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置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83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置梁总成,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外侧固定有安装架,底架顶端与安装架内侧之间安装有加强组件,安装架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安装架顶端两侧均嵌有标识,安装架外侧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外侧嵌有防松组件,防松组件包括移动槽、移动杆、倒刺、限位套、拉杆和复位弹簧,防松组件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解决了现有的悬置梁总成,防松效果不好,强度较低,不便于长久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会使倒刺阻止固定件反向转动,起到防松的作用,拆卸时,拉动拉杆,从而使倒刺进入到移动槽内,以便于拆卸,通过加强组件的使用,便于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强度。

A Suspension Beam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spension beam assembly,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including a chassis. The outer side of the chassis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bracket, and a strengthen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chassis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A fixed plate is wel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a mark is embed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a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and an anti-loosening component is embedd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mponents include moving groove, moving rod, back stab, limit sleeve, tie rod and reset spring. Both sides of the anti-loosening component are provided with moving groov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suspension beam assembly, such as poor anti-loosening effect, low strength and inconvenience for long-term 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vel. By resetting the resetting function of the resetting spring, the inverted bars can prevent the fixed parts from turning backward and play the role of preventing loosening. When disassembling, the pull rod is pulled, so that the inverted bars can enter the movable slot for disassembly. By strengthening the use of the components, the bending resistance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strength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置梁总成
本技术涉及悬置梁总成
,具体为一种新型悬置梁总成。
技术介绍
总成,日常语言,多见于早期白话;也是机械领域里面的常用名词,如汽车上的大灯总成,发动机动力总成,传动轴总成以及齿轮总成等等,现有的悬置梁总成,防松效果不好,强度较低,不便于长久使用。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悬置梁总成,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悬置梁总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悬置梁总成,防松效果不好,强度较低,不便于长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外侧固定有安装架,底架顶端与安装架内侧之间安装有加强组件,安装架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安装架顶端两侧均嵌有标识,安装架外侧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外侧嵌有防松组件,防松组件包括移动槽、移动杆、倒刺、限位套、拉杆和复位弹簧,防松组件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侧贯穿一端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远离移动槽一端焊接有倒刺,移动杆另一端垂直固定有限位套,限位套远离限位套一端固定有拉杆,限位套一端与移动槽内侧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架、连接柱、固定套、连接板、减震弹簧、连接杆、加强板、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顶座,加强组件底端固定有加强架,加强架中部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上下两部外侧均套接有固定套,连接柱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外侧与固定套外侧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连接柱外侧中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顶端焊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顶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顶端安装有顶座。优选的,所述底架外侧和安装架内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标识内侧嵌有荧光粉。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和复位弹簧外侧均套接有防锈套。优选的,所述顶座顶端嵌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拉杆一端安装有拉环。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会使倒刺阻止固定件反向转动,起到防松的作用,拆卸时,拉动拉杆,从而使倒刺进入到移动槽内,以便于拆卸,通过加强组件的使用,便于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强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加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松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底架1,底架1外侧固定有安装架3,底架1顶端与安装架3内侧之间安装有加强组件2,安装架3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4,安装架3顶端两侧均嵌有标识5,安装架3外侧开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外侧嵌有防松组件7,防松组件7包括移动槽71、移动杆72、倒刺73、限位套74、拉杆75和复位弹簧76,防松组件7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71,移动槽71内侧贯穿一端安装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远离移动槽71一端焊接有倒刺73,移动杆72另一端垂直固定有限位套74,限位套74远离限位套74一端固定有拉杆75,限位套74一端与移动槽71内侧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6,安装时,先将加强组件2安装在安装架3内侧,再将安装好之后的安装架3固定在底架1上,通过固定板4和固定孔6进行固定,固定之前可以通过标识5进行确认安装方向,固定时,会正向挤压倒刺73,倒刺73通过移动杆72会挤压限位套74,限位套74挤压复位弹簧76和拉杆75,当固定完成之后,通过复位弹簧76的复位作用,会使倒刺73与固定件进行接触,防止固定件反向转动,起到防松的作用,拆卸时,拉动拉杆75,从而使倒刺73进入到移动槽71内,以便于拆卸;加强组件2包括加强架21、连接柱22、固定套23、连接板24、减震弹簧25、连接杆26、加强板27、第一弧形板28、第二弧形板29和顶座210,加强组件2底端固定有加强架21,加强架21中部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柱22,连接柱22上下两部外侧均套接有固定套23,连接柱22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外侧与固定套23外侧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25,连接柱22外侧中部通过连接杆26连接有加强板27,加强板27顶端焊接有第一弧形板28,第一弧形板28顶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29,第二弧形板29顶端安装有顶座210,使用时,通过连接柱22、固定套23和减震弹簧25的配合,以便于中间的支撑,当两边受力时,加强架21两侧先受力,向内或者向外进行弯曲,弯曲时,加强架21的弯曲通过第一弧形板28与连接杆26的弧形传递,便于减小弯曲,增加强度,或者第一弧形板28弯曲挤压第二弧形板29,通过第二弧形板29进行减少弯曲,以便于增加强度,通过连接板24,便于连接。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架1外侧和安装架3内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便于底架1和安装架3的安装。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标识5内侧嵌有荧光粉,通过嵌有荧光粉,便于标识5的查看。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减震弹簧25和复位弹簧76外侧均套接有防锈套,通过套接有防锈套,防止减震弹簧25和复位弹簧76生锈,不便于使用。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顶座210顶端嵌有防滑垫,通过防滑垫的使用,便于增加顶座210的防滑性,便于使用。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拉杆75一端安装有拉环,便于拉杆75的拉动。本技术安装时,先将加强组件2安装在安装架3内侧,再将安装好之后的安装架3固定在底架1上,通过固定板4和固定孔6进行固定,固定之前可以通过标识5进行确认安装方向,固定时,会正向挤压倒刺73,倒刺73通过移动杆72会挤压限位套74,限位套74挤压复位弹簧76和拉杆75,当固定完成之后,通过复位弹簧76的复位作用,会使倒刺73与固定件进行接触,防止固定件反向转动,起到防松的作用,拆卸时,拉动拉杆75,从而使倒刺73进入到移动槽71内,以便于拆卸;使用时,通过连接柱22、固定套23和减震弹簧25的配合,以便于中间的支撑,当两边受力时,加强架21两侧先受力,向内或者向外进行弯曲,弯曲时,加强架21的弯曲通过第一弧形板28与连接杆26的弧形传递,便于减小弯曲,增加强度,或者第一弧形板28弯曲挤压第二弧形板29,通过第二弧形板29进行减少弯曲,以便于增加强度,通过连接板24,便于连接。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会使倒刺阻止固定件反向转动,起到防松的作用,拆卸时,拉动拉杆,从而使倒刺进入到移动槽内,以便于拆卸,通过加强组件的使用,便于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置梁总成,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外侧固定有安装架(3),底架(1)顶端与安装架(3)内侧之间安装有加强组件(2),安装架(3)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4),安装架(3)顶端两侧均嵌有标识(5),安装架(3)外侧开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外侧嵌有防松组件(7),防松组件(7)包括移动槽(71)、移动杆(72)、倒刺(73)、限位套(74)、拉杆(75)和复位弹簧(76),防松组件(7)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71),移动槽(71)内侧贯穿一端安装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远离移动槽(71)一端焊接有倒刺(73),移动杆(72)另一端垂直固定有限位套(74),限位套(74)远离限位套(74)一端固定有拉杆(75),限位套(74)一端与移动槽(71)内侧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6);所述加强组件(2)包括加强架(21)、连接柱(22)、固定套(23)、连接板(24)、减震弹簧(25)、连接杆(26)、加强板(27)、第一弧形板(28)、第二弧形板(29)和顶座(210),加强组件(2)底端固定有加强架(21),加强架(21)中部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柱(22),连接柱(22)上下两部外侧均套接有固定套(23),连接柱(22)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外侧与固定套(23)外侧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25),连接柱(22)外侧中部通过连接杆(26)连接有加强板(27),加强板(27)顶端焊接有第一弧形板(28),第一弧形板(28)顶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29),第二弧形板(29)顶端安装有顶座(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梁总成,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外侧固定有安装架(3),底架(1)顶端与安装架(3)内侧之间安装有加强组件(2),安装架(3)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4),安装架(3)顶端两侧均嵌有标识(5),安装架(3)外侧开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外侧嵌有防松组件(7),防松组件(7)包括移动槽(71)、移动杆(72)、倒刺(73)、限位套(74)、拉杆(75)和复位弹簧(76),防松组件(7)中部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71),移动槽(71)内侧贯穿一端安装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远离移动槽(71)一端焊接有倒刺(73),移动杆(72)另一端垂直固定有限位套(74),限位套(74)远离限位套(74)一端固定有拉杆(75),限位套(74)一端与移动槽(71)内侧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6);所述加强组件(2)包括加强架(21)、连接柱(22)、固定套(23)、连接板(24)、减震弹簧(25)、连接杆(26)、加强板(27)、第一弧形板(28)、第二弧形板(29)和顶座(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世达新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