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电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被普遍使用,在许多场合所使用的重要设备都需要脉冲信号进行控制,而脉冲信号的发生装置的研发亦随之越来越重要。现有技术中,脉冲信号源输出脉冲的波形和频率有限,而且,脉冲发生是通过单片机内部DAC功能实现的,导致电压基准不超过单片机工作电压,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输出脉冲的幅值也有限。因此,现有技术中还缺乏脉冲信号输出丰富、输出脉冲幅值大的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及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够为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提供电路结构简单,信号输出多样,信号输出稳定,工作可靠性强的控制电路,本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和为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以及与单片机模块相接的TTL转RS485通信电路;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输入端接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输出端接有脉冲信号输出电路和正弦波输出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VDD5V稳压电路和与VDD5V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以及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和与VDD5V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模块(1)和为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2),以及与单片机模块(1)相接的TTL转RS485通信电路(3);所述单片机模块(1)的输入端接有信号处理电路(4),所述单片机模块(1)的输出端接有脉冲信号输出电路(5)和正弦波输出电路(6);所述电源电路(2)包括VDD5V稳压电路(2‑1)和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以及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的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和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所述单片机模块(1)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和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TTL转RS485通信电路(3)和信号处理电路(4)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电路(5)与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弦波输出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模块(1)和为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2),以及与单片机模块(1)相接的TTL转RS485通信电路(3);所述单片机模块(1)的输入端接有信号处理电路(4),所述单片机模块(1)的输出端接有脉冲信号输出电路(5)和正弦波输出电路(6);所述电源电路(2)包括VDD5V稳压电路(2-1)和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以及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的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和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的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所述单片机模块(1)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和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TTL转RS485通信电路(3)和信号处理电路(4)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电路(5)与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弦波输出电路(6)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输出端和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的输出端均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VDD5V稳压电路(2-1)包括稳压芯片LH05-10B05、极性电容C11、非极性电容C12、极性电容C13、非极性电容C14、电感L1和外部AC220V电源接口J2,所述稳压芯片LH05-10B05的第1引脚、第2引脚和第3引脚依次对应与电源接口J2的PE引脚、N引脚和L引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LH05-10B05的第8引脚、极性电容C11的正极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连接,且为VDD5V稳压电路(2-1)的VDD5V电压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LH05-10B05的第4引脚、极性电容C11的负极、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13的负极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包括稳压芯片AS1117A和极性电容C15,所述稳压芯片AS1117A的Vin引脚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VDD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AS1117A的Vout引脚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连接,且为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所述稳压芯片AS1117A的GND引脚和极性电容C15的负极均接DGND地;所述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包括电感L2、电感L3和极性电容C16,所述电感L2的一端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6的正极连接,且为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的VCC3V电压输出端,所述电感L3的一端接DGND地,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6的负极均接AGND地;所述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包括DC-DC芯片WRA0505S-1WR2、极性电容C18、非极性电容C19、极性电容C22、非极性电容C23、极性电容C24、非极性电容C25、电阻R25和电阻R29,所述DC-DC芯片WRA0505S-1WR2的第2引脚、极性电容C22的正极和非极性电容C23的一端均与VDD5V稳压电路(2-1)的VDD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WRA0505S-1WR2的第1引脚、极性电容C22的负极和非极性电容C23的另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DC-DC芯片WRA0505S-1WR2的第6引脚与极性电容C18的正极、非极性电容C19的一端和电阻R25的一端均连接,且为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的+VCC5V电压输出端,所述DC-DC芯片WRA0505S-1WR2的第7引脚、极性电容C18的负极、非极性电容C19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24的正极、非极性电容C25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均接AGND地,所述DC-DC芯片WRA0505S-1WR2的第8引脚与极性电容C24的负极、非极性电容C25的另一端和电阻R29的另一端均连接,且为VDD5V到±VCC5V转换电路(2-4)的-VCC5V电压输出端。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1)包括单片机芯片C8051F040、非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3、非极性电容C4、非极性电容C5、非极性电容C6、非极性电容C8和电阻R16,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90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1的一端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89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64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4的一端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63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37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8的一端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38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8引脚、第11引脚、第14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VDD3V到VCC3V转换电路(2-3)的VCC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9引脚、第10引脚、第13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AGND地,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12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6的一端均与非极性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AGND地,所述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28引脚通过电阻R16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TL转RS485通信电路(3)包括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极性电容C20、非极性电容C21、电阻R27、电阻R32和DB9接口,所述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的第1引脚、极性电容C20的正极、非极性电容C21的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均与VDD5V到VDD3V转换电路(2-2)的VDD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的第2引脚、极性电容C20的负极和非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均接DGND地,所述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的第3引脚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62引脚连接,所述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的第4引脚与单片机芯片C8051F040的第61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32接DGND地,所述RS232隔离收发芯片TD301D232H的第6引脚、第7引脚和第8引脚依次对应与DB9接口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5引脚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脉冲信号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包括整流二极管V5、整流二极管V6、整流二极管V7、整流二极管V8、整流二极管V9、整流二极管V10、整流二极管V11、整流二极管V12、非极性电容C26、非极性电容C27、非极性电容C28、非极性电容C29、非极性电容C30、非极性电容C31、非极性电容C32、非极性电容C33、电阻R23、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和外部输入接口J3,以及型号均为TLP521-4的光耦隔离器U8和光耦隔离器U11;所述外部输入接口J3的第9引脚与外部24VDC输入的24VGND连接,所述外部输入接口J3的第1引脚与整流二极管V5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V5的阴极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8的第1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26的一端均与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8的第2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26的另一端均接24VGND,所述外部输入接口J3的第2引脚与整流二极管V6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V6的阴极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8的第3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27的一端均与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器U8的第4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27的另一端均接24VGND,所述外部输入接口J3的第3引脚与整流二极管V7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V7的阴极与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信铁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