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44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用于中间环的摩擦材料高温高压粘接固化工艺,所述中间环内外锥面通过胶黏剂粘附有碳纤维摩擦材料层,包括: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所述下夹具体和所述上夹具体之间压接有所述中间环。通过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可同时将碳纤维摩擦材料层压接在中间环内外锥面上,无需在使用不同的粘接夹具分别在外锥环的内锥面和内锥环的外锥面上粘接摩擦层,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粘接效率。

A Carbon Fiber Friction Material Bonding Fixture for Automotive Double Conical Synchronizer Tooth 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bon fiber friction material bonding fixture for automobile biconical synchronizer tooth ring, which is used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bonding and curing process of friction material of the intermediate ring. The inner and outer cones of the intermediate ring are bonded with carbon fiber friction material layer through the adhesive, including the lower fixture body and the upper fixture body, and the lower fixture body and the upper fixture body are pressed and bond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ring. The carbon fiber friction material can be laminated on the inner and outer cones of the middle ring by the lower and upper fixture bod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different bonding fixtures to bond the friction layer on the inner cone of the outer cone ring and the outer cone of the inner cone ring,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bon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步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
技术介绍
同步器是改善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换挡性能的主要零部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双锥面同步器因能够增大换挡同步器摩擦力,使换挡变得轻快,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双锥面同步器一般由外锥环1、中间环2和内锥环3组成,其结构参见图1。在工作过程中,外锥环1的内锥面与中间环2的外锥面相接触,中间环2的内锥面与内锥环3的外锥面相接触,从而在中间环2的内外锥面产生摩擦力,进而实现两个换挡元件之间同步运转,从而实现换挡操作轻便快捷,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可以保证换挡时变速器齿轮啮合不受冲击,消除噪音,提高齿轮及传动系统的平均使用寿命,并提高汽车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性,对改善汽车起步时的加速性和燃料经济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使用专门的粘接夹具分别在外锥环的内锥面和内锥环的外锥面上粘接摩擦层,以增大同步器齿环锥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针对外锥环和内锥环,设计成两种不同的粘接夹具,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粘接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粘接效率的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粘接效率的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用于中间环的摩擦材料高温高压粘接固化工艺,所述中间环内外锥面通过胶黏剂粘附有碳纤维摩擦材料层,包括: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所述下夹具体和所述上夹具体之间压接有所述中间环。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通过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可同时将碳纤维摩擦材料层压接在中间环内外锥面上,无需在使用不同的粘接夹具分别在外锥环的内锥面和内锥环的外锥面上粘接摩擦层,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粘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下夹具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中部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孔;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外筒底端与所述第一底板顶端边缘一体连接;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竖直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顶端中部一体连接,所述导向柱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外筒内壁与所述导向柱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中间环的放置槽,所述中间环内锥面与所述放置槽槽底抵接,且所述中间环上的中心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壁上;所述上夹具体下端中部插接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且所述上夹具体下端与所述中间环外锥面压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下夹具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通过放置槽和导向柱的设置,便于中间环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上夹具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顶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底端边缘一体连接;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竖直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底端中部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插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外筒内壁与所述定位柱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压接所述中间环外锥面的压接槽,所述中间环外锥面与所述压接槽槽底压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上夹具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通过压接槽的设置,便于对中间环的外锥面进行压接,同时,放置槽的反作用力实现对中间环内的内锥面进行压接,从而实现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将碳纤维摩擦材料层压到中间环内外锥面上;定位柱在导向柱的作用下,能够提高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的配合精度。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槽底和所述压接槽槽底分别与所述中间环的内锥面和外锥面形状适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放置槽槽底和压接槽槽底分别与中间环内锥面和外锥面相贴合,从而能够将碳纤维摩擦材料压接的更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柱壁内部设置有用于顶紧所述中间环中心孔内壁的顶紧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顶紧件能够将中间环进行固定,提高压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柱壁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顶紧件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贯穿所述导向柱柱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为倾斜孔,且一端为大圆口端,另一端为小圆口端;所述顶紧件包括:顶球,所述顶球设置在所述容纳孔中,且所述顶球部分露出所述小圆口端设置,并与所述定位柱外表面抵接;顶杆,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容纳孔中,且所述顶杆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容纳孔内的所述顶球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伸缩出所述大圆口端并与所述中间环的中心孔内壁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当上夹具体下移时,定位柱插接在导向柱的第二通孔,定位柱的外表面与露在小圆口端的顶球表面挤压,进而推动顶球移动,顶球推动顶杆移动,顶杆伸出大圆口端并抵接在中间环的中心孔内壁上,实现对中间环的固定;当上夹具体上移时,定位柱表面与顶球表面脱离,因容纳孔倾斜设置,因此顶球和顶杆在其重力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小圆口端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避免顶球从小圆口端脱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现有双锥面同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使用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下夹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上夹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锥环,2-中间环,3-内锥环,4-碳纤维摩擦材料层,5-下夹具体,51-第一底板,511-第一通孔,52-第一外筒,53-导向柱,531-第二通孔,532-容纳孔,5321-大圆口端,5322-小圆口端,6-上夹具体,61-第二底板,62-第二外筒,63-定位柱,7-放置槽,8-压接槽,9-顶紧件,91-顶球,92-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接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耐磨损,摩擦性能稳定,耐温性好,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因此,将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在中间环的内外锥面上,增大内外锥面的摩擦力,可提同步器齿环的的使用性能。因此,参见图1-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用于中间环2的摩擦材料高温高压粘接固化工艺,中间环2内外锥面通过胶黏剂粘附有碳纤维摩擦材料层4,包括:下夹具体5和上夹具体6,下夹具体5和上夹具体6之间压接有中间环2。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下夹具体5包括:第一底板51,第一底板51中部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孔511;第一外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用于中间环(2)的摩擦材料高温高压粘接固化工艺,所述中间环(2)内外锥面通过胶黏剂粘附有碳纤维摩擦材料层(4),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夹具体(5)和上夹具体(6),所述下夹具体(5)和所述上夹具体(6)之间压接有所述中间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用于中间环(2)的摩擦材料高温高压粘接固化工艺,所述中间环(2)内外锥面通过胶黏剂粘附有碳纤维摩擦材料层(4),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夹具体(5)和上夹具体(6),所述下夹具体(5)和所述上夹具体(6)之间压接有所述中间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体(5)包括:第一底板(51),所述第一底板(51)中部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通孔(511);第一外筒(52),所述第一外筒(52)底端与所述第一底板(51)顶端边缘一体连接;导向柱(53),所述导向柱(53)竖直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51)顶端中部一体连接,所述导向柱(53)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孔(531),所述第二通孔(531)与所述第一通孔(511)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外筒(52)内壁与所述导向柱(53)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中间环(2)的放置槽(7),所述中间环(2)内锥面与所述放置槽(7)槽底抵接,且所述中间环(2)上的中心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52)外壁上;所述上夹具体(6)下端中部插接在所述第二通孔(531)中,且所述上夹具体(6)下端与所述中间环(2)外锥面压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锥面同步器齿环碳纤维摩擦材料粘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体(6)包括:第二底板(61);第二外筒(62),所述第二外筒(62)顶端与所述第二底板(61)底端边缘一体连接;定位柱(63),所述定位柱(63)竖直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61)底端中部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531)插接连接;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剑毛西润王华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