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04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围壁插接安装结构,第二围壁板侧边上设置有拼接组装用的拼接凸台,第一围壁侧边上设置有与拼接凸台相配合插接用的拼接插槽;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插入到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内时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贯穿相通,固定螺栓自第一围壁板外侧插入并自第一围壁板内侧透出,固定螺栓透出部分与固定板连接完成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结构将拼接结构和内饰板安装板优化在同一个结构和装配工艺中,围壁板装配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Wal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ll inser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a splicing platform for splic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wall plate, and a splicing slot matching the splic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a second assembly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plicing platform of the second wall plate, a first assembly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plicing slot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and a second wal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plicing slot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When the splicing boss is inserted into the splicing slot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the second assembly hole and the first assembly hole are connected, and the fixing bolt is insert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and penetrat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The penetrating part of the fixing bo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plate to complete the fixing of the first wall plate and the second wall plate.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splicing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trim board installation board in the same structure and assembly process, so that the assembly accuracy of the wall plate is high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围壁插接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生产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围壁插接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围壁在插接过程中,需要工人进行对接、安装、固定等操作,对接精准度较低,需要紧凑重复对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围壁插接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围壁插接速度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包括相邻拼接组装的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第一围壁板及第二围壁板内间隔均匀设置有隔音隔热用的内孔;第二围壁板侧边上设置有拼接组装用的拼接凸台,第一围壁侧边上设置有与拼接凸台相配合插接用的拼接插槽;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插入到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内时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贯穿相通,固定螺栓自第一围壁板外侧插入并自第一围壁板内侧透出,固定螺栓透出部分与固定板连接完成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的固定,固定板为圆形板,固定板中心设置有第三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内螺纹;固定板与第一围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软垫,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内饰板对接的内饰板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结构相同,第一围壁板一侧设置拼接凸台,第一围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拼接插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壁板及第二围壁板的内孔为矩形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壁板及第二围壁板的内孔中填充有隔热隔音棉条。进一步的,所述内饰板支架包括支撑柱及支撑柱端部的卡合端头,卡合端头、支撑柱及固定板之间形成卡合内饰板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根内饰板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内饰板支架通过调整板设置在固定板上,调整板包括覆盖固定板外壁的卡合侧部及卡合侧部内侧的连接台部,固定板外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台部相匹配的连接槽部,调整板通过连接台部绕固定板的连接槽部自由旋转,通过调整板旋转调整内饰板支架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安装结构将拼接结构和内饰板安装板优化在同一个结构和装配工艺中,围壁板装配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了电梯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围壁插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围壁插接安装结构的固定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围壁插接安装结构的内饰板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围壁板;11-第二围壁板;12-拼接凸台;13-第二装配孔;14-内孔;15-拼接插槽;16-第一装配孔;17-固定板;18-第三装配孔;19-内饰板支架;20-固定螺栓;21-密封软垫;22-卡合侧部;23-连接台部;24-调整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梯围壁在插接过程中,需要工人进行对接、安装、固定等操作,对接精准度较低,需要紧凑重复对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包括相邻拼接组装的第一围壁板10和第二围壁板11,第一围壁板10和第二围壁板11结构相同,第一围壁板10一侧设置拼接凸台12,第一围壁板10的另一侧设置有拼接插槽15;第一围壁板10及第二围壁板11内间隔均匀设置有隔音隔热用的内孔14,第一围壁板10及第二围壁板11的内孔14为矩形孔,第一围壁板10及第二围壁板11的内孔14中填充有隔热隔音棉条;第二围壁板11侧边上设置有拼接组装用的拼接凸台12,第一围壁侧边上设置有与拼接凸台12相配合插接用的拼接插槽15;第二围壁板11的拼接凸台12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13,第一围壁板10的拼接插槽15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6,第二围壁板11的拼接凸台12插入到第一围壁板10的拼接插槽15内时第二装配孔13与第一装配孔16贯穿相通,固定螺栓20自第一围壁板10外侧插入并自第一围壁板10内侧透出,如图2所示,固定螺栓20透出部分与固定板17连接完成第一围壁板10和第二围壁板11的固定,固定板17为圆形板,固定板17中心设置有第三装配孔18,第三装配孔18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20相匹配的内螺纹;固定板17与第一围壁板10之间设置有密封软垫21,如图3所示,固定板17上设置有与内饰板对接的内饰板支架19,内饰板支架19包括支撑柱及支撑柱端部的卡合端头,卡合端头、支撑柱及固定板17之间形成卡合内饰板的卡槽,固定板17上相对设置有两根内饰板支架19,内饰板支架19通过调整板24设置在固定板17上,调整板24包括覆盖固定板17外壁的卡合侧部22及卡合侧部22内侧的连接台部23,固定板17外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台部23相匹配的连接槽部,调整板24通过连接台部23绕固定板17的连接槽部自由旋转,通过调整板24旋转调整内饰板支架19的位置。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本安装结构将拼接结构和内饰板安装板优化在同一个结构和装配工艺中,围壁板装配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了电梯的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凡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包括相邻拼接组装的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围壁板及第二围壁板内间隔均匀设置有隔音隔热用的内孔;第二围壁板侧边上设置有拼接组装用的拼接凸台,第一围壁侧边上设置有与拼接凸台相配合插接用的拼接插槽;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插入到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内时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贯穿相通,固定螺栓自第一围壁板外侧插入并自第一围壁板内侧透出,固定螺栓透出部分与固定板连接完成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的固定,固定板为圆形板,固定板中心设置有第三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内螺纹;固定板与第一围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软垫,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内饰板对接的内饰板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包括相邻拼接组装的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围壁板及第二围壁板内间隔均匀设置有隔音隔热用的内孔;第二围壁板侧边上设置有拼接组装用的拼接凸台,第一围壁侧边上设置有与拼接凸台相配合插接用的拼接插槽;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二围壁板的拼接凸台插入到第一围壁板的拼接插槽内时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贯穿相通,固定螺栓自第一围壁板外侧插入并自第一围壁板内侧透出,固定螺栓透出部分与固定板连接完成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的固定,固定板为圆形板,固定板中心设置有第三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内螺纹;固定板与第一围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软垫,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内饰板对接的内饰板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壁插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围壁板和第二围壁板结构相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利卢小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奥瑞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