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焊环机构及自动套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81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及自动套环机,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包括第一支架、送环组件以及气缸。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滑道和至少一个送环口。送环组件包括传动座、传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臂和至少一个推臂。传动座用于带动推臂将位于送环口的焊环推送出去、带动第一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滑道上的焊环及作用于传动杆并带动第二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滑道上的焊环。气缸与传动座连接,用于驱动传动座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运动。该机构适当的控制焊环下落的频率,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进行焊环的输送,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Automatic Welding Ring Feeding Mechanism and Automatic Ring Sleev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welding ring feeding mechanism and an automatic ring sleev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dustri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welding ring feed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a ring feeding assembly and a cylinder.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lideway and at least one ring feed port. The feed r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seat, a transmission rod, a first slide rail, a second slide rail, at least one first support arm, at least one second support arm and at least one push arm. The drive seat is used to drive the push arm to push out the welding ring at the feeding ring mouth, to drive the first support arm to act on the welding ring on the slideway, to act on the drive rod and to drive the second support arm to act on the welding ring on the slideway.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eat to drive the transmission seat to move close to or away from the first support. By properly controlling the falling frequency of the weld ring, the mechanism can transport the weld ring quickly,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and reduce the worker's working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送焊环机构及自动套环机
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及自动套环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制冷行业,热量交换器是重要的部件,在交换器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钎料焊接,防止后期焊接处腐蚀而导致破损,使得制冷设备报废,而焊接之前,需要将钎料焊环套在铝件上,目前,该动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流水线作业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该机构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将焊环送入下个工序,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套环机,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将焊环送入下个工序,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用于输送焊环,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滑道和至少一个送环口,送环口设置于滑道的底部,送环组件,包括传动座、传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至少一个与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臂、至少一个与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臂和至少一个与送环口相匹配的推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推臂的个数相等;第一滑轨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传动座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推臂与传动座固定连接,推臂的作用端向送环口延伸,传动座用于带动推臂将位于送环口的焊环推送出去,第一支撑臂设置于推臂的上方,且与传动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滑道延伸,传动座用于带动第一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滑道上的焊环;第二滑轨的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且设置于第一滑轨的上方,传动杆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传动杆的一端设置于传动座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二支撑臂与传动杆固定连接,且设置于第一支撑臂的上方,第二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滑道延伸,传动座用于作用于传动杆并带动第二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滑道上的焊环,且传动座的运动方向与第二支撑臂的运动方向相反;气缸,气缸与传动座连接,用于驱动传动座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以及固定件,固定件与第二滑轨固定连接,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转动连接,第二杆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二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设置于传动座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自动送焊环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送环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二滑轨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一杆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臂的作用端与滑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臂的作用端与滑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的作用端与滑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推臂的作用端与送环口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推臂的内径不小于焊环的外径。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自动送焊环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焊环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滑道的下方。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还包括传动轮、传动柱,传动轮设置于传动座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传动轮的转动轴与传动柱连接,传动柱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传动座用于滚动传动轮并带动传动柱和支撑板向远离滑道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还包括底座、抵接件以及第二弹性件,底座设置于传动柱的底部,第二弹性件固定于底座,抵接件与传动柱连接,传动柱用于带动抵接件运动并作用于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所用于抵接件并带动传动柱和支撑板向靠近滑道的方向运动。一种自动套环机,包括焊环加工机构和上述自动送焊环机构,焊环加工机构与自动送焊环机构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通过送环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焊环在沿滑道下落的过程中,气缸推动传动座前进,第一支撑臂穿过滑道上的焊环,从而限制更多的焊环掉落。同时推臂对下落至送环口的焊环进行推送,使其进入下个工序。气缸带动传动座回缩,推臂和第一支撑臂也回缩,滑道上的焊环继续下落,而同时,传动座推动传动杆,带动第二支撑臂前进、穿过滑道上的焊环,限制更多的焊环掉落。往复运动,使得焊环不断地被送至下一个工序。该机构适当的控制焊环下落的频率,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进行焊环的输送,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进一步地,自动送焊环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在气缸推动传动座前进时,传动座作用于传动轮,进而带动支撑臂向下运动,使得送环口漏出,支撑臂上的焊环正好跟随支撑臂落至送环口,并与送环口匹配,实现精准送环,避免焊环与送环口的错位等情况,影响送环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送焊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送焊环机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送焊环机构的透视图。图标:100-自动送焊环机构;110-第一支架;111-滑道;113-送环口;120-第二支架;130-送环组件;131-传动座;132-传动杆;1321-第一杆;1322-第二杆;1323-固定件;133-第一滑轨;134-第二滑轨;135-第一支撑臂;136-第二支撑臂;137-推臂;138-第一弹性件;140-支撑组件;141-支撑板;142-传动轮;143-传动柱;144-底座;145-抵接件;146-第二弹性件;15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用于输送焊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滑道和至少一个送环口,所述送环口设置于所述滑道的底部,送环组件,包括传动座、传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至少一个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臂、至少一个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臂和至少一个与所述送环口相匹配的推臂,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推臂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推臂与所述传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推臂的作用端向所述送环口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带动所述推臂将位于所述送环口的焊环推送出去,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推臂的上方,且与所述传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所述滑道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焊环;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传动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所述滑道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作用于所述传动杆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焊环,且所述传动座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运动方向相反;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传动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送焊环机构,用于输送焊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滑道和至少一个送环口,所述送环口设置于所述滑道的底部,送环组件,包括传动座、传动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至少一个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臂、至少一个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臂和至少一个与所述送环口相匹配的推臂,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推臂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推臂与所述传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推臂的作用端向所述送环口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带动所述推臂将位于所述送环口的焊环推送出去,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推臂的上方,且与所述传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所述滑道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焊环;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传动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作用端向所述滑道延伸,所述传动座用于作用于所述传动杆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臂作用于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焊环,且所述传动座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运动方向相反;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传动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焊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第一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传动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兆涛徐宝芝荣海亮王杰吴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钎谷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