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4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铜管管夹,包括第一管位夹、第二管位夹和卡位部,所述第一管位夹与所述第二管位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卡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管位夹和第二管位夹还各自设有左半管组、折弯部和右半管组,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设在所述折弯部两侧,所述左半管组远离所述折弯部的那侧设有卡位件,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通过所述折弯部进行折弯,使所述卡位件与所述卡位部抵接,且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围合形成管位孔。有益的效果在于:铜管管夹固定散热铜管操作简单、工序少,定型工装成本少。

Copper pipe cla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pper pipe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ipe clamp, a second pipe clamp and a clamping part. The first pipe clamp and the second pipe clamp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clamping part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ipe clamp and the second pipe clamp are also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eft half pipe group, a bending part and a right half pipe group, and the left half pipe group and the right half pipe group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ending part. The left half pipe group and the right half pipe group bend through the bending part, so that the clamping part and the clamping part are butted, and the left half pipe group and the right half pipe group are enclosed to form a pipe position hol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copper pipe clamp fixes the heat dissipating copper pipe with simple operation, less process and less cost of fixing fix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管管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空调设备散热管管夹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铜管管夹。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设备散热管组件的焊接需要复杂的定型工装,同时定型后需要焊接一段直管进行固定形状,才能从工装取出,操作复杂、灵活度差、工序多、成本高,同时增加散热铜管过焊出现不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铜管管夹,解决散热管组件定型工序繁杂、定型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铜管管夹,包括第一管位夹、第二管位夹和卡位部,第一管位夹与第二管位夹分别固定连接在卡位部的两侧,第一管位夹和第二管位夹还各自设有左半管组、折弯部和右半管组,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设在折弯部两侧,左半管组远离折弯部的那侧设有卡位件,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通过折弯部进行折弯,使卡位件与卡位部抵接,且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围合形成管位孔。进一步地,第一管位夹、第二管位夹与卡位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左半管组与右半管组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管位槽,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对称连接在折弯部两侧。进一步地,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均设有两个管位槽,均为半圆柱形状。进一步地,卡位件设有凸板、勾板和通孔,凸板一端连接勾板,通孔为方孔,凸板位于卡位件远离折弯部的一侧。进一步地,卡位部中间镂空,卡位部镂空区域靠近折弯部的侧端设有卡位板。进一步地,折弯部为厚度比左半管组和右半管槽的厚度薄,折弯部折弯角度为0°到180°。进一步地,铜管管夹采用散热塑料做成。进一步地,第二管位夹与第一管位夹个数、形状、大小均一样,第一管位夹与第二管位夹对称设置卡位部两侧。进一步地,左半管组和右半管组背离管位槽一侧设有镂空槽。本专利技术对比以往技术,有益的效果在于:铜管管夹固定散热铜管操作简单、工序少,定型工装成本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铜管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铜管管夹扣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铜管管夹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一种铜管管夹,包括第一管位夹1、第二管位夹2和卡位部6,第一管位夹1与第二管位夹2分别固定连接在卡位部6的两侧,第一管位夹1和第二管位夹2还各自设有左半管组5、折弯部3和右半管组4,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设在折弯部3两侧,左半管组4远离折弯部3的那侧设有卡位件7,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通过折弯部3进行折弯,使卡位件7与卡位部6抵接,且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围合形成管位孔。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部3设在第一管位夹1和第二管位夹2的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中间,需要对铜管进行定型时,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通过旋转折弯部3,使两端的卡位件7与中间卡位部6进行连接,使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围合形成管位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左右翻折卡位件7到中间扣位抵接固定,操作简易灵活可靠,解决了定型工装操作繁杂的难题。参照图1,第一管位夹1、第二管位夹2与卡位部6一体成型。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管位夹1、第二管位夹2与卡位部6一体成型,制作工序更简单。参照图1,左半管组5与右半管组4分别设有多个管位槽11,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对称连接在折弯部3两侧。参照图1,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均设有两个管位槽11,均为半圆柱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左半管组5的管位槽11和右半管组4的管位槽11均设有两个,大小一样,为半圆柱形状,有利于平衡散热铜管14固定时对管夹的反作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半管组5的管位槽11和右半管组4的管位槽11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根据组件回路的多变可增加或减少管位槽11。参照图1,卡位件7设有凸板9、勾板8和通孔10,凸板9一端连接勾板8,通孔10为方孔,凸板9位于卡位件7远离折弯部3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通孔10中心镂空,凸板9连接在通孔10位于卡位件7的的左侧,可以减少制作原料,降低制作成本。参照图1和3,卡位部6中间镂空,卡位部6镂空区域靠近折弯部的侧端设有卡位板6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镂空区域可以减少制作原料,降低制作成本,卡位板61设有两块,分别与两个勾板8设在同一方向,当左半管组5的管位槽11通过折弯部折弯与右半管组4的管位槽11上下对应连接组成管位孔时,勾板8与凸板9设在镂空区域,通过按压凸板9使勾板8与卡位板61抵接,扳动勾板8可以与卡位板61分离,使管位夹固定散热铜管14的工序变得简易。参照图1,折弯部3为厚度比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的厚度薄,折弯部折弯角度为0°到180°。在上述铜管管夹13中,铜管管夹13采用散热塑料做成。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部3的厚度小于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的厚度,使两侧管槽的折弯变得更容易,散热塑料做成的铜管管夹13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而且塑料做成的铜管管夹13,只需轻轻按压凸板9,便可发生轻微的形变,使勾板8与卡位板61抵接。参照图1,第二管位夹2与第一管位夹1个数、形状、大小均一样,第一管位夹1与第二管位夹2对称设置卡位部6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管位夹设有两组,每组设有两个管位组,共可以固定四根铜管,而对称设置的管位夹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管夹的长度和增加扣位达到对多排回路散热管的有效固定。参照图2,左半管组5和右半管组4背离管位槽11一侧设有镂空槽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管组背面设有的镂空槽12,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制作原料,降低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铜管管夹13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使用。参照图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散热铜管14设有四根,铜管管夹13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先使第一管位夹1的右半管组4套上两根散热铜管14,通过弯折部3弯折使第一管位夹1的左半管组5围合形成管位孔,而后按压卡位件7的凸板9,使勾板8与卡位部6的卡位板61抵接,便可固定两根散热铜管14,另一侧第二管位夹2的操作方式重复第一管位夹1的操作方式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比以往的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铜管管夹固定散热铜管操作简单、工序少,定型工装成本少。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位夹、第二管位夹和卡位部,所述第一管位夹与所述第二管位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卡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管位夹和第二管位夹还各自设有左半管组、折弯部和右半管组,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设在所述折弯部两侧,所述左半管组远离所述折弯部的那侧设有卡位件,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通过所述折弯部进行折弯,使所述卡位件与所述卡位部抵接,且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围合形成管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位夹、第二管位夹和卡位部,所述第一管位夹与所述第二管位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卡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管位夹和第二管位夹还各自设有左半管组、折弯部和右半管组,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设在所述折弯部两侧,所述左半管组远离所述折弯部的那侧设有卡位件,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通过所述折弯部进行折弯,使所述卡位件与所述卡位部抵接,且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围合形成管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位夹、所述第二管位夹与所述卡位部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管组与所述右半管组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管位槽,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对称连接在所述折弯部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管组和所述右半管组均设有两个管位槽,均为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颂环李永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