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81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以及支撑架;背板包括板体、通孔、连接板以及两个以上的缓冲部;当扩散板表面受到外部压力时,缓冲部产生弹性形变,以吸收扩散板传递至所述背板上的压力,使支撑架受力后不被损毁,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LED背光液晶显示屏的普及,LED也成为目前显示屏的最佳背光源。通常LED背光按入射位置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大类,在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种为直接采用表面黏贴型LED,需要LED的数量较多;另一种为表面黏贴型LED搭配二次透镜,需要LED的数量较少。然而,要实现上述任何一种形式,扩散板都设置于背板上方,扩散板较薄且与背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扩散板可能会因冷热缩胀,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扩散板会振荡而引起的形变,为了防止扩散板中间凹陷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常常在扩散板中间设置扩散板支撑架(SupportPin)以防止扩散板的变形。因为支撑架的材质为刚性,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支撑架与扩散板发生碰撞,进而支撑架会发生变形、折弯、断裂等问题,进而导致扩散板失去支撑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支撑架上直接设置缓冲结构,但是支撑架的结构不能做得太大,因为太大会遮挡光线,且本身支撑架的缓冲结构的大小是有限的。此外,在组装时,具有缓冲结构的支撑架容易与反射片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架受力被变形、折弯、断裂,导致扩散板失去支撑功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板,包括板体、通孔、连接板以及两个以上缓冲部,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板体;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通孔中部且平行于所述板体;所述缓冲部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边缘处的板体。进一步地,所述板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缓冲部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缓冲板,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边缘处的板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前文所述的背板。进一步地,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以及支撑架,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用以支撑所述扩散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至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进一步地,当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5mm时,所述缓冲部的高度为3.5mm~5.5mm。进一步地,当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15mm时,所述缓冲部的高度为2.5mm~3.5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由于背板具有多个通孔、多个连接板以及多个缓冲部,当扩散板表面受到外部压力时,缓冲部产生弹性形变,以吸收扩散板传递至所述背板上的压力,使支撑架受力后不被损毁,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板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部分标识如下:11板体;12通孔;13连接板;14缓冲部1401第一缓冲部;1402第二缓冲部;141第一缓冲板;142第二缓冲板;1411第一端;1412第二端;1421第三端;1422第四端;1背板;2扩散板;3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用以举例证明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施,这些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使得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背板1包括板体11、通孔12、连接板13以及两个以上缓冲部14。板体11、连接板13与缓冲部14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了板体11、连接板13与缓冲部14的安装操作,并且能使缓冲部14更好地吸收连接板13受到的压力。板体11为背板1的一部分;通孔12贯穿于板体11;连接板13设于通孔12且平行于板体11,本实施例中,不限定通孔12、连接板13以及缓冲部14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缓冲部14包括第一缓冲部1401以及第二缓冲部1402。连接板13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缓冲部1401,其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缓冲部1402。第一缓冲部1401的尺寸大小与第二缓冲部1402的尺寸大小相适应,这样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连接板13两侧的缓冲部受力均匀,抗冲击能力更佳。具体地,每一缓冲部14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缓冲板141及第二缓冲板142,其缓冲板优选采用平直板,但不做限定其他材质的缓冲板。第一缓冲板141的第一端1411连接至连接板13的边缘处,第一缓冲板141的第二端1412连接至第二缓冲板142;第二缓冲板142的第三端1421连接至第一缓冲板141,第二缓冲板142的第四端1422连接至通孔12边缘处的板体11。第一缓冲板141与第二缓冲板142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这种结构稳定性良好,当缓冲部14受到的压力被撤去时,缓冲部14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前文所述的背板1、扩散板2以及支撑架3。背板1为常见的背板,具有多个通孔12、多个连接板13以及多个缓冲部14。缓冲部14用以吸收扩散板2作用于背板上的压力。扩散板2是对光进行一定干涉的板材,与背板1相对设置。支撑架3设于扩散板2与背板1之间,用来支撑扩散板2,防止扩散板2中间凹陷,支撑架3的纵向剖面图为等腰三角形,支撑架2与连接板13相对设置,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至连接板13。当扩散板2表面受到压力时,扩散板2将压力传递到支撑架2,支撑架2受到的压力作用于连接板13,又因为连接板13的两端设有缓冲部14,当支撑架2在受到外力挤压时,缓冲部14产生弹性形变,以吸收扩散板13传递至背板1上的压力,支撑架2在受到压力后不被损毁,而且支撑架3支撑扩散板2的效果稳定。为了避免缓冲部14的回弹速度过快,导致位于扩散板上表面的光学部件和面板受到冲击,缓冲部14需要实现慢回弹的效果,具体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缓冲部14的材质、缓冲部14的结构参数等来实现。根据实际扩散板2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冲部14的高度范围,因为当缓冲部14的高度较低时,有利缓冲部14发生弹性形变,缓冲效果好,但是支撑架3与连接板13的受力较大,容易导致支撑架3与连接板13折损;而当缓冲部14的高度较高时,不利于缓冲部14发生弹性形变,缓冲效果不佳。因此,优选地,当支撑架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5mm时,缓冲部14的高度为3.5mm~5.5mm;当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15mm时,缓冲部14的高度为2.5mm~3.5mm,通过在背板1上设置缓冲部14,可以解决了支撑架的结构大,遮挡光线的弊端,而且还可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通孔,贯穿于所述板体;连接板,设于所述通孔中部且平行于所述板体;以及两个以上缓冲部,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边缘处的板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通孔,贯穿于所述板体;连接板,设于所述通孔中部且平行于所述板体;以及两个以上缓冲部,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边缘处的板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缓冲部为一体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缓冲板及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缓冲板,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边缘处的板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5.一种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琳琳常建宇丘永元苏赞加俞刚罗柱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