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53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可直接安装在现有百叶或散流器风口处,无需对原有风口进行拆除,不破坏原有装修,也不占用过多的空间,方便改造。利用孔板送风的均匀性,引导散流器贴附流向下送风,对原百叶风口的气流进行稳压后再均匀送出,达到室内温度、风速均匀分布的效果。实现风口风速的再次调节,为匀风装置增加风口送风面积调节叶片,依靠手动形式调节孔板实际送风孔口数目,从而对风口风速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送风需求,改善原有风口风量、风速分配存在的问题。

A Simple Revamping Device for Uniform Ai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mple uniform air reforming device, which can be directly installed at the existing louver or diffuser tuyere without dismantling the original tuyere, without destroying the original decoration and taking up too much spac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uniformity of orifice air supply is used to guide the diffuser to attach to downstream air supply. The air flow of the original louver is stabilized and then sent out evenly, which achieves the effect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indoor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Realize the re-adjustment of tuyere air speed, increase the area of tuyere air supply to regulate the blade for the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adjust the actual number of orifice orifice by manual form, so as to adjust the tuyere air spe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uyere air volume and air speed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气流组织再营造的
,特别涉及到了附加在现有百叶及散流器风口上的改变气流流动状态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
技术介绍
冬季,散流器采用贴附送风,由于热气流受浮升力的影响,热空气聚集在房间上部,难以到达工作区域,造成房间冷热不均,热舒适度较差等问题,因此,很多地方采用百叶风口,在冬季利用百叶风口直接往下送风,使热气流达到工作区域,但百叶风口则会在冬夏两季带来令人不舒适的吹风感,尤其体现在风口正下方,且长期的吹风感还会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现有散流器及百叶风口的结构和形状已经较为固定,不便在风口上进行二次改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研究人员通过设置多个可调节百叶风口达到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方向出风的目的。但是,该方案无法解决吹风感等舒适度问题。还有研究人员通过导风板将导风面的空气扫向室内的方式进行送风,增加了空气的混合程度和气流扩散范围。但是,在冬季由于受到空气密度的限制,仍无法较好地将热气流送至工作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矩形框、送风孔板和卷轴。所述矩形框安装于现有的空调风口下方。所述矩形框四周是挡板。所述挡板围成的区域内安装卷轴。所述卷轴包括转轴和卷帘。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相对的挡板上。常态下,通过弹性部件,所述卷帘缠绕收缩在转轴上。所述卷轴下方是连接在矩形框上的送风孔板。所述卷帘的宽度与送风孔板的宽度相当。所述送风孔板的板面上具有若干贯穿的送风孔口。所述送风孔板的板面还开有一条贯穿的条形槽,即条形槽轨道。所述卷轴的卷帘下方连接有活动卡扣。所述活动卡扣的一部分穿入下方的条形槽轨道中。当沿着条形槽轨道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卷帘拉出时,所述卷帘逐渐遮盖送风孔板。进一步,所述送风孔板的下方具有若干轨道卡扣。这些轨道卡扣位于条形槽轨道的两侧。所述活动卡扣可被轨道卡扣限位。进一步,所述空调风口安装于房间吊顶。所述矩形框通过安装卡扣与空调风口四周的吊顶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矩形框的挡板高度其中:Ld——单位面积送风量,可由公式:进行确定。LS——送风量vs——风口风速a、b――孔板边长S——稳压层内有孔板部分的气流最大流程进一步,送风孔板封堵矩形框的下方出口,其面积f按照原风口大小进行确定,各边长在原有风口各边长的基础上增加100~150mm。进一步,送风孔板上的孔口总面积:其中:α——孔口流量系数,α=0.74~0.82。f——孔板面积,㎡。进一步,送风孔板上的孔口数量:式中:dS——孔口直径,取4~10mm进一步,对于边长为a×b的孔板有:式中:na、nb——孔板长度、宽度上的孔口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设计计算与实际风口匹配安装后,可实现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直接安装在现有百叶或散流器风口处,无需对原有风口进行拆除,不破坏原有装修,也不占用过多的空间,方便改造。2、利用孔板送风的均匀性,引导散流器贴附流向下送风,对原百叶风口的气流进行稳压后再均匀送出,达到室内温度、风速均匀分布的效果。3、实现风口风速的再次调节,为匀风装置增加风口送风面积调节叶片,依靠手动形式调节孔板实际送风孔口数目,从而对风口风速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送风需求,改善原有风口风量、风速分配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未进行风速调节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利用叶片卷轴进行风速调节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孔板上底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孔板下底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调节叶片卷轴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矩形框(1)、送风孔板(2)、卷轴(3)、活动卡扣(4)、条形槽轨道(5)、轨道卡扣(6)、安装卡扣(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矩形框1、送风孔板2和卷轴3。所述矩形框1安装于现有的空调风口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风口是现有的安装于房间吊顶上的出风口〔如中央空调出风口等〕。该出风口具有百叶。所述矩形框1通过螺钉、射钉、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出风口周围的屋顶面。所述矩形框1四周是挡板,下方是敞口、上方是出风口。所述挡板围成的区域内安装卷轴3。所述卷轴3包括转轴和卷帘。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相对的挡板上。常态下〔未拉活动卡扣4〕,通过弹性部件,所述卷帘缠绕收缩在转轴上〔采用现有的弹簧卷轴〕。所述卷轴3下方是连接在矩形框1上的送风孔板2。所述卷帘的宽度与送风孔板2的宽度相当。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上具有若干贯穿的送风孔口。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还开有一条贯穿的条形槽,即条形槽轨道5。所述卷轴3的卷帘下方连接有活动卡扣4。所述活动卡扣4的一部分穿入下方的条形槽轨道5中。当沿着条形槽轨道5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卷帘拉出时,所述卷帘逐渐遮盖送风孔板2。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传统风口送风后进入匀风改造装置,利用改造装置空间作为稳压层进行稳压之后,随后通过孔板进行送风,由于孔板送风具有射流的扩散和混合较好,射流的混合过程很短,温差和风速衰减快的特性,能够实现气流重新组织,达到工作区域温度和风速分布均匀的目的,且有效减少吹风感。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进一步:所述活动卡扣4上端连接卷帘的自由端;下端穿过条形槽轨道5后,连接一个不能够通过条形槽轨道5的矩形挡块。所述送风孔板2的下方具有若干轨道卡扣6。这些轨道卡扣6位于条形槽轨道5的两侧。如图4所示,具有五组轨道卡扣6,每组两个。每组轨道卡扣6中,两个卡扣位于条形槽轨道5的两侧。这五组轨道卡扣6将条形槽轨道5均匀分为六段。拉动活动卡扣4时,卷帘紧贴送风孔板2的上表面,轨道卡扣6不会与活动卡扣4接触,卷帘的长度可以自由调整。将卷帘调整到合适长度时,向上抬活动卡扣4,使得活动卡扣4被卡在一组轨道卡扣6上,使得卷帘被限位。值得说明的是,遮挡部分孔口,减小了送风风口的面积,可增加送风风速。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依靠手动形式调节孔板实际送风孔口数目,从而对风口风速进行调节,实现了风口风速的再次调节。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或2,进一步:稳压过程: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依靠卡扣附加在现有风口之上,四周挡板围成的空间进行一次静压过程,改变原散流器或百叶风口的空气流动方向,同时对风口风量均匀分配至孔板表面。所述矩形框1的挡板高度其中:Ld——单位面积送风量,可由公式:进行确定。LS——送风量vs——风口风速a、b――孔板边长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3,进一步:送风过程:原有散流器或百叶风口经过稳压之后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孔板,通过均匀布置的孔口,形成较为稳定的流场将冷空气或热空气送至工作区。其中,为使匀风装置更好的贴合原风口,同时尽可能地达到良好的送风状态,需要对孔板的面积、孔径及孔口数量进行确定。送风孔板2封堵矩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矩形框(1)、送风孔板(2)和卷轴(3);所述矩形框(1)安装于现有的空调风口下方;所述矩形框(1)四周是挡板;所述挡板围成的区域内安装卷轴(3);所述卷轴(3)包括转轴和卷帘。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相对的挡板上;常态下,通过弹性部件,所述卷帘缠绕收缩在转轴上;所述卷轴(3)下方是连接在矩形框(1)上的送风孔板(2);所述卷帘的宽度与送风孔板(2)的宽度相当;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上具有若干贯穿的送风孔口;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还开有一条贯穿的条形槽,即条形槽轨道(5);所述卷轴(3)的卷帘下方连接有活动卡扣(4);所述活动卡扣(4)的一部分穿入下方的条形槽轨道(5)中;当沿着条形槽轨道(5)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卷帘拉出时,所述卷帘逐渐遮盖送风孔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矩形框(1)、送风孔板(2)和卷轴(3);所述矩形框(1)安装于现有的空调风口下方;所述矩形框(1)四周是挡板;所述挡板围成的区域内安装卷轴(3);所述卷轴(3)包括转轴和卷帘。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相对的挡板上;常态下,通过弹性部件,所述卷帘缠绕收缩在转轴上;所述卷轴(3)下方是连接在矩形框(1)上的送风孔板(2);所述卷帘的宽度与送风孔板(2)的宽度相当;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上具有若干贯穿的送风孔口;所述送风孔板(2)的板面还开有一条贯穿的条形槽,即条形槽轨道(5);所述卷轴(3)的卷帘下方连接有活动卡扣(4);所述活动卡扣(4)的一部分穿入下方的条形槽轨道(5)中;当沿着条形槽轨道(5)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卷帘拉出时,所述卷帘逐渐遮盖送风孔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板(2)的下方具有若干轨道卡扣(6);这些轨道卡扣(6)位于条形槽轨道(5)的两侧;所述活动卡扣(4)可被轨道卡扣(6)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匀风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勇罗庆李文婧高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