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930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导线与照明控制模块、液晶控制模块、水电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电源检测模块、状态指示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串口控制模块相连。该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能够对水表和电表的监控控制更加的稳定;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的结构,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

An Intelligent Terminal Control System for Hydroelectr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电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我国水电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在水电的使用时,需要对水电进行监控,可是普通的监控系统电路较复杂,稳定性不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导线与照明控制模块、液晶控制模块、水电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电源检测模块、状态指示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串口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串口控制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水表控制模块和电表控制模块相连。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5W4K6034_LQFP44型号的芯片。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U1芯片,所述U1芯片的型号为SM800C,所述U1芯片的脚1串联电容C1和电容C2,且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所述U1芯片的脚1连接VCC电源,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3和4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18和19,所述U1芯片的脚5通过电阻R35接地。优选的,所述有线通信模块采用U2芯片,所述U2芯片的型号为CH395Q,所述U2芯片的脚1、11、6、8、10和12均接地,所述U2芯片的脚2和4连接VCC电源,所述U2芯片的脚3、5、7和9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41、40、39和38。优选的,所述水表控制模块采用U3芯片,所述U3芯片的型号为MAX1487,所述U3芯片的8连接VCC电源和电容C3,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U3芯片的脚6和7串联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上侧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13,且电阻R13连接VCC电源,所述电阻R15连接电阻R14,且电阻R14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上下两端连接排阻的脚1和2,所述排阻的脚1和2分别串联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且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接地,所述排阻的脚3和4分别接地和连接正12V电源,所述U3芯片的脚1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W1,所述U3芯片的脚2和3串联后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W2,所述U3芯片的脚4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W3。优选的,所述电表控制模块采用U3芯片,所述U3芯片的型号为MAX1487,所述U3芯片的8连接VCC电源和电容C3,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U3芯片的脚6和7串联电阻R18,所述电阻R18的上侧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16,且电阻R16连接VCC电源,所述电阻R18连接电阻R17,且电阻R17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上下两端连接排阻的脚1和2,所述排阻的脚1和2分别串联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且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接地,所述U3芯片的脚1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R1,所述U3芯片的脚2和3串联后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R2,所述U3芯片的脚4连接串口控制模块的脚R3。优选的,所述串口控制模块的脚W1、W2和W3分别通过二极管D8、D9和D10连接单片机的脚42,所述单片机的脚42通过电阻R19连接VCC电源,所述串口控制模块的脚R1、R2和R3均通过两个二极管分别与单片机的脚43和44、43和2以及43和1相连,且两个二极管均并联,所述串口控制模块的脚R1、R2和R3通过2k的电阻接地。优选的,所述水电控制模块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电磁开关和插排组成,所述水电控制模块连接单片机的脚12,所述插排连接电磁开关K1,所述电磁开关K1的下部串联二极管D17,所述电磁开关K1的左侧连接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通过电阻Q12连接单片机脚12,所述单片机的脚12通过电阻R11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的简单,且电路的控制以及布线简单,大大的简化了电路,节约了设备投入的成本,并且对于水表和电表的监控控制更加的稳定;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通信模块的结构,使得信息的传递多样化,且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通信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有线通信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水表控制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电表控制模块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串口控制模块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水电控制模块电路图。图中:1微控制器模块、2照明控制模块、3液晶控制模块、4水电控制模块、5电源模块、6温度采集模块、7电源检测模块、8状态指示模块、9有线通信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11串口控制模块、12电表控制模块、13水表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5W4K6034_LQFP44型号的芯片,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通过导线与照明控制模块2、液晶控制模块3、水电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温度采集模块6、电源检测模块7、状态指示模块8、有线通信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和串口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水电控制模块4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电磁开关和插排组成,所述水电控制模块4连接单片机的脚12,所述插排连接电磁开关K1,所述电磁开关K1的下部串联二极管D17,所述电磁开关K1的左侧连接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通过电阻Q12连接单片机脚12,所述单片机的脚12通过电阻R11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采用U1芯片,所述U1芯片的型号为SM800C,所述U1芯片的脚1串联电容C1和电容C2,且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所述U1芯片的脚1连接VCC电源,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3和4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18和19,所述U1芯片的脚5通过电阻R35接地。所述有线通信模块9采用U2芯片,所述U2芯片的型号为CH395Q,所述U2芯片的脚1、11、6、8、10和12均接地,所述U2芯片的脚2和4连接VCC电源,所述U2芯片的脚3、5、7和9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41、40、39和38。所述水表控制模块13采用U3芯片,所述U3芯片的型号为MAX1487,所述U3芯片的8连接VCC电源和电容C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通过导线与照明控制模块(2)、液晶控制模块(3)、水电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温度采集模块(6)、电源检测模块(7)、状态指示模块(8)、有线通信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和串口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串口控制模块(11)通过导线连接水表控制模块(13)和电表控制模块(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包括单片机、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串口模块、定时器模块和复位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通过导线与照明控制模块(2)、液晶控制模块(3)、水电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温度采集模块(6)、电源检测模块(7)、状态指示模块(8)、有线通信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和串口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串口控制模块(11)通过导线连接水表控制模块(13)和电表控制模块(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5W4K6034_LQFP44型号的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采用U1芯片,所述U1芯片的型号为SM800C,所述U1芯片的脚1串联电容C1和电容C2,且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所述U1芯片的脚1连接VCC电源,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2接地,所述U1芯片的脚3和4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18和19,所述U1芯片的脚5通过电阻R35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通信模块(9)采用U2芯片,所述U2芯片的型号为CH395Q,所述U2芯片的脚1、11、6、8、10和12均接地,所述U2芯片的脚2和4连接VCC电源,所述U2芯片的脚3、5、7和9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脚41、40、39和3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电设备终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表控制模块(13)采用U3芯片,所述U3芯片的型号为MAX1487,所述U3芯片的8连接VCC电源和电容C3,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U3芯片的脚6和7串联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上侧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13,且电阻R13连接VCC电源,所述电阻R15连接电阻R14,且电阻R14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上下两端连接排阻的脚1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阁
申请(专利权)人:景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