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属于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加热底盘和加热容器,加热容器顶部开设有释压帽,释压帽通过弹性压缩部连接于呈圆筒形的加热容器内侧壁,加热容器内部侧壁或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加热容器外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电气连接;加热底盘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键和加热丝,加热丝与加热容器底部的金属壳体相接触。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定时加热开关、延时加热开关、间歇加热开关、恒温开关、自动感应开关、功率调节开关。集成多种加热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自动断电,节省电能及防止因空烧而烧坏加热容器的问题,保证加热温度不过高且加热温度不过长。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Pressure Releas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属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热容器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比较简单的定时加热、保持恒温等功能,但是对于温度有特殊要求,不能过高且加热温度不能过长等要求的加热容器而言,现有控制系统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尚缺少一种专门用于自动释压式的控制控制系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本技术所述的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底盘和容器,加热底盘位于加热容器底部,加热容器顶部开设有释压帽,释压帽通过弹性压缩部连接于呈圆筒形的加热容器内侧壁,加热容器内部侧壁或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加热容器外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电气连接;加热底盘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键和加热丝,控制器通过控制按键与加热丝连接,加热丝与加热容器底部的金属壳体相接触。优选地,控制系统还接有故障检测和保护电路,其中故障检测电路除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电路的温度值外还采集热盘电流值,保护电路。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或者ARM微控制器,其中,ARM微控制器为STM32F103。优选地,所述加热底盘的电热丝呈螺旋状,其上套有陶瓷绝缘管且缠绕在电加热器总成中的被加热管上,或在螺旋状电热丝与被加热管间置有硅酸铝板绝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带有硅酸铝板绝缘材料的被加热管上,电热丝的接线端与位于挤出管上的接线端子连接。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用耐温的细软线引出,并将其连同管脚接头装入电容器铝壳内注入导热硅脂制成温度探头;温度探头放在加热容器的适当部位。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定时加热开关、延时加热开关、间歇加热开关、恒温开关、自动感应开关、功率调节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集成多种加热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自动断电,节省电能及防止因空烧而烧坏加热容器的问题,保证加热温度不过高且加热温度不过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结构框图。图3是加热丝电路的电气示意图。图4是温度传感器电路的电气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控制按键;3、加热底盘;4、加热丝;5、加热容器;6、温度传感器;7、温度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底盘3和加热容器5,加热底盘3位于加热容器5底部,加热容器5顶部开设有释压帽,释压帽通过弹性压缩部连接于呈圆筒形的加热容器5内侧壁,加热容器5内部侧壁或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在加热容器5外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计7电气连接;加热底盘3包括控制器1、控制按键2和加热丝4,控制器1通过控制按键2与加热丝4连接,加热丝4与加热容器5底部的金属壳体相接触。控制系统还接有故障检测和保护电路,其中故障检测电路除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6电路的温度值外还采集热盘电流值,保护电路。本技术可以用作日常场合,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场合。例如,传统的水杯或者装热水,或者装凉水,将热水冷却到人体可接受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温度不易掌控,容易烫伤,而凉水需要其他设备加热或者加入热水,同样因温度不易掌控而有可能导致烫伤。本技术能够加热容器5中的液体,并能控制液体的温度,使其恒定到指定温度,并将温度实时显示,方便使用者掌控液体温度,避免烫伤。本技术尤其适用于上班族和老人。例如,奶粉的成分一般在40℃以下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温度超过40℃后,随温度的升高,营养逐渐散失,高温或者低温的奶粉都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高温甚至会烫伤婴幼儿,本技术能够加热容器5中的液体,并能控制液体的温度,使其恒定到指定温度,并将温度实时显示,方便使用者掌控液体温度,避免烫伤,能最大化奶粉的营养。例如,固体培养基加热容器5,盛装固体培养基时,通过加热器控制培养基融化速度和容器压强,通过容器上盖的释压帽向容器内外伸展来释放压力,避免容器内压力过高,通过温度探测器控制温度,通过温度显示器实时掌控温度。待培养基温度冷却至60℃以下,打开上盖或者加样口加入抗生素,培养基混匀后,通过容器口或者出样口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待培养基凝固后备用。实施例2:本技术的电气工作原理:控制器1采用单片机或者ARM微控制器。ARM微控制器为STM32F103。加热底盘3的电热丝呈螺旋状,其上套有陶瓷绝缘管且缠绕在电加热器总成中的被加热管上,或在螺旋状电热丝与被加热管间置有硅酸铝板绝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带有硅酸铝板绝缘材料的被加热管上,电热丝的接线端与位于挤出管上的接线端子连接。加热丝4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IC为NE555时基电路。RP3为温控调节电位器,其滑动臂电位决定IC的触发电位V2和阀电位Vf,且V5=Vf=2Vz。220V交流电压经C1、R1限流降压,D1、D2整流、C2滤波,DW稳压后,获得9V左右的电压供IC用。室温下接通电源,因已调V2Vz,V6≥Vf时,IC翻转,3脚变为低电平,BCR截止,电热丝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渐下降,BG1的ICEO随之逐渐减小,V2、V6降低。当V6元件选择:BG1可选用3AX、3AG等PnP型锗管;BCR用400V以上的小型双向可控硅,其它元件按图标选用。温度传感器6BG1可用耐温的细软线引出,并将其连同管脚接头装入电容器铝壳内,注入导热硅脂,制成温度探头。使用时,进入该温度探头放在加热容器5的适当部位即可。温度传感器6电路如图4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6电路包括第十七芯片U17、第十六芯片U16、第十五芯片U15、第三十一电阻R31,第四十电阻R40,第四十一电阻R41,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九电阻R49,第十九电容C19;其中第十七芯片U17为温度传感器6,第十六芯片U16为基准稳压源,第十五芯片U15为差分放大器;第三十一电阻R31接在第十六芯片U16的第二引脚和电源+5V之间,第十六芯片U16的第三引脚接地,第十六芯片U16的第一引脚输出电源+2.5V,第十七芯片U17的第一引脚接地,第十七芯片U17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相连,并接至第十五芯片U15的第三引脚,第四十电阻R40接在电源+2.5V与第十五芯片U15的第三引脚之间,第四十一电阻R41接在电源+2.5V与第十五芯片U15的第二引脚之间,第四十四电阻R44接在第十五芯片U15的第一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第十九电容C19接在第十五芯片U15的第七引脚和地之间,第十五芯片U15第七引脚接电源+5V,第十五芯片U15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第十五芯片U15的第六引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实施例3:所述控制按键2包括定时加热开关、延时加热开关、间歇加热开关、恒温开关、自动感应开关、功率调节开关。根据需要控制器1内置有若干功能程序,配合控制按键2实现多功能:(1)开关功能、(2)定时功能、(3)计时功能、(4)间歇加热功能、(5)达到90°后停止加热,间歇一段时间后首次加热、(6)恒定温度、(7)自动感应开关、(8)功率调节、(9)温度恒定一段时间停止加热、(10)加热完毕提醒。本技术采用的上述功能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底盘(3)和加热容器(5),加热底盘(3)位于加热容器(5)底部,其特征在于,加热容器(5)顶部开设有释压帽,释压帽通过弹性压缩部连接于呈圆筒形的加热容器(5)内侧壁,加热容器(5)内部侧壁或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在加热容器(5)外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计(7)电气连接;加热底盘(3)包括控制器(1)、控制按键(2)和加热丝(4),控制器(1)通过控制按键(2)与加热丝(4)连接,加热丝(4)与加热容器(5)底部的金属壳体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底盘(3)和加热容器(5),加热底盘(3)位于加热容器(5)底部,其特征在于,加热容器(5)顶部开设有释压帽,释压帽通过弹性压缩部连接于呈圆筒形的加热容器(5)内侧壁,加热容器(5)内部侧壁或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在加热容器(5)外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计(7)电气连接;加热底盘(3)包括控制器(1)、控制按键(2)和加热丝(4),控制器(1)通过控制按键(2)与加热丝(4)连接,加热丝(4)与加热容器(5)底部的金属壳体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还接有故障检测和保护电路,其中故障检测电路除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6)电路的温度值外还采集热盘电流值,保护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压式容器的控制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