源短缺严重而建筑垃圾又逐年增加、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并能让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景观、水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的路面结构一般是采用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铺设,路面结构不透水,使得自然降水不能自然的渗入地下,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产生所谓的“热岛效应”。一般的透水路面结构虽有一定的透水效果,但蓄水能力极其有限,同时透水路面造价高,对于海绵城市的改造投入资金较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结构合理、透水、蓄水、保水、缓解城市内涝及缓解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施工便捷、成本低的海绵城市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所述路缘石设置在所述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所述土基层中,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所述路缘石之间,所述土基层的顶部表面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优选的,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为94%。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240mm,压实系数达93%。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红砖、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37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80mm,压实系数达94%。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26.5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浇筑厚度为80mm,且所述下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的坡度为2°。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石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16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浇筑厚度为60mm,且所述上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1.5°。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下部嵌入所述土基层中,嵌入深度为50mm~150mm。优选的,所述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较低侧,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较低侧的所述路缘石上设有供所述排水管通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直径为55mm~110mm,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布有渗漏孔,所述渗漏孔的直径小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直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界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市政管网或蓄水池相连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城市道路通过不同种类的多层次的再生骨料级配层配合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再生骨料自身的吸水作用和再生骨料间的空隙,构成积蓄雨水的城市海绵体,过量的雨水则通过排水管流入蓄水池或市政管网中,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和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调节城市干湿环境,对城市地表温湿度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避免天然石材资源开采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所设计的透水路面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施工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土基层、2-再生骨料下基层、3-再生骨料上基层、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6-路缘石、7-排水管、8-市政管网或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结构合理、透水、蓄水、保水、缓解城市内涝及缓解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施工便捷、成本低的海绵城市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包括土基层1、路缘石6、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土基层1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路缘石6设置在土基层1的两侧的顶部或嵌入土基层1中,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位于路缘石6之间,土基层1的顶部表面上铺设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下基层2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再生骨料下基层2上铺设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上基层3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再生骨料上基层3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本技术中土基层1的压实系数为94%。本技术中再生骨料下基层2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所述路缘石设置在所述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所述土基层中,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所述路缘石之间,所述土基层的顶部表面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所述路缘石设置在所述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所述土基层中,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所述路缘石之间,所述土基层的顶部表面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为9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宇陆启政杨正松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众绿色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