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除尘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30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制除尘控制器,其包括: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执行单元,其中,光敏传感单元产生光敏信号,光敏信号处理单元对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判断,当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向数据处理单元发送除尘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对除尘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强制除尘命令,输出执行单元执行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强制除尘命令,设备使用人员用压缩空气对设备强制除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可以实现强制除尘,不除尘设备不能使用,有效避免设备因内部灰尘累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故障,降低用户停产停工以及更换新的设备的频率,减少用户的开支;(2)可靠性高,不会出现短路、开路等情况。

Forced Dust Removal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制除尘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强制除尘的控制器,属于电学

技术介绍
对于大部分机械设备来说,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线路板上会沉积一定的灰尘,当灰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设备内部电路之间的绝缘强度就会降低,进而会导致设备故障高发,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大部分功率转换电路损坏,使得设备没有维修价值,直接报废,这就增加了用户的开支。为此,厂家会在机壳上面张贴警示标贴,提醒用户在使用设备一段时间后及时对设备进行除尘。但是,大部分用户只管使用设备,很少用户能做到对设备及时进行除尘,这样很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因内部灰尘累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故障的强制除尘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执行单元,其中:光敏传感单元:产生光敏信号;光敏信号处理单元:对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判断,当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向数据处理单元发送除尘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对除尘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强制除尘命令;输出执行单元:执行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强制除尘命令。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数据处理单元采用的是单片机。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光敏传感单元由发光管D1、电阻R1、光敏电阻R2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组成,其中:发光管D1与电阻R1串联,光敏电阻R2与灵敏度调节电阻RT1串联,发光管D1和光敏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VCC,电阻R1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另一端均接GND,发光管D1产生的可见光由光敏电阻R2接收。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光敏信号处理单元由电压比较器U1A、电压跟随器U1B、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可调端,电阻R4与电阻R3串联且连接点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和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VCC和GND,电压比较器U1A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20,当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U1A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高/低电平的状态传给单片机的引脚P20做数据处理使用;电压跟随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串联后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跟随器U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后再接单片机的带AD转换功能的引脚P30;电阻R6的一端接VCC,另一端接单片机的引脚P20;电容C1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跟随器U1B的输出端和GND。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输出执行单元由继电器K1、三极管Q1、光耦开关U4、电阻R10、电阻R11、输出插座P1和输出插座P2组成,其中:光耦开关U4的第一个脚与电阻R10串联后接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15,第二个脚接GND,第三个脚和第四个脚接输出插座P1;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脚接VCC,另一脚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触点接输出插座P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GND,基极与电阻R11串联后接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14。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次数清除按键S1,前述上电次数清除按键S1的两端分别接GND和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16。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和电流显示处理单元,二者均与数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其中:电流显示处理单元:对输入该单元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电压跟随处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进入单片机带有AD转换功能的另一个引脚P17,单片机对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处理后相应的数据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出来;显示单元:显示包括预设电流值和除尘信号在内的相关信息。前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流显示处理单元由运放U2A、电压跟随器U2B、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可调电阻RT2组成,其中:运放U2A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后再与单片机的引脚P17连接,同相输入端与电压跟随器U2B的输出端连接的同时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压跟随器U2B的反相输入端;电压跟随器U2B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串联后接GND,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7串联后接可调电阻RT2的中心抽头,可调电阻RT2剩下的两个引脚分别接GND和U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机械设备上安装本技术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后,当强制除尘控制器发出除尘信号时,设备暂时不能使用,必须等到强制除尘(由用户使用压缩空气进行除尘)完成后方可重新使用,从而可有效避免设备因内部灰尘累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故障,降低用户停产停工以及更换新的设备的频率,减少用户的开支;2、本技术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可靠性高,不会出现短路、开路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强制除尘控制器的组成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强制除尘控制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1,本技术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包括: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执行单元。光敏传感单元能够产生光敏信号。光敏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对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判断,当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向数据处理单元发送除尘信号。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对除尘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强制除尘命令。输出执行单元能够执行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强制除尘命令。下面我们将对各单元做详细的介绍。1、光敏传感单元参照图2,光敏传感单元由发光管D1、电阻R1、光敏电阻R2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组成。发光管D1与电阻R1串联,光敏电阻R2与灵敏度调节电阻RT1串联,发光管D1和光敏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VCC,电阻R1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另一端均接GND。发光管D1产生的可见光由光敏电阻R2接收。2、光敏信号处理单元参照图2,光敏信号处理单元由电压比较器U1A、电压跟随器U1B、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组成。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可调端,电阻R4与电阻R3串联且连接点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和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VCC和GND,电压比较器U1A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20。当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U1A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高/低电平的状态传给单片机的引脚P20做数据处理使用。电压跟随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串联后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跟随器U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后再接单片机的带AD转换功能的引脚P30。电阻R6为此端口的上拉电阻,其一端接VCC,另一端接单片机的引脚P20。电容C1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跟随器U1B的输出端和GND。3、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我们采用的是单片机,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采用的是型号为STM8S003的单片机,当然,采用其他能实现相同功能的同类其他型号的单片机也是可以的。4、输出执行单元参照图2,输出执行单元由继电器K1、三极管Q1、光耦开关U4、电阻R10、电阻R11、输出插座P1和输出插座P2组成。光耦开关U4的第一个脚与电阻R10串联后接单片机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执行单元,其中:光敏传感单元:产生光敏信号;光敏信号处理单元:对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判断,当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向数据处理单元发送除尘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对除尘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强制除尘命令;输出执行单元:执行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强制除尘命令。

【技术特征摘要】
1.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输出执行单元,其中:光敏传感单元:产生光敏信号;光敏信号处理单元:对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进行判断,当光敏信号的强度变化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向数据处理单元发送除尘信号;数据处理单元:对除尘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强制除尘命令;输出执行单元:执行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强制除尘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采用的是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单元由发光管D1、电阻R1、光敏电阻R2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组成,其中:发光管D1与电阻R1串联,光敏电阻R2与灵敏度调节电阻RT1串联,发光管D1和光敏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VCC,电阻R1和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另一端均接GND,发光管D1产生的可见光由光敏电阻R2接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除尘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信号处理单元由电压比较器U1A、电压跟随器U1B、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组成,其中: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灵敏度调节电阻RT1的可调端,电阻R4与电阻R3串联且连接点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和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VCC和GND,电压比较器U1A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20,当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U1A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高/低电平的状态传给单片机的引脚P20做数据处理使用;电压跟随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5串联后接电压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电压跟随器U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后再接单片机的带AD转换功能的引脚P30;电阻R6的一端接VCC,另一端接单片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耀堂李志均张双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康仕达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