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编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2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29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编绞机,属于纺织成绞技术领域。目前的自动编绞机,其工作过程都是从绞框放置到规定位置以后才开始自动化的。而绞框的安装座也没有解决如何将绞框进行运输,并调整绞框放置方向这个问题。包括绞框输送工位、绞框升举工位、绞框转动工位和编绞工位。能够将绞框自动化运输至编绞位置,然后再自动化地进行编绞工作。

A Multi-station Knitting Winder

The embodiment discloses a multi-station braiding winc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twisting. At present, the working process of automatic winding winch is not automated until the winding frame is placed in the prescribed position. The installation seat of the winch also does not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nsport the winch and adjust the orientation of the winch. It includes the winch conveying station, the winch lifting station, the winch rotating station and the winch weaving station. It can automatically transport the frame to the knitting position, and then carry out the knitting work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编绞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成绞
,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编绞机。
技术介绍
现在国内外纺织行业丝线成绞后,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人工编绞的方式,现有人工编绞的动作,其包括:1、送底线,操作工用一只手将从丝饼拉出的丝线从等待成绞的绞框中心,并且从丝线的底部始端穿过至末端。2、钩底线,操作工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按照成绞机在绞框上分出的丝线之间的间隙,插入间隙,并钩出底线,使底线在丝线上方的手指上形成。3、操作工将底线头在末端处回绕并穿过上述步骤2)中钩出的底线形成的圈。4、将底线头拉回至始端,将底线头和从始端底部始端进入的底线打结,并剪断。5、重复上述动作,将绞框中其他部位的丝线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动作。按照上述人工编绞的方式,平均每个编绞工每天编绞的绞框非常有限,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人工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因此,纺织
不断地再研发自动化进行编绞的编绞机。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18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8049019A,名称为一种自动编绞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编绞机,包括将线缠绕成束的缠绕机构,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进行打结的自动打结器,线框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驱动线框在缠绕机构下轴向递进运动且绕轴旋转运动;缠绕机构将线束分道缠绕;缠绕完毕后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经自动打结器进行打结。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了缠绕机构能够通过一根线就完成分道缠绕的工作,采用了单线链式线迹进行缠绕,完全实现了自动缠绕的功能,同时形成的绞线在后工序中能够一剪开线。通过自动打结器即可实现对外层线头、内层线头和缠绕线头的打结,实现了仿生手打结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打结难的问题。上述现有技术是从线框(即绞框)放置到机器上以后再进行编绞,绞框包括六边形木质边框,穿过六边形木质边框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还包括残绕在六边形木质边框上的线绞。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08月19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4570145U,名称为一种成绞机的纱线框连接座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成绞机的纱线框连接座,包括内部均成中空的连接部和锁紧部,连接部包括环形体和固定壁组,多组固定壁组等距间隔设置在环形体的外侧壁上,且相邻固定壁组的外侧壁通过加强连接片相固定,每组固定壁组包括一个长固定壁和一个短固定壁,长固定壁和短固定壁相互平行,且长固定壁和短固定壁上相同的位置均设有通孔,锁紧部为一个环形套圈,环形套圈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一道连接缝,环形套圈的外侧壁上沿轴向还设有一道锁紧缝,锁紧缝与连接缝的中部连通,且锁紧缝向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延伸,锁紧缝的两侧还设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目前的自动编绞机,其工作过程都是从绞框放置到规定位置以后才开始自动化的。而绞框的安装座也没有解决如何将绞框进行运输,并调整绞框放置方向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工位编绞机,旨在解决无法将绞框进行运输、无法对绞框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平稳地将绞框运输至特定的位置,同时将绞框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后续编绞工作。绞框,包括六边形木质边框,穿过六边形木质边框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滚轮;还包括残绕在六边形木质边框上的线绞。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工位编绞机,包括绞框输送工位、绞框升举工位、绞框转动工位和编绞工位。绞框输送工位包括设置在皮带输送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与输送带连接的皮带输送减速机和皮带输送电机;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包括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输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竖直设置的规整斜板;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输送带平行;且所述导向槽所在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所在高度;导向槽末端处还设置有一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规整夹板;所述规整夹板竖直设置,所述规整夹板的移动方向与输送带传送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输送带为皮带输送带,输送带的长度为240~250cm;在输送带10~70cm处设置有导向槽。本专利技术所述规整夹板的底部两侧连接规整导杆支架,所述规整导杆支架套在规整导杆上;所述规整导杆之间为L形,L形的一端连接所述规整夹板的底部一侧,L形的另一端所在边穿过所述规整导杆。所述规整夹板的底部中央通过规整气缸轴连接板连接规整气缸轴,规整气缸轴连接规整气缸。所述规整导杆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导向轴套,导向轴套与规整导杆间隙配合。导向轴套的作用是起到滑动轴承的作用,主要靠平滑面支撑规整导杆,使得规整导杆支架所连接的规整夹板沿着规整导杆滑动时摩擦减小。规整夹板的高度为20cm,即以输送带为平面,所述规整夹板的高度为10cm。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槽依次连接方管连接板、矩形型材、直角方管和连杆,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架。其连接方式为螺母螺栓连接。选用型材便于调节导向槽的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规整导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和所述皮带输送机架连接,所述规整导杆的另一端通过轴肩和螺母与规整气缸安装板连接;所述规整气缸连接在所述规整气缸安装板上。本专利技术导向槽采用PVC材料制成,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凹陷成V型;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凹陷的宽度为35~60mm;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凹陷的深度为40~60mm。绞框的滚轮在导向槽内运动,滚轮的厚度与导向槽的凹陷的宽度相差1~3cm,这个范围既能保证绞框在输送的过程中偏移的位移不会过大,又能保证滚轮在导向槽内运动不会卡住,运动时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本专利技术导向槽位于所述输送带竖直上方15~25cm处。即以输送带为平面,所述导向槽的高度为15~25cm。本专利技术规整斜板通过多个方管与所述皮带输送机架连接。规整斜板采用PVC制成,规整斜板的高度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20cm。即以输送带为平面,所述规整斜板的高度为10cm。绞框输送工位的工作过程为:绞框包括两个六边形的底面,还包括六个矩形的侧面。将绞框放置到输送带上,其中一个矩形侧面置于输送带上。绞框一个底面所在端有滚轮,滚轮放置在导向槽内部;绞框的另一个底面被限定在规整斜板内侧,该内侧是指位置输送带的一侧。启动皮带输送电机和皮带输送减速机,输送带动绞框沿着输送带移动,滚轮在导向槽内移动,规整斜板限定了绞框不位移太多的位置。滚轮移动至导向槽的末端时,规整气缸带动规整导杆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规整夹板在水平放线移动,移动的范围为0~3cm,将绞框与输送带的边缘移动至平行,便于后于的绞框升举。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的末端连接有暂存料机构。在编绞完成后运送至暂存料机构进行暂放,暂存料机构包括一个向下的斜板和与斜板连接的平板。绞框升举工位,包括设置在气缸安装板上的两个气缸,分别为气缸Ⅰ和气缸Ⅱ;所述气缸Ⅰ上连接有气缸导杆Ⅰ,所述气缸导杆Ⅰ的端部连接有气缸导杆连接板Ⅰ,所述气缸导杆连接板Ⅰ的上表面设置有托架Ⅰ,所述托架Ⅰ上连接一绞框升举手指气缸安装板,所述绞框升举手指气缸安装板上设置绞框升举手指气缸,所述绞框升举手指气缸连接两个夹紧臂,所述夹紧臂的端部连接有夹紧手指;所述气缸Ⅱ上连接有气缸导杆Ⅱ,所述气缸导杆Ⅱ的端部连接气缸导杆连接板Ⅱ,所述气缸导杆连接板Ⅱ上垂直设置托架Ⅱ,所述托架Ⅱ上连接有薄型气缸安装板,所述薄型气缸安装板上连接有薄型气缸,所述薄型气缸连接定位柱销;所述定位柱销沿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编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绞框输送工位(1)、绞框升举工位(2)、绞框转动工位(3)和编绞线(409)工位;所述绞框输送工位(1)将绞框输送至绞框升举工位(2);所述绞框升举工位(2)将绞框升举至绞框转动工位(3);编绞线(409)工位对绞框编绞;所述绞框转动工位(3)对绞框进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编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绞框输送工位(1)、绞框升举工位(2)、绞框转动工位(3)和编绞线(409)工位;所述绞框输送工位(1)将绞框输送至绞框升举工位(2);所述绞框升举工位(2)将绞框升举至绞框转动工位(3);编绞线(409)工位对绞框编绞;所述绞框转动工位(3)对绞框进行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编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框输送工位(1)包括设置在皮带输送机架(101)上的传送带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102)以及与输送带(102)连接的皮带输送减速机(103)和皮带输送电机(104);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包括沿输送带(102)输送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05),所述导向槽(105)位于所述输送带(102)的一侧,所述输送带(102)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竖直设置的规整斜板(106);所述导向槽(105)与所述输送带(102)平行;且所述导向槽(105)所在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带(102)所在高度;导向槽(105)末端处还竖直设置有一规整夹板(107);所述规整夹板(107)在规整气缸(110)的带动在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绞框升举工位(2)包括设置在气缸安装板(201)上的两个气缸,分别为气缸Ⅰ(202)和气缸Ⅱ(203);所述气缸Ⅰ(202)上连接有气缸导杆Ⅰ(204),所述气缸导杆Ⅰ(204)的端部连接有气缸导杆连接板Ⅰ(205),所述气缸导杆连接板Ⅰ(205)的上表面设置有托架Ⅰ(206),所述托架Ⅰ(206)上连接一绞框升举手指气缸安装板(207),所述绞框升举手指气缸安装板(207)上设置绞框升举手指气缸(208),所述绞框升举手指气缸(208)连接两个夹紧臂(209),所述夹紧臂(209)的端部连接有夹紧手指(210);所述气缸Ⅱ(203)上连接有气缸导杆Ⅱ(211),所述气缸导杆Ⅱ(211)的端部连接气缸导杆连接板Ⅱ(212),所述气缸导杆连接板Ⅱ(212)上垂直设置托架Ⅱ(213),所述托架Ⅱ(213)上连接有薄型气缸安装板(222),所述薄型气缸安装板(222)上连接有薄型气缸(215),所述薄型气缸(215)连接定位柱销(214);所述定位柱销(214)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绞框转动工位(3)包括绞框转动伺服电机(301),所述绞框转动伺服电机(301)依次连接绞框转动伺服电机减速器(306)和联轴器(302),所述联轴器(302)上设置有带座轴承(227),所述带座轴承(227)连接花齿轴(304),所述花齿轴(304)的端部套有花齿轮(305);所述编绞工位(5)包括送编绞线(409)机构,还包括在Z轴上运动的扎针机构(501),在Y轴上运动的钩针机构(502)和分线机构(503),以及在X轴上运动的打结机构(504);所述送编绞线(409)机构位于所述扎针机构(501)的下方;所述扎针机构(501)包括扎针(5011),所述扎针(5011)设置在扎针机构直线模组(5012)上,所述扎针机构直线模组(5012)在Z轴方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扎针(5011)在Z轴方向运动;所述钩针机构(502)包括编绞线钩针(5021),所述编绞线钩针(5021)设置在钩针机构直线模组(5022)上,所述钩针机构直线模组(5022)在Y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编绞线钩针(5021)在Y轴方向运动;所述分线机构(503)包括编绞手指气缸(5031);所述编绞手指气缸(5031)连接编绞直线滑块(5032),编绞手指气缸(5031)包括两个编绞手指滑块(5033),两个编绞手指滑块(5033)分别连接有分线板(5034);所述编绞直线滑块(5032)连接编绞滑块气缸(5035),所述编绞滑块气缸(5035)带动所述编绞直线滑块(5032)在Y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编绞手指气缸(5031)在Y轴方向上运动;所述分线板(5034)平行于Y轴设置;两块分线板(5034)上设置有卡线槽(5036),且所述分线板(5034)在编绞手指滑块(5033)的带动下做开合运动;所述打结机构(504)包括打结器(5041)和打结钩针(5042),所述打结钩针(5042)连接打结勾线直线模组(5043);所述打结钩针(5042)在打结勾线直线模组(5043)的带动下在X轴上运动,所述打结器(5041)位于两个分线板(5034)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编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夹板(107)的底部两侧连接规整导杆支架(108),所述规整导杆支架(108)套在规整导杆(109)上;所述规整夹板(107)的底部中央通过规整气缸轴连接板(119)连接规整气缸轴(118),规整气缸轴(118)连接规整气缸(110);所述导向槽(105)依次连接方管连接板(111)、矩形型材(112)、直角方管(113)和连杆(114),所述连杆(114)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架(101);所述规整导杆(109)的一端通过螺栓和所述皮带输送机架(101)连接,所述规整导杆(109)的另一端通过轴肩和螺母与规整气缸安装板(115)连接;所述规整气缸(110)连接在所述规整气缸安装板(115)上;所述输送带(102)的长度为240~250cm;在输送带(102)10~70cm处设置有导向槽(105);规整气缸(110)与所述规整导杆(109)之间设置有导向轴套;所述导向槽(105)的内部凹陷成V型;所述导向槽(105)的内部凹陷的宽度为35~60mm;所述导向槽(105)的内部凹陷的深度为40~60mm;所述导向槽(105)位于所述输送带(102)竖直上方15~25cm处;所述规整斜板(106)通过多个方管(116)与所述皮带输送机架(101)连接;所述输送带(102)的末端连接有暂存料机构(11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编绞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杆Ⅰ(216)和升杆Ⅱ(217);所述升杆Ⅰ(216)一端与直线滑动轴承(218)相对滑动,另一端连接在托架Ⅰ(206)上;所述升杆Ⅱ(217)一端与直线滑动轴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君杨壬康方叶张其凤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