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75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包括电机壳体、后端盖、泵体、泵体入口、泵体出口和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氰基水溶液由泵体入口进入泵体内,在叶轮的作用下大部份溶液由泵体出口排出,有一小部分溶液经由第一导流槽流入连接套内腔,再经过副叶轮的作用后穿过前轴承座周向的通孔流入屏蔽套内侧,经由螺旋叶片的输送经过第二导流槽重新流入泵体入口,副叶轮中沿周向分布的叶片会使溶液呈紊流状态,可以大大提高冷却液对电机的冷却换热效果,避免氰基水溶液的外排,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设置有耐磨板,氰基水溶液在流动过程中会经过叶轮和耐磨板之间,可以平衡叶轮所受轴向力,提高设备寿命。

A Shielding Pump for Cyanide Aqueous Solution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
本技术涉及以一种屏蔽泵,具体涉及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
技术介绍
普通离心泵的驱动是通过联轴器将泵的叶轮轴与电动轴相连接,使叶轮与电动机一起旋转而工作,而屏蔽泵是一种无密封泵,泵和驱动电机都被密封在一个被泵送介质充满的压力容器内,此压力容器只有静密封,并由一个电线组来提供旋转磁场并驱动转子。这种结构取消了传统离心泵具有的旋转轴密封装置,故能做到完全无泄漏。外循环屏蔽泵中泵送的介质其中一部分构成驱动电机与轴承的循环冷却液并从泵体上的冷却液排放口排出。现有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大多采用外循环屏蔽泵,构成循环冷却液的氰基水溶液会在冷却液排放口外排,造成了氰基水溶液的浪费,同时由于氰基水溶液具有一定毒性,会给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同时泵轴会沿自身轴线方向受力,产生轴向力,可能会使得转子发生位移,与定子部分接触并发生摩擦,造成泵的损坏,降低了屏蔽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包括电机壳体、后端盖、泵体、泵体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包括电机壳体(1)、后端盖(2)、泵体(4)、泵体入口(5)、泵体出口(6)和叶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1)右侧安装有后端盖(2),电机壳体(1)左侧安装有连接套(3),连接套(3)左侧安装有泵体(4),泵体(4)左侧通有泵体入口(5),泵体(4)顶部通有泵体出口(6),连接套(3)内腔右侧安装有前轴承座(7),后端盖(2)内腔左侧安装有后轴承座(8),前轴承座(7)和后轴承座(8)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电机转轴(9),电机转轴(9)外侧设置有转子(11),转子(11)外侧设置有屏蔽套(12),屏蔽套(12)将转子(11)密封,屏蔽套(12)与电机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基水溶液输送用屏蔽泵,包括电机壳体(1)、后端盖(2)、泵体(4)、泵体入口(5)、泵体出口(6)和叶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1)右侧安装有后端盖(2),电机壳体(1)左侧安装有连接套(3),连接套(3)左侧安装有泵体(4),泵体(4)左侧通有泵体入口(5),泵体(4)顶部通有泵体出口(6),连接套(3)内腔右侧安装有前轴承座(7),后端盖(2)内腔左侧安装有后轴承座(8),前轴承座(7)和后轴承座(8)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电机转轴(9),电机转轴(9)外侧设置有转子(11),转子(11)外侧设置有屏蔽套(12),屏蔽套(12)将转子(11)密封,屏蔽套(12)与电机壳体(1)之间设置有定子(10);所述电机转轴(9)右端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13),电机转轴(9)左侧位于连接套(3)内腔处安装有副叶轮(14),泵体(4)内腔右侧安装有耐磨板(15),耐磨板(15)左侧边缘设置有环状滑轨(20),泵体(4)内腔中部设置有叶轮(16),叶轮(16)中心与电机转轴(9)固连,叶轮(16)右侧边缘设置有若干滑动臂(21),滑动臂(21)与环状滑轨(20)滑动连接,泵体(4)右壁通有若干第一导流槽(17),第一导流槽(17)连通泵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明王本超张伟夏建荣王雷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