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UPS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UPS内部的旁路切换故障,导致UPS输出供电中断的事故屡见不鲜;另外,由于UPS内置旁路开关,不能将UPS完全退出进行检修,同时在生产不中断时,手动操作UPS,将逆变状态转为旁路状态的操作,也存在切换失败导致断电的风险,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UPS内部旁路切换故障、不能完全退出进行检修以及手动操作UPS导致切换失败带来断电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包括主切换回路以及检测控制回路,主切换回路包括市电供电支路以及UPS供电支路;所述检测控制回路包括设于市电供电支路上的市电可控硅组以及设于UPS供电支路上的UPS可控硅组,检测控制回路还包括光耦继电器组电路,且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可控硅组均与光耦继电器组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组电路包括与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切换回路以及检测控制回路,主切换回路包括市电供电支路以及UPS供电支路;所述检测控制回路包括设于市电供电支路上的市电可控硅组以及设于UPS供电支路上的UPS可控硅组,检测控制回路还包括光耦继电器组电路,且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可控硅组均与光耦继电器组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组电路包括与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可控硅组连接的整流电路以及与整流电路连接的光耦继电器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切换回路以及检测控制回路,主切换回路包括市电供电支路以及UPS供电支路;所述检测控制回路包括设于市电供电支路上的市电可控硅组以及设于UPS供电支路上的UPS可控硅组,检测控制回路还包括光耦继电器组电路,且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可控硅组均与光耦继电器组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组电路包括与市电可控硅组以及UPS可控硅组连接的整流电路以及与整流电路连接的光耦继电器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耦继电器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光耦继电器(GE1)、第二光耦继电器(GE2),市电可控硅组包括反向并联的第一可控硅(SCR1)、第二可控硅(SCR2),且第一可控硅(SCR1)的阴极与第二可控硅(SCR2)的阳极连接后再与第二断路器(QF2)连接,第一断路器(QF1)与市电相线(L2)连接,第一可控硅(SCR1)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连接后与负载端子(L)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可控硅(SCR1)的阳极与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连接后与并联的接触器常开主触头(KM1)、限流电阻(R)连接,且限流电阻(R)、接触器常开主触头(KM1)均与负载端子(L)连接;限流电阻(R)与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熔断器(FU3),第三熔断器(FU3)与第一按钮常闭触头(SB1')连接,第一按钮常闭触头(SB1')与微型继电器常开触点(K)连接,微型继电器常开触点(K)与接触器(KM)连接,接触器(KM)的另一端与零线(N)连接,且光耦继电器组电路上设有控制微型继电器常开触点(K')通断的微型继电器(K)。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PS可控硅组包括反向并联的第三可控硅(SCR3)、第四可控硅(SCR4),第三可控硅(SCR3)的阴极以及第四可控硅(SCR4)的阳极连接后再与接触器常闭主触头(KM2)连接,接触器常闭主触头(KM2)与第一断路器(QF1)连接,第一断路器(QF1)与UPS相线(L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桥式整流电路、第二桥式整流电路,第一桥式整流电路包括与第一可控硅(SCR1)的阴极连接的第一熔断器(FU1),第一熔断器(FU1)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一桥式整流器(VC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第一桥式整流器(VC1)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零线(N)连接,第一桥式整流器(VC1)的直流输入端、直流输出端与第一光耦继电器(GE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PS外置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桥式整流器(VC1)的输出+端子与第一光耦继电器(GE1)常闭点NC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巨海,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