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48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电机,所述工作台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送料辊和压紧辊,所述送料辊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活动连接,工作架,所述工作架为N形架,所述工作架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工作台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该电池极耳打点装置,通过第一打点块和第二打点块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第一打点块穿透极耳进行打点,第二打点块对极耳进行打点但不穿透极耳,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使用时,穿透的点受力较大而造成极耳容易断裂的情况。

A Battery Ear P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极耳的打点时,一般是根据设置好的所需长度,进行自动裁切成一段一段的长度,但是这样裁切不好存放,存放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改变成在原先需切断的位置充点而不切断,这样可将极耳整盘收料,在使用时将一段段拉断即可,使用方便。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2264255U中公开的全自动电池隔膜热压衬纸打点机,该全自动电池隔膜热压衬纸打点机,虽然在冲点区域加了衬纸,减少了卷绕过程中对隔膜纸造成的伤害,但是,该全自动电池隔膜热压衬纸打点机,加入衬纸后,会使加入衬纸部位的隔膜变厚,在卷绕时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影响收卷。目前,现有的用于电池极耳的打点装置,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电池极耳的打点装置,容易造成极耳打点处不牢固,使极耳容易断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电机(13),所述工作台(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送料辊(14)和压紧辊(15),所述送料辊(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的一端与电机(13)活动连接;工作架(2),所述工作架(2)为N形架,所述工作架(2)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气缸(3),所述气缸(3)设置于工作架(2)的顶端中部,所述气缸(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的底端贯穿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耳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电机(13),所述工作台(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送料辊(14)和压紧辊(15),所述送料辊(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的一端与电机(13)活动连接;工作架(2),所述工作架(2)为N形架,所述工作架(2)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气缸(3),所述气缸(3)设置于工作架(2)的顶端中部,所述气缸(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的底端贯穿工作架(2)的顶端中部并位于工作架(2)的下方;打点机构(4),所述打点机构(4)包括第一打点块(41)和第二打点块(42),所述第一打点块(41)的顶端与活塞杆(3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打点块(42)位于第一打点块(41)的侧面且与第一打点块(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点块(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点头(43),所述第二打点块(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点头(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罗前余王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一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