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642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所述套筒的端部缩颈且缩颈段外圆压缩形成轴向布置的凸筋,所述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多条;所述套筒外圆凹陷形成环形的剪力槽,所述剪力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上周向均布设置2‑12条用于增强套筒抗拉强度的增强筋;所述缩颈段由套筒的薄壁结构端部通过一次成型冷加工形成厚壁结构端部以提高抗拉强度;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形成缩颈段,缩颈段壁厚增加,加强强度,使灌浆套筒能够满足HRB400及HRB500的抗拉强度要求;缩颈段内设内孔,内孔壁设置螺纹,方便连接;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该缩管工艺适用于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
技术介绍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桥梁工程、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工程、近海风力发电塔等领域。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是一种由于工程实践的需要和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钢结构连接方式,该种连接方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和螺栓连接)的不足,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而现有技术中,灌浆套筒的端部强度低,且制备困难。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能够根据现场使用需求对灌浆套筒的端部强度进行加强,且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能够对灌浆套筒的端部强度进行加强,且制备工艺简单。本技术的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所述套筒的端部缩颈且缩颈段外圆压缩形成轴向布置的凸筋,所述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多条;所述套筒外圆凹陷形成环形的剪力槽,所述剪力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上周向均布设置2-12条用于增强套筒抗拉强度的增强筋;所述缩颈段由套筒的薄壁结构端部通过一次成型冷加工形成厚壁结构端部以提高抗拉强度;所述缩颈段内设内孔,所述内孔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套筒包括内管体和螺纹外套于内管体的外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有第一出料嘴,所述外管体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置有第二出料嘴,所述外管体中间侧壁设置有外径向通孔,所述内管体中间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外径向通孔对应的进料孔。进一步,还包括进料嘴,所述进料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料嘴为管状且端部外圆设置有外螺纹,进料嘴的端部穿过外径向通孔并通过与进料孔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进料孔为3个且相邻进料孔的间隔距离为3-8cm。进一步,所述外管体的内端部外圆固定外套设置有加强环。进一步,所述加强环与外管体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形成缩颈段,缩颈段壁厚增加,加强强度,使灌浆套筒能够满足HRB400及HRB500的抗拉强度要求;缩颈段内设内孔,内孔壁设置螺纹,方便连接;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该缩管工艺适用于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缩颈段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缩颈段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所述套筒11的端部缩颈且缩颈段10外圆压缩形成轴向布置的凸筋9,所述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多条;所述套筒外圆凹陷形成环形的剪力槽,所述剪力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上周向均布设置2-12条用于增强套筒抗拉强度的增强筋;所述缩颈段由套筒的薄壁结构端部通过一次成型冷加工形成厚壁结构端部以提高抗拉强度,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压缩形成缩颈段,缩颈段壁厚增加,加强强度,缩颈段内设内孔,内孔壁设置螺纹,方便连接。实施例2:套筒包括内管体1和螺纹外套于内管体1的外管体2,所述内管体1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有第一出料嘴3,所述外管体2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置有第二出料嘴4,所述外管体2中间侧壁设置有外径向通孔5,所述内管体1中间侧壁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外径向通孔5对应的进料孔6;所述内管体1的外圆设置有内螺纹,外管体2的内圆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旋转外套体使外径向通孔5与其中一个进料孔6正对后形成进料结构,同时使有内、外管体2内腔组成的灌浆内腔长度可调,利于提高灌浆套筒的适用范围,并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在内管体1和外管体2的外端分别设置出料嘴,进料孔6位于中间位置,方便灌浆;内、外管体的外端表示位于组合式套筒的端部的一端,反之为内端;内、外管体均设置有凸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料嘴7,所述进料孔6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料嘴为管状且端部外圆设置有外螺纹,进料嘴的端部穿过外径向通孔5并通过与进料孔6螺纹连接;利于灌浆密封,避免内管体1和外管体2之间漏浆。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孔6为3个且相邻进料孔6的间隔距离为3-8cm;优选为5cm,保证可调范围较大且管体结构强度高。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体2的内端部外圆固定外套设置有加强环8;所述加强环与外管体2一体成型;利于结构强度大,保证使用寿命长。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端部缩颈且缩颈段外圆压缩形成轴向布置的凸筋,所述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多条;所述套筒外圆凹陷形成环形的剪力槽,所述剪力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上均布设置2‑12条用于增强套筒抗拉强度的增强筋;所述缩颈段由套筒的薄壁结构端部通过一次成型冷加工形成厚壁结构端部以提高抗拉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端部缩颈且缩颈段外圆压缩形成轴向布置的凸筋,所述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多条;所述套筒外圆凹陷形成环形的剪力槽,所述剪力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上均布设置2-12条用于增强套筒抗拉强度的增强筋;所述缩颈段由套筒的薄壁结构端部通过一次成型冷加工形成厚壁结构端部以提高抗拉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段内设内孔,所述内孔壁设置有螺纹后续与钢筋外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缩管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内管体和螺纹外套于内管体的外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有第一出料嘴,所述外管体的外端部侧壁连通内腔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均王明杨梁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奇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