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包括包括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与连接合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合叶的内表面与外部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箱体的内表面与箱体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内部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外表面与进气风扇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外表面与出气风扇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的表面固定连接,该新型智能控制器,通过进气风扇、风扇隔网、出气风扇、空气导管、冷凝管、干燥空气输出管和凝结液体排出阀,达到延长控制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A New Intelligent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自动化的普及的离不开能在各种条件中工作的智能控制器,因为我们需要自动化代替人工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种控制器都是由电子器件组成,电子元器件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大大增加元器件损坏的几率,降低控制器使用寿命,普通的智能控制器都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使用地点,每次检修更换都费时费力,极大的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包括包括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与连接合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合叶的内表面与外部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箱体的内表面与箱体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内部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外表面与进气风扇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外表面与出气风扇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风扇的表面与空气导管的一端套接,所述空气导管的另一端与冷凝管的一端套接,所述冷凝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液循环管,所述冷凝液循环管的一端与冷凝液循环泵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远离空气导管的一端与干燥空气输出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部箱体的内表面与凝结液体排出阀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的内表面与模块固定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的表面与模块固定回弹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回弹弹簧的另一端与模块固定接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接头的表面与橡胶摩擦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的内表与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的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的表面与模块固定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的一端与语音控制模块接头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气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箱体中心水平线为对称轴,分别分部在箱体上端和下端。优选的,所述出气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箱体中线垂线为对称轴,分别分部在箱体左端和右端。优选的,所述空气导管和冷凝管的数量各为两个,且一个空气导管和一个冷凝管为一组,且每一组都与出气风扇。优选的,所述橡胶摩擦头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智能控制器,通过进气风扇、风扇隔网、出气风扇、空气导管、冷凝管、干燥空气输出管和凝结液体排出阀,当启动后,出气风扇将内层空气吸入空气导管,经过空气导管到达冷凝管,在冷凝液的作用下,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随干燥空气一起通过干燥空气输出管,干燥后的空气进入外层,被进气风扇导入内侧,使内层空气保持在一个相对干燥的水平,达到延长控制器使用寿命的效果。2.该新型智能控制器,通过模块固定底座、模块固定回弹弹簧、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模块固定接头和橡胶摩擦头,当要更换或拆装控制器时,旋转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在螺纹的作用下模块固定接头和橡胶摩擦头向后推移,取下控制器更换或维修,达到方便安装,减少拆装时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门、2连接合叶、3外部箱体、4箱体连接柱、5内部箱体、6语音控制模块、7语音控制模块接头、8进气风扇、9风扇隔网、10出气风扇、11空气导管、12冷凝管、13冷凝液循环管、14冷凝液循环泵、15干燥空气输出管、16凝结液体排出阀、17模块固定底座、18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9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20模块固定接头、21橡胶摩擦头、22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箱门1,箱门1的表面与连接合叶2的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合叶2的内表面与外部箱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箱体连接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柱4的另一端与内部箱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外表面与进气风扇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风扇8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箱体中心水平线为对称轴,分别分部在箱体上端和下端,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外表面与出气风扇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风扇10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箱体中线垂线为对称轴,分别分部在箱体左端和右端,所述出气风扇10的表面与空气导管11的一端套接,所述空气导管11和冷凝管12的数量各为两个,且一个空气导管11和一个冷凝管12为一组,且每一组都与出气风扇,所述空气导管11的另一端与冷凝管12的一端套接,所述冷凝管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液循环管13,所述冷凝液循环管13的一端与冷凝液循环泵1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12远离空气导管11的一端与干燥空气输出管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凝结液体排出阀1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与语音控制模块6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语音控制模块6的一端与语音控制模块接头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与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另一端与模块固定接头2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接头20的表面与橡胶摩擦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摩擦头2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22,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内表与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19的表面螺纹连接。当启动后,出气风扇10将内层空气吸入空气导管11,经过空气导管11到达冷凝管12,在冷凝管12中的冷凝液的作用下,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随干燥空气一起通过干燥空气输出管15,干燥后的空气进入外层,被进气风扇8导入内侧,使内层空气保持在一个相对干燥的水平,达到延长控制器使用寿命的效果,当要更换或拆装控制器时,旋转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19,在螺纹的作用下模块固定接头20和橡胶摩擦头21向后推移,取下控制器更换或维修,达到方便安装,减少拆装时间的效果。工作原理:当启动后,出气风扇10将内层空气吸入空气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包括箱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的表面与连接合叶(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合叶(2)的内表面与外部箱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箱体连接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柱(4)的另一端与内部箱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外表面与进气风扇(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壁与出气风扇(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风扇(10)的表面与空气导管(11)的一端套接,所述空气导管(11)的另一端与冷凝管(12)的一端套接,所述冷凝管(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液循环管(13),所述冷凝液循环管(13)的一端与冷凝液循环泵(1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12)远离空气导管(11)的一端与干燥空气输出管(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凝结液体排出阀(1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与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另一端与模块固定接头(2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接头(20)的表面与橡胶摩擦头(2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内表与模块固定接头推动杆(19)的表面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包括箱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的表面与连接合叶(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合叶(2)的内表面与外部箱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箱体连接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柱(4)的另一端与内部箱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外表面与进气风扇(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风扇隔网(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壁与出气风扇(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风扇(10)的表面与空气导管(11)的一端套接,所述空气导管(11)的另一端与冷凝管(12)的一端套接,所述冷凝管(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液循环管(13),所述冷凝液循环管(13)的一端与冷凝液循环泵(1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冷凝管(12)远离空气导管(11)的一端与干燥空气输出管(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部箱体(3)的内表面与凝结液体排出阀(1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部箱体(5)的内表面与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底座(17)的表面与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模块固定回弹弹簧(18)的另一端与模块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蓬,余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卓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