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控轮椅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96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控轮椅机械臂,包括电动轮椅、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第一3D体感摄影机、第二3D体感摄影机、激光雷达、左侧面支架、前支架、电极帽、放大器、PC机,所述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固定在电动轮椅的左前方;所述PC机用于显示刺激界面;所述电极帽用于采集脑电信号经处理后传输给PC机;所述激光雷达、第一3D体感摄影机和第二3D体感摄影机通过连接电动轮椅的前支架固定在电动轮椅的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轮椅的地面移动能力、电极帽的信号采集能力、放大器的信号放大能力、激光雷达定位能力、3D体感摄影机的识别能力以及机械臂的空间运动和执行能力,协助老人、残疾人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改善其生活质量。

A Brain-Controlled Wheelchair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uter-controlled wheelchair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wheelchair, a six-degree-of-freedom lightweight bionic manipulator, a first 3D somatosensory camera, a second 3D somatosensory camera, a lidar, a left side bracket, a front bracket, an electrode cap, an amplifier and a PC machine. The six-degree-of-freedom lightweight bionic manipulator is fixed in the left front of the electric wheelchair; the PC machine is used for displaying barbs. The electrode cap is used to collect and transmit EEG signals to PC after processing. The laser radar, the first 3D somatosensory camera and the second 3D somatosensory camera are fixed in front of the electric wheelchair through the front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ground mobility of wheelchairs, the signal acquisition ability of electrode caps, the signal amplification ability of amplifiers, the positioning ability of lidar,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3D somatosensory cameras and the space movement and execution ability of manipulators to assist the elderly and the disabled to complete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控轮椅机械臂
本技术专利属于携带机械臂的脑控轮椅机械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携带有一个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的脑控电动轮椅机械臂。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38271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493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同时,由于各种天灾人祸,残疾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调查数据,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到8502万人,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多重残疾2518万人。对于以上人群,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上都面临着许多不方便乃至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有肢体残疾的人来说,能够进行生活自理成了他们或者他们的亲属的一个重大需求。因此,开发一种既能够给予使用者一定的自主行动能力,又能让使用者简便地跟外界进行交互的轮椅机械臂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脑控轮椅机械臂中,电极帽能够方便得采集到人大脑的脑电信号,配合放大器的信号放大以及处理能力,能够实现人的意识的采集;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具有自重轻、灵活、交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控轮椅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轮椅(1)、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2)、第一3D体感摄影机(3)、第二3D体感摄影机(4)、激光雷达(5) 、左侧面支架(6)、前支架(7)、电极帽(8)、放大器(9)、PC机(10),所述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2)通过连接电动轮椅(1)的左侧面支架(6)固定在电动轮椅(1)的左前方,用于根据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执行抓取任务,并根据第二3D体感摄影机(4)对使用者脸部的识别与定位信息,将目标物体移至目标位置;所述的PC机(10)用于显示刺激界面,刺激使用者产生相应的脑电信号;所述的电极帽(8)用于采集使用者的脑电信号,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控轮椅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轮椅(1)、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2)、第一3D体感摄影机(3)、第二3D体感摄影机(4)、激光雷达(5)、左侧面支架(6)、前支架(7)、电极帽(8)、放大器(9)、PC机(10),所述六自由度轻量型仿生机械臂(2)通过连接电动轮椅(1)的左侧面支架(6)固定在电动轮椅(1)的左前方,用于根据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执行抓取任务,并根据第二3D体感摄影机(4)对使用者脸部的识别与定位信息,将目标物体移至目标位置;所述的PC机(10)用于显示刺激界面,刺激使用者产生相应的脑电信号;所述的电极帽(8)用于采集使用者的脑电信号,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9)的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PC机(10)进行信号检测;所述的激光雷达(5)、第一3D体感摄影机(3)和第二3D体感摄影机(4)通过连接电动轮椅(1)的前支架(7)固定在电动轮椅(1)的正前方用于电动轮椅(1)位置的实时定位及目标物体和使用者脸部的识别与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控轮椅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3D体感摄影机(3)、第二3D体感摄影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军李锦辉李远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