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索塔和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56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索塔和建筑物,锚固结构包括设置在索塔上的钢骨架以及多个设置在索塔上部的树状耳板;其中各树状耳板包括基部、从基部延伸分支的多个耳板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多个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基部与钢骨架连接,各耳板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斜拉索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多个耳板部延伸的角度与待连接的斜拉索的延伸角度相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索塔上部截面狭小,斜拉索数量多,分布不规律时拉索与索塔的锚固问题,可提高索塔的施工效率,节点定位均可在工厂进行,加工完成后现场整体定位拼装即可,避免需在现场进行逐个节点定位和放样,提高斜拉索安装精度,有效降低施工时间成本。

An anchorage structure, pylon and building for cable towers with narrow upper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chorage structure, a cable tower and a building applied to a cable tower with a narrow upper section. The anchorag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teel skeleton arranged on the cable tower and a plurality of tree-shaped earboard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ble tower. The tree-shaped earboards include a base, a plurality of earboards extending from the base and a connection part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earboards, and the bas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ee-shaped earboard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end of each ear plat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stayed cable. The extension angle of the ear plat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tension angle of the stayed cable to be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anchoring problem of cable and tower when 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pylon is narrow, the number of cable stays is large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irregular. It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ylon, the node positioning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factory, and the whole positioning and assembling can be carried out on the spot after the processing is completed. It avoids the need of positioning and lofting node by node on the spot, improves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of cable stays,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ylon. Low construction tim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索塔和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包括该锚固结构的索塔以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索塔通常较多应用于桥梁结构中,作为斜拉桥和悬索桥主要的支承结构。索塔与拉索的锚固节点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工作。桥梁结构索塔上锚固节点常用的形式有交叉锚固、侧壁锚固、钢锚梁锚固及钢锚箱锚固等。交叉锚固是索塔两侧的拉索对穿至索塔背侧进行锚固;侧壁锚固为索塔内部为空腔,将斜拉索传入索塔内部进行锚固;钢锚梁及钢锚箱锚固同样索塔内部为空腔,在空腔内设置钢锚箱或钢锚梁,斜拉索穿入索塔内与其进行连接。现有索塔的上述锚固技术要求索塔上部具有较大的截面和空间,同时要求斜拉索分布规律。例如交叉锚固要求索塔两侧索体要严格对称布置,侧壁锚固、钢锚梁及钢锚箱锚固要求索塔内部具有较大的锚固空间。但是,实践中却存在一些索塔无法满足上述条件,也即,当索塔上部截面较小,锚固空间不足,同时斜拉索分布不规律时无法使用上述几种常规锚固技术进行锚固。因此,需要新的锚固技术和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包括该锚固结构的索塔以及建筑物,其能够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索塔上部截面狭小,斜拉索数量多,分布不规律时拉索与索塔的锚固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索塔的钢骨架10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索塔上部的树状耳板20;其中各树状耳板包括基部21、从基部延伸分支的多个耳板部22以及连接在所述多个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23,其中,所述基部21与钢骨架10连接,各耳板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斜拉索30连接的连接机构221,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与待连接的斜拉索30的延伸角度相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机构221为连接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不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多个耳板部22为两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各耳板部的形状基本为片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钢骨架10中部还设置有加劲板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索塔,包括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锚固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索塔还包括设置在索塔中部的普通板状耳板40,所述板状耳板连接在钢骨梁柱50上,所述钢骨梁柱50连接在所述钢骨架10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索塔还包括设置在索塔上部的用于与背索60相连的普通板状耳板40或者树状耳板20,该普通板状耳板40或者树状耳板20连接在所述钢骨架(10)上。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索塔。本技术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索塔上部截面狭小,斜拉索数量多,分布不规律时拉索与索塔的锚固问题,另外可提高索塔的施工效率,节点定位均可在工厂进行,加工完成后在现场整体定位拼装即可,避免类似于传统节点需在现场进行逐个节点定位和放样,提高斜拉索安装精度,有效降低施工时间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设置在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中的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设置有本技术锚固结构的索塔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设置在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中的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设置有本技术锚固结构的索塔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索塔具有狭小上部截面,在上部上设置有六对,共12各耳板,用于连接相应的12根斜拉索,并且各根斜拉索的分布不规律,倾斜角度不均匀。另外在索塔的背部还设置有4个耳板,用于连接背索。在索塔的中部设置有三对,共六个耳板,用于连接相应的6根斜拉索。更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为了适应所述索塔的狭小上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索塔中的钢骨架10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索塔上部的树状耳板20。图1和2中示出了6个树状耳板20,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适当的数量。树状耳板20可以由适当材料制成,例如钢材料。其中各树状耳板20包括基部21、从基部延伸分支的多个耳板部22以及连接在所述多个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23。如图所示,在每一个树状耳板20中,所述基部21与钢骨架10连接,从基部21延伸出两个耳板部22,各耳板部22之间利用连接部23来固接。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树状耳板20从基部出发,延伸分支,在整体上呈树状。参考附图1和2,各树状耳板的长度从上而下基本增加的趋势。更具体地,在最上端的树状耳板中,两个耳板部22呈片状,延伸的长度较短,二者之间通过由基本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的两个板所构成的连接部23(截面呈“┣”形)进行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两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例如倾斜的角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这可以根据斜拉索的角度来确定。随着高度的降低,树状耳板20的长度增加,例如树状耳板20中的耳板部22的长度增加,并且两个耳板部22延伸以及张开的角度也逐渐的变化或者增大。这样,连接件23的构成也可以增加和变化,例如从上而下的第4-6个树状耳板20中,连接件23包括两个垂直的板以及一个水平板,(截面呈“H”形),连接在两个耳板部22之间。如图所示,各耳板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斜拉索30(参见附图3)连接的连接机构221,图中所述连接机构221为连接通孔,斜拉索30通过所述通孔与耳板连接。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与待连接的斜拉索30的延伸角度相一致,这样使得受力平衡。如图所示,所述索塔还包括设置在索塔中部的普通板状耳板40或者是本技术的树状耳板20,图中示出了三对共六个,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适当的数量。所述板状耳板40连接在钢骨梁柱50上,所述钢骨梁柱50连接在所述钢骨架10上。钢骨梁柱50基本为由水平的钢梁和垂直的钢柱所构成的框架,如图1和2中所示。这样,可以通过钢骨梁柱50将荷载传至钢骨架10,使整个钢骨架10整体受力均匀。另外,在钢骨架10中部还可以设置加劲板11。图中示出了两个加劲板11,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其他合适的数量。参考图1-3,所述索塔还包括设置在索塔上部的用于与背索60相连的普通板状耳板40,该板状耳板连接在所述钢骨架10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本技术的树状耳板20,该树状耳板20也连接至所述钢骨架10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做任何简单修改,形式变化和修饰,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索塔上的钢骨架(10)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索塔上部的树状耳板(20);其中各树状耳板包括基部(21)、从基部延伸分支的多个耳板部(22)以及连接在所述多个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23),其中,所述基部(21)与钢骨架(10)连接,各耳板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斜拉索(30)连接的连接机构(221),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与待连接的斜拉索(30)的延伸角度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具有狭小上部截面的索塔的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索塔上的钢骨架(10)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索塔上部的树状耳板(20);其中各树状耳板包括基部(21)、从基部延伸分支的多个耳板部(22)以及连接在所述多个耳板部之间的连接部(23),其中,所述基部(21)与钢骨架(10)连接,各耳板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斜拉索(30)连接的连接机构(221),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与待连接的斜拉索(30)的延伸角度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21)为连接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耳板部(22)延伸的角度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耳板部(22)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永杰张速张同亿王文渊张勇刘翀王继涛耿帅祖义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